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秀芳
目的:探讨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在采取常规综合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收治的60采取常规综合方法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55/6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33%(35/6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咳嗽咳痰、发热、气喘、肺部湿罗音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取常规综合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虞玲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在腹腔镜下进行的胆囊切除的一种手术方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比传统手术创伤性小、痛苦短、恢复快等.在某些大城市在很多年前都已经在采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来进行胆囊切除,由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比较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术后恢复不良的问题,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针对胆囊切术手术时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当然在手术过程中已经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必须要做到位的.
作者:张永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比老年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差异,探讨各自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收治的30例HCAP患者与30例CAP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情况.结果:CAP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30d内静脉抗生素治疗、近3个月住院2d以上、误吸病史、病情好转、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0例、0例、6例、29例、0例,住院时间平均为(41.2±4.7)d;HCAP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30d内静脉抗生素治疗、近3个月住院2d以上、误吸病史、病情好转、死亡例数分别为1例、1例、28例、16例、24例、3例,住院时间平均为(59.4±1.7)d,病情好转率低于CAP组、其余5项指标均大于CAP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机械通气率、鼻饲率、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AP患者相比CAP患者住院时间更长,误吸、抗生素应用率、病死率等方面明显更高,临床需采用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升HCAP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陈晓敏;冯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9月-2013年6月以来患者行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的资料,共完成肺癌射频消融术治疗18例,其中病灶完全消融8例,不完全消融10例,术中并发气胸6例、出血两例、术后胸腔积液4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并对肺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配合及观察要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娴熟的穿刺技巧、术中并发征的观察和护士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青娥;刘向月;刘海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中,胱抑素C的价值.方法:本次共选择30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均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有CIN发生者30例(CIN组)与无CIN发生者270例中抽取30例作对照组(非CIN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胱押素C进行检测.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中,CIN 30例,为10%发生率,在未发生CIN的270例患者随机抽取30例作非CIN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两组C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h,CIN组Cr明显高于非CI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IN组Cr平均升高>25%,与诊断标准符合.CIN组与术前比较,术后2hCysC值和8h CysC值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差异明显(P<0.05).组间比较,术后24h CysC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对比剂肾病预测中,胱抑素C作用显著,具稳定、准确的优点,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秋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多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极快的扫描速度、超薄层厚等优势,能显示更小的血管分支.本研究对36例患者行肝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旨在探讨对肝脏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沈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1年.1月-6月及2012年1月-6月各200例住院患者,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工作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对比之前有了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需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玉丽;刘娟;张娟;刘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61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4%,差异大(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发症得到减少.
作者:陈海果;胡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预防和正确处理胎盘滞留的方法,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74例胎盘滞留的临床资料,胎盘剥离后滞留9例;麻醉下取出嵌顿胎盘2例;徒手剥离胎盘成功30例;麻醉下剥离胎盘28例;胎盘植入5例,保守成功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结果:在74例胎盘滞留患者中,58例有宫腔手术史,其中不足一年妊娠32例,连续做两次人流的28例,3次的9例,术后宫腔继续出血2例,无死亡病例,7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胎盘滞留与宫腔手术增多有密切关系,为减少此病的发生,应积极指导应用避孕法.根据胎盘滞留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海霞;贾云昀;李全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损害患者晨尿与随意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及随意尿的mAlb进行了联合检测,并与52例健康查体者作对比.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晨尿、随意尿mAl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意尿与晨尿mAlb的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作者:田艳芳;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营养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营养指导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36%,总有效率及患者体内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方法:通过我院近几年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沟通交流技巧.结果:护患纠纷以服务态度不满居多.结论: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可以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邹金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上消化道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上消化道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阎彩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药物再灌注治疗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进行药物溶栓再灌注治疗,治疗组患者早期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给药治疗.比较两组再灌注后2h、24h QT间期离散度及24h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结果:①溶栓2h、24h后,两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30例,为78.9%;治疗组患者发生22例,为57.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可以减小QT间期离散度,起到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张孟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管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但只有具备一定的外科手术技术,对血管的临床解剖熟捻于心,才能深刻地把握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从容不迫地面对一切可能在腔内血管手术时出现的问题,游刃有余的完成手术,解决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梦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FNA(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和DHS(动力髋螺钉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9月46例分别采用DHS内固定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对其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达到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和PFNA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愈合时间短,髋关节恢复良好,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于DHS,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东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信息技术给临床检验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临床检验效率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应用计算机进行临床检验的意义与进一步完善的方法.
作者:李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哌替啶与异丙嗪配伍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无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康中心从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门诊的自愿要求人工流产1 60例人工流产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80例,患者术前2小时阴道上米索前列醇400ug后接受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注射用水2ml静脉推注治疗,患者无痛觉状态后,用药后约5-10分钟起效,手术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主要接受米索前列醇引道上药2小时后常规实行手术,经过相同手术治疗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人工流产手术均顺利,观察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哌替啶+异丙嗪静脉推注用于人工流产无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齐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探讨微波护理的作用.方法:文章通过对宫颈炎患者的跟踪治疗,用微波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在治疗宫颈炎的方法中,微波治疗宫颈炎成功率高达92%,并且在治疗后没有出现治疗后遗症.结论:微波治疗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患者受苦少、术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宫颈支的治疗和护理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宫颈炎的方法,值得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无病人流术中联合应用芬太尼、丙泊酚的总体麻醉效果,为产科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方法:回顾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芬太尼、丙泊酚;对照组: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总体麻醉效果.结果:通过数据比较,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意识的时间以及疼痛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流产手术中采取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无痛效果显著,同时其起效时间快、清醒时间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金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