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浩棠;卢爱仪
目的:为了探讨产后尿潴留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在我院分娩的48例产妇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护理后按照护理效果判断标准进行统计并比较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显效者16例,有效者7例,失败1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产妇护理后显效者6例,有效者14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8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方法对预防产妇分娩后出现尿潴留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两种蓝光照射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黄疸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8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儿给予间歇性蓝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患儿的观察时间均为72小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黄疸新生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多次间歇性蓝光照射,不仅可以取得与持续蓝光照射相同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因此,在对黄疸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时,可以对间歇性治疗的方式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手术室手术感染防控护理要点,并观察总结感染防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于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实施顺序将3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为2013年1月到6月,手术实施前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0.0%,实验组感染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手术实施过程中手术室状况、手术时外部因素存在情况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均为影响引起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结论:对手术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手术室及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8例,会阴侧切者9例,会阴裂伤5例,阴蒂及尿道口粘膜擦伤10例,心里紧张怕痛者7例,会阴血肿1例.结论: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术后切Ⅵ内出血3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钙血症3例.结论:加强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晓伟;王善夫;欧阳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并为探索出控制策略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得出2010年9月至2013年9三年进入我院生产,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概率,并对选择剖宫产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三年来进入我院进行剖腹产率分别为49%.60%.62%,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孕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的剖腹产.结论:解决无指征、降低巨大儿的出生以及lcp剖宫产的指征放的太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常罗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病人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0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变化显著,护理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变化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DS和S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血管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作为儿科医护人员,我们担负着保证儿童健康和提高儿童素质的使命,充当着直接护理者,患者的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此外,我们也必须具备特殊的素质,应有强烈的择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严格要求自己的业务素质,以便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大价值.
作者:刘培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医院与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86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取无痛肠胃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普通肠胃镜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采取无痛胃肠镜的治疗方式,在治疗中的痛苦比较小,依从性也比较高,治疗后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非常显著;而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普通肠胃镜治疗方法,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躁动症状.结论:消化系统患者,在治疗的方式上采取无痛胃肠镜,不论是在适应症上还是在安全性上,和普通胃肠镜相比较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疗效,从而为医学上中医治疗脑血栓提高更好的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并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中医和西医进行治疗观察,并进行治疗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生存率比对照组的要高,观察组的生存率达到98%,说明中医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结论:中医治疗脑血栓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副作用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医学上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王均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尿毒症前期的CRF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好转26例,显效12例,无效2例.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尿毒症前期的CRF,同时配合精心护理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卞玉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目前临床上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治愈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则是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且观察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此外,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临床上脑梗塞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医学界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思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选择符合标准的早期妊娠者40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终止妊娠效果、流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33例(82.50%)孕囊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2~4h排出;完全流产37例(92.50%),不全流产3例(7.50%),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9.22±3.78)d;4例(10.00%)阴道出血量小于平时月经量,30例(75.00%)与平时月经量相似,6例(15.00%)超过平时月经量,月经恢复时间(36.49±4.05)d.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临床效果好,痛苦少,损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秀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通过给予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可有效培养与提高患者在自我保健方面的意识,对于高血压病人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就此,本次研究对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中的几点策略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应用进展.
作者:张梦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的非心脏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9月期间,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各计30例.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麻醉期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注射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躁动症状,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以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干预,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岳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急诊患者110例,可通过观察、交谈和调查问卷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并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19-25岁患者紧张焦虑、害羞自卑发生率明显高于26岁以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及以下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消极、害羞自卑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消极、害羞自卑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调查各类心理问题多发人群,对心理干预的实施有极大帮助.
作者:来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应用于ICU护理工作量化分配考核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ICU护士长主要依据工作岗位标准设置和工作量设置护理复杂病人的得分等结果对护理工作量进行分配考核.2013年1月-2013年6月护士工作量表中则加入A-PACHEⅡ评分结果进行分配考核,比较比较改进前后我科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改进后ICU护理质量得到有效地保证,更好的做到护士工作能级对应分配,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各项满意度均提升.结论:APACHEⅡ评分应用在ICU护理工作量的分配考核中,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有利于提高患者、护士、医生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梁娜;潘成梅;蒋维娜;丁锦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层地区体检中心人群脂肪肝与三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生的相关性,认识其危害程度.方法:通过检测 2840名体检人群血清中的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结合血压测定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该体检群体检出脂肪肝206例,占15.21%;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其中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TC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与高血压和血清中的TG、TC、GLU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和加强自我保健意识,使脂肪肝与高脂血脂的密切程度得以减低.
作者:阿赛古丽;张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100例,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进行听音乐、心理疏导、讲笑话等组合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观察周期均为两周,治疗前后分别对100患者进行次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两组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患者在自我感觉舒适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对长期住院的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具有明显改善的作用,针对于此类患者综合护理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传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明确重症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且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病情重且复杂,较难治愈.结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以正确使用抗生素为治疗的关键,针对致病菌选药,重症联合用药,尽量选用作用快、毒性小的药物.
作者:钟先云;樊勇;江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