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军
目的:探究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对8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乳酸水平分别进行测定,对治疗6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进行计算,并进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急性生理学评分,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的血乳酸水平,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P>0.05,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6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存活组明显比死亡组高,P<0.01;APACHEⅡ评分,存活组为22.85±6.76,死亡组为23.63±6.85,两者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旺龙;劳均燕;黄妙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6-2011.6收治的67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均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其中19例阳性(28.4%),所有患者均治愈离院.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易并发颅内感染,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合理途径用给药是治疗颅内感染减轻其威胁的关键.
作者:王彦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61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4%,差异大(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发症得到减少.
作者:陈海果;胡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方法以及外科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ABP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给予B超、多层螺旋CT、MRI、病理检查等方式诊断,并实施外科个体化治疗.结果:B超诊断方法相对简便,但敏感性不高,多层螺旋CT、MRI敏感性较高,诊断的准确率相近.17例实施急诊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4例,11例择期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1例,19例延期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3例.结论:影像学诊断方式能为ABP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并依据诊断信息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对于无梗阻等病情较轻患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再择期手术或者延期手术,手术的针对性强,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救活率.
作者:孙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疾病的治疗不仅取决于临床医师正确的诊断和药物治疗,而且还取决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与患者进行用药信息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无论是医院还是医药商店,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药物信息,预防、解决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为疾病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笔者针对药物咨询工作浅述如下.
作者:蒋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早产儿喂养不对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0例,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在体重增加上显著早于对照组,且腹胀、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肠胃功能,促进早产儿健康发育,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智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前不均倾位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产科医生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和理解.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50例前不均倾位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再同期选择枕前位分娩的产妇5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孕产次数、诊治处理方法、发病原因、产程异常及对胎儿的影响等.结果:50例枕前位分娩的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明显优于50例前不均倾位分娩,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不均倾位产妇产时与产后的并发症多,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造成严重的母婴损伤,因此需要尽早进行诊断,确诊后应立即行剖腹产手术结束妊娠.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合并高脂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90例,均根据病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抗心律失常组、抗心绞痛组、抗心力衰竭组、抗动脉粥样硬化组、抗高血压组、抗凝组均配伍他汀类与心血管类药物后,各自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92.3%、93.3%、94.7%、93.7%.抗心律失常组肌痛1例;抗心绞痛组出现1例轻度头痛;抗心力衰竭组出现1例心动过缓,调节药物用量后正常;抗动脉硬化组有1例轻度恶心;抗高血压组不良反应1例,为轻微咳嗽;抗凝组不良反应6例,均为INR值上升,对华法林用量作出调节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控制度良好,临床上需要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量以减轻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李振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创伤,大限度保留生育功能.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43例异位妊娠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经1~2个疗程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3例中38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连续2次血β-HCG测定正常,B超提示盆腔异位妊娠病灶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本资料证明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邓庆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对113例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双内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结果:113例患者均治愈,术后6~12个月随访,均无消化道不适症状,无胆囊壁增厚,无胆囊炎、胆囊结石复发.结论:双内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教学档案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这一认知,对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以期推进该项工作的探索和完善.
作者:高春茹;王广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我国50%-75%的初产妇在产后6个月内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和神经心理方面的变化,在此期间会出现情绪低落、悲伤、焦虑等症状,通常出现在产后的几天并持续7~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缓解,由于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常为人们所忽视.大约10%的妇女症状较为严重,多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者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及伤及婴儿或他人的情况,这些变化与每个人的个性、身体素质、以往生活经验、当时身体状态及社会支持等各种因素相关.产后抑郁症会妨碍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正常相处,导致婴儿的行为失常、情感障碍等,影响婴儿正常发育生长.
作者:李红军;彭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的6月份到2012年的12月份收治的70名患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临床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回顾,并分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顺利完成的病例数上明显比较多,中转开腹率比较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来治疗急性的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天然多糖类药物的检验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天然多糖的主要临床应用,本文以人参多糖对胸腔积液治疗临床效果为例探讨.方法:纯化得到多糖纯品,采用人参多糖注射,针对200名患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人参多糖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果,尤其是对肺癌、胃癌和乳腺癌有明显疗效.结论:人参多糖可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对肿瘤细胞有杀伤力,起到抑制作用.
作者:邹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与经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情况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对照组按传统开放手术和TME原则及步骤施行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癌残留.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TME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国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精神科护士他们所服务的对象是缺乏自知力,行为和思维异常的精神病患者,所以这也注定了他们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但是这一职业长期处于高紧张高风险环境下,职业倦怠率较高,社会支持度低,工作心理压力也大.这就要求管理者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其工作效率,还可以让精神病患享受到更舒适的服务.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方法:将来我院治疗初次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纳洛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3mg/次的纳洛酮,加入1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4天一疗程.观察两组结果.结果:纳洛酮组在意识障碍的恢复、血肿吸收、水肿产生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纳洛酮临床治疗脑出血不只是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更可以缩短昏迷时间,效果明显.
作者:董继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30例,分析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症状的原因;然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后的6周和12周检测患者血糖水平,观察所有患者的血糖变化以及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以及运动量有关.经护理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在夜间出现低血糖的状况明显减少;他们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良好的评价.结论:在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值得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刘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基于当代中国的信息化特征,探讨了新形势下医院思政教育工作网络载体的构建策略.文章剖析了“网络载体”的基本内涵,并为医院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作者:刘园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尿道中段悬吊术后的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方法治疗.详细观察和记录的治疗效果.结果:44例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患者中,治愈人数22例,显效人数,13例,有效人数6例,无效人数3例,总有效率93.2%.术中出血4例(占9.1%),术后感染3例(占6.8%).患者对治疗效果整体满意度较高.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