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8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分析

石冰竹

关键词:急性, 单纯性, 阑尾炎, 保守疗法
摘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首次发病时,症状体征较轻,发病缓慢,经用抗感染治疗可治愈,一般不需手术,经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病情加重,可行阑尾切除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属病变早期,炎症起于黏膜及黏膜下层,逐渐扩散至肌层及浆肌层,阑尾轻度肿胀;中医结合疗法起到活血祛瘀、清解湿毒;通利气机而止痛,通里和营而杀菌;同时给予抗生素口服或静滴,不仅减轻了患者病痛,而且还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相关因素与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及其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我院明确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分析其复发的年龄、性别以及复发的可能因素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52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19.2%,42例进行了随访.其中1年复发率为15.3%,2年复发率为30.7%.随访发现,性别、民族、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有一定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部位、血沉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维持治疗时间0~53(15.3±3.4)个月;复发患者维持治疗中,维持治疗方案复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服5一氨基水杨酸组(52.6%)、局部治疗组(49.6%)、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1 7.6%)和口服免疫抑制剂组(12.1%).结论: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高于男性,性别、民族、CRP及维持治疗方案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顺产与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儿糖代谢紊乱的防治路径的探讨

    目的:通过认识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分娩高危儿糖代谢紊乱,并提出防治路径,为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应尽量争取阴道分娩.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住院分娩产妇160例,分析导致剖宫产的因素及所占比例.结果:顺产与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糖代谢,P<0.05两组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对顺产与剖宫产分娩的高危新生儿应常规进行血糖检测,并积极处理糖代谢紊乱,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黄秋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73例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辩证治疗观察

    消化性溃疡(peptic v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住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笔者总结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3例以中医辩证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归纳如下.

    作者:杨文灿;周新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栓塞早期心电图特征对诊断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肺栓塞早期心电图特征对本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4月确诊并收治的53个肺栓塞患者,对其心电图结果进行研析.结果:异常心电图者52人(98.11%),含室上速43人,房早39人,V1~V3导联T波倒置深度大于V4导联T波者27人,RaVR增高者24人,Ⅲ导联和V1导联T波皆倒置17人,9人发生SⅠQⅢTⅢ,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2人,21人电轴右偏,18人发生顺时钟转位,7人P波呈肺性.结论:心电图特征可很好地反映肺循环阻塞引发的心脏病理变化现象,是肺栓塞的有力诊断指标,在医疗设备匮乏的县乡级医疗机构尤其值得推广.

    作者:朱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的特点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的特点,提高护理配合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32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进行评估,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护理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经进一步处理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对直肠癌患者行积极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甲荣;王丽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为创伤性手术,宫颈条件直接影响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发生[1].人们对人工流产引起的疼痛有惧怕心理,因为疼痛引发人工流产综合症,影响手术的操作的效果,有时因为宫颈条件差易导致宫颈损伤、子宫穿孔[2].为了减轻和消除并发症和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我院采用宫颈局部麻醉的方法来减轻疼痛,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本观察选取早期妊娠人工流产200例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用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简称单纯用药法),另一组是口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简称联合用药法),两组均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产科剖腹手术临床处理方法

    近年来,妇产科剖腹手术在临床中日益频繁,因此掌握一定的剖腹手术临床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抗生素在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妇产科剖腹手术切口液化的病例探析和红光照射对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姜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生素降阶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对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和降阶梯抗生素疗法.在治疗前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为对比分析提供有效依据.结果:无论在病死率、治疗24、48h后呼吸衰竭指数和动脉血气分析,还是在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等方面,治疗组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置管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分析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廓软骨内无菌性浆液渗出,使组织间出现反应性渗出液积聚,以致耳廓局限性隆起,常无明显病因,症状也不明显,有部分病例仅有局部灼热或耳胀;本病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常采用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剂等方法,但往往达不到一次治愈的效果,需多次进行,极易造成软骨感染、坏死而导致耳廓畸形,且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愈合后局部形成结节性增生,长时间伴有隐痛;置管能保证引流通畅,并能促使软骨与软骨之间愈合,避免新的浆液渗出,消除了假性囊肿再形成的病理学因素,且软骨与软骨膜极易愈合,从而达到治疗期短、愈合率高的良好效果.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舒适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对照组为单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等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术后疼痛,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灵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体会

    中心静脉插管的历史较长,1945年Meye首先应用塑料导管进行输液,1952年法国的Aulanic报告了经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战场伤员进行快速输液,1968年美国Dudrick等首先将锁骨下静脉导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慢性衰竭,胃肠道不能进食,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建立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更有其实用价值.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置管时间长、创伤少、痛苦小、合并症少等优点,尤其对长期依赖输液营养及静脉化疗病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技术.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我院自1995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共为1260名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满意.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儿手足口病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52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作者:杨付章;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膝关节周围骨折后期功能障碍康复疗法

    膝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髁部骨折、髌骨骨折和胫骨髁部骨折,由于长时间的制动,肢体废而不用,可致关节腔内血肿机化,关节囊及关节周围有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挛缩粘连.肌肉长期不活动则可导致静脉和淋巴淤滞,使血液循环缓慢,引起组织水肿,进而产生关节囊和肌肉的粘连,日久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等;中药热敷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配以体疗,使肌肉一张一舒,关节一屈一伸,对血液循环产生水泵作用,使血流量显著增加,从而防止了肌肉萎缩,纤维粘连.

    作者:赵岚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新的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72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5%.结论: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谈谈中老年脑中风患者的家中护理

    脑中风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疾病造成的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障碍以及家庭护理方面的困难.合理的药物治疗对脑卒中的愈合只能起到一定的疗效,而长期系统的家中护理对病情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疾病的康复、心理的安慰起到较理想的改善作用.

    作者:付金平;苑广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社区的1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给予健康教育)和对照组90例(未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降压的总有效率、心脑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功能障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得到控制.

    作者:陆晓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社区综合治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总结社区综合治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方法:对本社区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止咳、平喘、化痰、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知识的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心理指导等.结果:试验组显效的患者为15例,有效的患者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试验组显效的患者为8例,有效的患者为9例,无效的患者为8例;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社区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手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通过两组患者术后食欲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体力恢复等一般情况来评价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地改善,并且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丁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另外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景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白内障指的是透明的晶状体变浑浊,阻挡光线通过,影响视力.它是眼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其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手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2009年开始此项手术以来,一共手术198例,手术后均效果良好,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如萍;武姝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