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前急救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陆艳

关键词:急救评分, 院前急救, 诊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院前急救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观察组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急救成功率、急救成功率以及延续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评分方法可在现场快速判断采取何种急诊措施,利于后续治疗,从而增加了抢救成功的几率.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具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0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8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舒适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7%,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88%,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饮食控制、情绪控制、按时用药、坚持运动等方面,干预组患者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布秀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中有关数值修约问题分析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提出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有关流程和注意事项,它奠定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重要地位.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作业场上危害人身安全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危害程度,它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保证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质量至关重要.而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涉及到大量的现场和实验室中的数据,做好这些数据的修约工作是提高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质量的基础.

    作者:胡贤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结肠癌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所选6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术前舒适护理干预、术中舒适护理干预、术后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结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6.7%),切口愈合时间(7.1±2.5)早于对照组(9.6±2.1),住院时间(12.3±2.8)比对照组(15.3±3.4)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结肠癌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借鉴.

    作者:陈茜;张小莉;肖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劝导患者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并戒掉抽烟等不良嗜好.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本组76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显效43例(56.6%),有效25例(32.9%),无效8例(10.5%).总有效率为89.5%.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结论:对于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首先分析其病情是处于急性加重期还是缓解期,再予以相应治疗.抗生素的选择要谨慎,切莫乱用抗生素.同时应该劝导患者戒烟,进行适度的锻炼增强体质也是使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各75例,观察组中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数据发现,观察组的投诉率为2.6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33%,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产妇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的投诉率为10.6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9.33%,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00%,产妇满意度为68.0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护理中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投诉和风险事件以及护理差错,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汪胜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抑郁性情感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创伤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又称外伤性关节炎,损伤性骨关节炎,是由创伤造成的骨关节面发生了损伤,引起的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和继发软骨增生,骨化为主要病理变化,以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多发生于创伤后,承重失衡及活动负重过度的关节,患病后不容易好.因为关节面受伤,不平整或刺激性骨质增生,同时还伴有关节周围韧带组织的损伤.笔者近10年来,采用中医针灸、中药熏洗及西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归纳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隋忠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压晨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有晨峰组(MBPS组)32例和非晨峰组(非MBPS组)76例.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术(IVMI).结果:MBPS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为71.8%(23/32),显著高于非MBPS组的31.6%(24/76)(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者有更明显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血压晨峰是影响左心室肥厚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廖婉玲;徐贻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途径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4月对收治的253例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观察各早期肠内营养途径的开始时间、达到肠内营养目标点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达到营养目标点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营养途径患者开始时间及到营养目标点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途径,给患者提供所需营养物质,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翠冰;赵泳谊;欧俏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血常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对手足口病患者应用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等血常规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儿童共6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行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联合检查.对比2组患者血常规指数,以及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血常规指数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指数均要高出许多,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CRP指数显著下降,相对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指数相对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白细胞联合C反应蛋白的血常规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卢浩棠;卢爱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在肝胆外科治疗中使用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为了更深入研究使用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肝胆病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治疗的肝胆病患90人,采取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45人,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同时对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治疗组中病患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都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都得到治愈可以出院,对照组中有1例病患因失血过多引发休克,有3例病患术后产生感染,经过相应治疗后,病情得到治愈.结论:在治疗肝胆外科病患时,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病患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产生,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病患痛苦.在肝胆外科病症的诊断、治疗与预后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使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陈朝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种药物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种药物联合的方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0例,对所有患儿均联合应用酮替芬(连用3月)、桂利嗪(连用7d)、博利康尼(连用3月)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40例患儿总有效率达95.0%,且治疗后FEV1的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酮替芬、桂利嗪和博利康尼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培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健康教育及其护理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55例进行健康教育,分析护理治疗效果.结果:分析发现,通过我院采取的健康教育方案,89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服药、复诊等方面的依从性达到88%,而其余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为50%.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需要配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和护理工作.

    作者:吉爱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间于我院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通过采用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评价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通过口服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4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6%,与卡托普利组相比显著升高;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对比发现,依那普利组2例患者特续性干咳,1例出现头痛、头晕;而卡托普利组出现刺激性咳嗽7例,头痛、头晕4例,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依那普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可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广适应用.

    作者:李庆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90例骨外科肋骨骨折临床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骨外科性肋骨骨折临床护理要点的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骨外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出院23例,好转出院67例,平均住院时间18.9天,电话随访出院三个月后的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感到满意,并无并发症.结论:骨外科骨折,早期主要观察和处理可能危及生命体征稳定的征象;中期主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后期主要进行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这将有利于促进肋骨骨折患者的治愈和康复.

    作者:叶芬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泪道探通冲洗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与传统泪道探通冲洗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先天性鼻泪管阻塞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77眼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其中34例39眼做为试验组(行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另34例38眼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泪道探通冲洗术).结果:试验组:治愈38眼,复发2眼,92.31%,复发率为5.26%;对照组:治愈35眼,复发4眼,总治愈率为81.58%,复发率为11.43%.结论:改良的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有其突出的优点.

    作者:江灵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八钢辩证在护理中的体会

    八纲系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辩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辩证的总纳,在疾病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运用八钢辩证更能为病变确定性质,为临床护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兹将八钢辩证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谈一谈.

    作者:马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及临床治疗,并就护理干预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所诊断收治的120例骨科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平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普通骨科预后护理,对全部人员的骨折预后进行评价,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人数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共60名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为2,对照组60人发生人数为11,实验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黄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70例足月妊娠产妇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70例足月妊娠产妇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分析其羊水过少对母婴造成的影响,探讨处理的方法.方法:选取70例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病例,并且选取90例妊娠正常孕妇与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羊水过少容易导致胎儿窒息而死,而且羊水过少的产妇的分娩率比正常孕妇的分娩率要低很多.结论:为了减少因为羊水过少导致的胎儿死亡发生,以及产妇的安全,应该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伍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科无痛分娩100例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氧铜药物分娩对生产程中给药的途径、镇痛效果、宫缩、产程时间、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个,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显著,缩短了产程,并且对新生儿无任何影响.

    作者:高应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