周璐;丁钰桐;贾晓坤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每天1次,每次10 mg,研究组每天1次,每次20mg.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IMT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研究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缩小(P<0.05),同时研究组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Cr、BUN、AST、ALT和CK与治疗前相比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讨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相关,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尿激酶与鳞状细胞抗原呈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特征之一,有待成为术后监测、术后随访及是否追加放疗的参考指标,为判断预后、评估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雪冬;王茜;周春娜;张晶;李云鹏;梁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进行痔疮手术后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组给予地奥司明片,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创缘水肿发生率低,水肿消失时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应用可以降低创缘水肿发生率,有效缩短水肿,值得应用.
作者:邹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年来,妇产科剖腹手术在临床中日益频繁,因此掌握一定的剖腹手术临床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抗生素在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妇产科剖腹手术切口液化的病例探析和红光照射对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姜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外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但血钠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予机械通气与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CS评分3-5分者,观察组40例中有38例,对照组40例中有2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有效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发病率比较高,病情多危急,能够影响预后,要积极加强对症治疗.
作者:王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心脏介入性治疗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方法:选择25例心脏介入性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分析其引起低血压共同的临床特点,并分别实施心脏介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术中和术后发生低血压5例,占38.5%,对照组在术中和术后发生低血压10例,占83.3%,P<0.05,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通过治疗及时缓解,对照组随症治疗,缓解时间较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介入术中和术后容易发生低血压,根据临床特点和影像分析,进行预防性治疗,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增加手术成功率.
作者:葛永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所提出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在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不良情绪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比较为: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前,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于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赵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首次发病时,症状体征较轻,发病缓慢,经用抗感染治疗可治愈,一般不需手术,经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病情加重,可行阑尾切除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病变早期,炎症起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逐渐扩散至肌层及浆肌层,阑尾轻度肿胀;中医结合疗法起到活血祛瘀、清解湿毒;通利气机而止痛,通里和营而杀菌;同时给予抗生素口服或静滴,不仅减轻了患者病痛,而且还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冰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患者入院后要不失时机地多次进行心电图监测与心肌酶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检所见及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上升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方能提高AMI的诊断率.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胆囊癌疾病在CT影像中的表现与诊断意义.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收集整理32例胆囊癌疾病患者的临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文32例病例经过CT扫描后,其临床结果显示:肿块型19例,结节型5例,浸润型胆囊癌8例.结论:通过采用螺旋CT诊断胆囊癌,其可强效的扫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胆囊癌的基本特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提高准确依据.
作者:王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引导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引导不规则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对性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消炎治疗.治疗之后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经针对性方案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常规止血与消炎治疗,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组采用的针对性方案治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疗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效果显著,值得在妇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莉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补充,诱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柳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相关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共收治了200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心理特征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在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及掌握,并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的心理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和调节,让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有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手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通过两组患者术后食欲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体力恢复等一般情况来评价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地改善,并且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丁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用新型的基础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一般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之后,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新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肺栓塞早期心电图特征对本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4月确诊并收治的53个肺栓塞患者,对其心电图结果进行研析.结果:异常心电图者52人(98.11%),含室上速43人,房早39人,V1~V3导联T波倒置深度大于V4导联T波者27人,RaVR增高者24人,Ⅲ导联和V1导联T波皆倒置17人,9人发生SⅠQⅢTⅢ,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2人,21人电轴右偏,18人发生顺时钟转位,7人P波呈肺性.结论:心电图特征可很好地反映肺循环阻塞引发的心脏病理变化现象,是肺栓塞的有力诊断指标,在医疗设备匮乏的县乡级医疗机构尤其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6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给予A组酮替芬,B组孟鲁司特,C组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总疗程4周,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上C组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的改善上C组优于A及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能有效的改善CVA患儿病情,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林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认识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分娩高危儿糖代谢紊乱,并提出防治路径,为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应尽量争取阴道分娩.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住院分娩产妇160例,分析导致剖宫产的因素及所占比例.结果:顺产与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糖代谢,P<0.05两组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对顺产与剖宫产分娩的高危新生儿应常规进行血糖检测,并积极处理糖代谢紊乱,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黄秋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选择分娩的方式等;预防与抢救措施主要包括准确地测量产后出血量,重要环节在于严密观察产后2h内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根据临床患者生命体征实时采取以下措施: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结扎血管或填塞宫腔仍无效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不可犹豫不决而贻误抢救时机.
作者: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输血前对受血者血液HBV、抗-HCV、抗-HIV、RPR检测,提醒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自我保护,在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操作规则,减少医疗损,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在用血方面开展成分输血,合理用血;同时开展自身输血以减少血液污染,为安全输血控制血源性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傅广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