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谈对儿科医护人员的角色定位及素质要求

刘培兰

关键词:儿科医护人员, 素质, 培养, 身心健康
摘要:作为儿科医护人员,我们担负着保证儿童健康和提高儿童素质的使命,充当着直接护理者,患者的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此外,我们也必须具备特殊的素质,应有强烈的择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严格要求自己的业务素质,以便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大价值.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CPM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应用

    目的:对我院2008年月-2012年6月期间6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用常规康复护理+CPM进行观察.方法:术后对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如关节粘连、脱位、血栓形成等作好预防护理,患肢关节CPM功能的训练,进行康复应用.结果:60例患者获随防,CPM对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容易为患者接受,通过使用CPM锻炼可使手术后的关节达到患者满意的屈曲、伸直、旋转功能位.结论:术后常规康复护理+CPM,可使患者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安莉;姬小娜;曹院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体会

    目的: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的质量,提高筛查准确率.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1月-9月新生儿科500例新生儿,在出生72小时到一周内,用无菌技术采集足跟末梢血,将血滴于滤纸上,采集2-3个直径大于8mm的血斑,然后把滤纸干血片送到疾病筛查中心进行监测,筛查出一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结果:筛查的500例新生儿中,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阳性4例,苯丙酮尿症5例,一次性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8.4%.结论:加强对于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非常重要,必须要不断地规范管理,提高采血的质量以及筛查的质量.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氧气疗法在体温过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体温过高患者应用氧气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体温过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两组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温处理,观察组给予常规降温处理基础上,同时给予简易鼻塞吸氧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高温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好转,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该项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体温过高患者应用氧气疗法,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这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余和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提升超声诊断教学质量

    超声诊断专业不同于其他医疗专业,要动态的观察图像成像特点,传统的平面式的教学方法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结合近几年的超声诊断学教学经验,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魏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了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7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实施了术菌和术后护理、以及结合出院指导的方法.结论:我科长期开展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崔霞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管理不断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加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管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来我院门诊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70例患者的护士均经过综合素质培训,对照组70例患者的护士未经过综合素质管理培训,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门诊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管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形象.

    作者:蒙彩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儿科护理

    当前,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尤其对儿科护理而言,因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护理工作的多元化、护理操作的专业化等各种原因,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及难度性.目前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因素较多,工作中那些明显的误区通常会被警觉,继而有效防范,易被忽视的很多都是细节,近年来医患矛盾较为普遍,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些细小的疏忽造成的.因此,如何从细节入手,想患儿所想,急患儿所急,从细节护理中见真情,为患儿提供超过规范化服务的优质,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樊玉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探讨

    目的:探究与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不同麻醉平面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10例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按照麻醉平面的高度分为:Ⅰ组、Ⅱ组、Ⅲ组.观察并对比各组麻醉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产妇经麻醉后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较麻醉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Ⅰ组出现寒颤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Ⅲ组出现恶心呕吐及腹部牵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需将麻醉平面调整在T6-8的水平,以确保达到佳的麻醉效果,且保证麻醉作用时间较少,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李应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方法:2000年01月至2013年6月胸下段食管癌手术并进行胸内吻合病例共526例,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17例,发生率3.2%.这17例吻合口瘘患者均进行开胸探查冲洗、重新置胸管充分引流、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并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治疗.结果:治愈16例,1例于术后42天因肺部霉菌感染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早中期,积极开胸冲洗并重新置管确保胸腔引流通畅,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场造瘘肠内营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洪银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发生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发生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关节置换手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尿潴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VAS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骨科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患者,易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需要接受针对性的临床护理.

    作者:王蔚;丁芳;宋俊雷;沈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

    现代医学本质上是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并用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生物医学工程已经深入于医学,从临床医学到医学基础,并深刻地改变了医学本身,而且预示着医学变革的方向.本文通过对于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将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做了介绍.

    作者:康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劝导患者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并戒掉抽烟等不良嗜好.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本组76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显效43例(56.6%),有效25例(32.9%),无效8例(10.5%).总有效率为89.5%.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结论:对于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首先分析其病情是处于急性加重期还是缓解期,再予以相应治疗.抗生素的选择要谨慎,切莫乱用抗生素.同时应该劝导患者戒烟,进行适度的锻炼增强体质也是使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龄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高龄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妇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等综合情况,以科学理论与医学实践为指导,以患者为围绕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顽固性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南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作者:陶汉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干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实验组在口腔正畸过程中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两组两组疗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能够有效缩短正畸疗程.

    作者:邵丽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对比及护理探讨

    目的:对比老年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差异,探讨各自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收治的30例HCAP患者与30例CAP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情况.结果:CAP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30d内静脉抗生素治疗、近3个月住院2d以上、误吸病史、病情好转、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0例、0例、6例、29例、0例,住院时间平均为(41.2±4.7)d;HCAP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30d内静脉抗生素治疗、近3个月住院2d以上、误吸病史、病情好转、死亡例数分别为1例、1例、28例、16例、24例、3例,住院时间平均为(59.4±1.7)d,病情好转率低于CAP组、其余5项指标均大于CAP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机械通气率、鼻饲率、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AP患者相比CAP患者住院时间更长,误吸、抗生素应用率、病死率等方面明显更高,临床需采用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升HCAP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陈晓敏;冯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不同情况下阑尾根部处理方法体会

    目的:研究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后的阑尾根部治疗方法,评价处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2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阑尾切除之后,患者经历以下阑尾根部处理,单级电凝法、双极电凝法、电凝撕剥法切断阑尾系膜至根部.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各种典型并发症.结果: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中转开腹.术后均未应用止痛剂.无出血、肠漏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至今无肠粘连、肠梗阻及切口疝等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随机应变的选择合适的阑尾根部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该普及推广.

    作者:李湖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初探中晚期肿瘤癌症疼痛的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恶性疾病,在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很高,其病死率位居疾病死亡率的第2位.做好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转移注意力,立解疼痛等方面阐述了其护理心得和体会.

    作者:王卫红;甘新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放射防护——如何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目的:探究让放射检查受检者做好放射防护的措施.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行X线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受检者辐射安全的危险因素.结果:辐射安全与放射检查时间及次数、防护用品空白、改善辐射后遗症不周、受检者对X射线防护知识认识程度低、医护人员对受检者知识宣传不到位、X线检查适应症把握不严格有关.结论:综上所述,加强对放射受检患者的放射防护,有助于降低X射线辐射剂量,大限度降低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辐射后遗症,以此保证患者医疗就诊安全.

    作者:黄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症自杀1例报告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我国50%-75%的初产妇在产后6个月内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和神经心理方面的变化,在此期间会出现情绪低落、悲伤、焦虑等症状,通常出现在产后的几天并持续7~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缓解,由于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常为人们所忽视.大约10%的妇女症状较为严重,多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者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及伤及婴儿或他人的情况,这些变化与每个人的个性、身体素质、以往生活经验、当时身体状态及社会支持等各种因素相关.产后抑郁症会妨碍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正常相处,导致婴儿的行为失常、情感障碍等,影响婴儿正常发育生长.

    作者:李红军;彭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