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陶汉蓉

关键词:硝普钠, 多巴胺, 顽固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顽固性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南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一般行经尿道膀恍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但术后复发率高达50%以上[1].近年来,我们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生文;温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所接诊的20例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对他们采取高频及相控阵的探头对这些新生儿的颅内出血中的超声检查的结果实施有效地分析.结果:本组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有16例,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应用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着非常高的临床价值,开始成为常规性的栓测新生儿早期有无颅内病变的好选择,可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慧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病室的床单和被套的制作改进

    病床的铺法是要求舒适、平紧、安全、实用、耐用,从而达到保持病室整洁的目的.铺床是我们护士每天必须重复的操作,怎样做到既能在护士操作时节力、省时又能随时保持病床单位的舒适、美观,是我们不断探讨改进的课题.我院从2000年开始从选材和制作上不断革新,得到了同行们和病友的一致欢迎和好评,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志湘;罗华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护理时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欧阳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综合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4家综合性医院的418名注册护士,发放调查问卷测评全部护士的核心能力学习需求.结果:不同年资核心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资护士在专业发展、法律及伦理实践、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临床护理以及评判性思维及科研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教育咨询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显示其核心能力属于中等水平,需要加强培训力度以不断推动核心能力尤其是评判性思维以及科研得分的提高.

    作者:雷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及控制策略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并为探索出控制策略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得出2010年9月至2013年9三年进入我院生产,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概率,并对选择剖宫产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三年来进入我院进行剖腹产率分别为49%.60%.62%,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孕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的剖腹产.结论:解决无指征、降低巨大儿的出生以及lcp剖宫产的指征放的太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常罗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门诊、住院部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医技科有关传染病检查记录,并依据SPSS13.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差异比对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在具体工作中笔者发现,因登记人员个人原因,致使漏报、错报和迟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可靠性与时效性.结论:经过我院全体传染病登报人员的共同努力,以每月培训、考核和审查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报告质量,提高了报告可靠性与时效性.

    作者:梅文清;胡春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对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40例CML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后,定期检测血常规、染色体核型、bcr-abl融合基因,评估其疗效.结果:中位伊马替尼治疗时间平均为26.5个月.慢性期患者累积所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和主要分子学缓解率(MM0R)分别是70.0%、80.0%、75.0%和70.0%.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学缓解和分子学缓解,明显延长生存时间,但是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疗效则不理想.

    作者:郭峰;虞国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肺疾病病人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研究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对护理的要求,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人们的健康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COPD多慢性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科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患院次数及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玉芬;余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提升超声诊断教学质量

    超声诊断专业不同于其他医疗专业,要动态的观察图像成像特点,传统的平面式的教学方法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结合近几年的超声诊断学教学经验,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魏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诊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特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9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18%),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状况,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SBP及DBP同对照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及DBP同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SBP及DB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小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中度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红霉素(0.125g,3次/日)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100ug,2次/日);B组口服安慰剂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100ug,2次/日);C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ug,2次/日).三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血清中C反应蛋白以及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A组和C组治疗后的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与各自治疗前及与B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A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及与B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A组和C组治疗后的急性加重发生率与B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中度缓解期COPD可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保护肺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莫诚航;邓嘉宁;施唯;邝敏;杨双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科手术中巡回护士的工作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究骨科手术中巡回护士术前探访对于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巡回护士进行术前探访和一定的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访视前以及进入手术室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的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焦虑发生率对比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HA-MA评分为(13.4±2.9)分,对照组评分为(16.7±3.1)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生焦虑症状21例 (38.2%),对照组产生焦虑症状38例(69.1%),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中巡回护士的术前探访以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翠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充分掌握社区儿童健康情况,开展儿童访视,能够有效预防多种常见病的发生与流行,善及计划免疫,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措施,提升服务能力,降低社区儿童患病率与死亡率,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展.

    作者:秦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骨科护理中运用预见性护理指引的临床效果,提高扩理质量,为患者突发性并发症的抢救节约时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013年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骨科患者共104名,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产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了解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在满意程度方面更优.结论:预见性护理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较好,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适合在临床护理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病例单的档案管理

    院前急救工作的复杂性和特珠性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急救医疗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急救病历也像院内病历一样,越来越凸显出其医学及法律上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病案管理人员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对院前急救病历的管理尚没有统一的模式,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解决.

    作者:吴素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八钢辩证在护理中的体会

    八纲系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辩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辩证的总纳,在疾病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运用八钢辩证更能为病变确定性质,为临床护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兹将八钢辩证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谈一谈.

    作者:马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2例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2例烧伤患儿的护理资料,总结出各阶段的护理对策.结果:22例烧伤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各项指标、保护创面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是该类患儿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倩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常见急症之一,但感染、高热是惊厥的条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复发,改善其预后.针对高热惊厥危险的因素对患儿家属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顺从性,避免感冒和发热,大程度减少高热惊厥的复发.

    作者:杨宇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目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方法:通过我院近几年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沟通交流技巧.结果:护患纠纷以服务态度不满居多.结论: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可以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邹金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