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兰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静滴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结果:总有效率90%.结论:两种药物联用互相协同,起效快,作用显著.
作者:王金宇;方洪伟;王建莉;王萍;郭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院前急救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观察组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急救成功率、急救成功率以及延续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评分方法可在现场快速判断采取何种急诊措施,利于后续治疗,从而增加了抢救成功的几率.
作者:陆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护理事项.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管的方法,给于患者术后营养支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营养吸收情况和恢复情况的观察,总结肠内营养效果和护理水平.结果:本文所选患者通过肠内营养的支持均能快速康复起来,恢复体力.结论: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病概率,减轻患者住院费用(P<0.05),可以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护理观察中要注重对患者心理和营养管等的护理.
作者:倪婷;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急性胃肠炎患者使用思密达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91例急性肠胃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选择思密达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选择氟哌酸这种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急性胃肠炎的患者使用思密达治疗后,病症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
作者:张玉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肿瘤内科护理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处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肿瘤内科近些年来所反映出的在护理方面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并参考相关文献与医院现实情况,制定出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在肿瘤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存在化疗药物出现外渗;护士的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水平较低;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沟通不足;患者在依从性方面表现较差;存在自杀倾向等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在专科培训方面的加强,制定出专科规范,以确保制度的落实,提高对护患之间沟通的重视,并严格把控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医患纠纷出现,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发现并及时解决肿瘤内科在护理方面的安全隐患,能够带给患者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旭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无病人流术中联合应用芬太尼、丙泊酚的总体麻醉效果,为产科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方法:回顾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芬太尼、丙泊酚;对照组: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总体麻醉效果.结果:通过数据比较,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意识的时间以及疼痛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流产手术中采取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无痛效果显著,同时其起效时间快、清醒时间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金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多以手术内固定治疗为主.常用的内置物包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Gamma钉、动力髋螺钉(DHS)等,以往鹅头钉及角钢板已基本淘汰.今年来还出现股骨近端锁定板、股骨Liss板侧置等内固定方式.对于转子间骨折,选用何种内固定方式目前仍有争议[1-3].若选择不当,常骨折处不稳定、移位、夏至短缩及髋内翻畸形等.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获得随访,其中DHS治疗8例,PFNA治疗24例,PFN治疗1例,GM钉治疗26例,侧置股骨Liss板治疗2例,股骨近端镇定钢板治疗1例,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不痛内固定方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伟;陈君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泌尿造口袋在膀胱癌术后治疗尿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膀胱癌术后尿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2 例),观察组运用泌尿造口袋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引流管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瘘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费用以及瘘口皮炎发生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瘘口愈合时间平均为(26.4±5.6)d,对照组为(35.8±6.4)d,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为(8.0±1.0)次,对照组为(19.0±3.0)次,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3.1±1.0)万元,对照组为(4.8±1.3)万元,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患者出现瘘口周围皮炎现象,对照组出现4例,两组患者瘘口皮炎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造口袋治疗膀胱癌术后尿瘘具有愈合快、换药少、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使用治疗宫外孕的两种方法即将开腹治疗与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和疗效做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宫外孕的患者,将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宫外孕患者中的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且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两组进行比较.必然的,实施腹腔镜组的患者除了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外还要进行切除术;然而开腹组患者则只需要常规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腹腔镜组除了在手术时间方面存在差距外,其他各项指标明显的比开腹腔存在优势.结论;创伤小、恢复快是腹腔镜手术具有的优点,所以,只要是患者能够接受,医生人员会建议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并且保证在对患者造成小伤害的同时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2009月5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4例,对其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治愈70例,治愈率为94.59%,其余4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要把握好抢救时机,及时彻底的清除患者体内毒物,早期正确使用解毒药物,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才能提高救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亚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308例IBD患者(UC250例,CD58例)胆石症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UC和CD患者胆石症的检出率分别为和33.2%和5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C伴胆石症患者发生于活动期者占81.9%,发生在缓解期者占18.1;CD伴胆石症患者发生在活动期占96.7%,而发生缓解期仅占3.3%.IBD伴胆石症患者与不伴胆石症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及活动性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石症在IBD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是其比较常见的肠外表现之一,且与IB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期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对IBD尤其是CD患者应进行规范和系统的筛查.
作者:张胜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56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5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2例行左肝叶切除,14例行肝段切除,9例行二肝段切除,10例行肝中叶切除,11例行部分肝楔形切除,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误诊率较高,因此,应积极给予手术治疗.
作者:段凤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前者治疗效果更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国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盆腔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给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大幅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本文深入的探究了盆腔炎的治疗及护理,旨在进一步提高盆腔炎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韩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明确重症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1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且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病情重且复杂,较难治愈.结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以正确使用抗生素为治疗的关键,针对致病菌选药,重症联合用药,尽量选用作用快、毒性小的药物.
作者:钟先云;樊勇;江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腹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能引起急性腹症的疾病有很多,内科、外科、妇产科以及神经科疾病等等都可能引起该症状的发生.其中,在对由内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进行诊断时比较容易出现误诊.因此,本文中将对由内科疾病引起的急腹症进行重点介绍,主要分析其诊断要点以及在诊疗过程中不慎造成的误诊.
作者:苏龙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照组应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疗程12周观察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急性加重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次数(0.65±0.14)次,对照组为(1.42±0.25)次,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同卷各维度评分、6-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SGRQ问卷各维度评分、6-MWT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急性加重次数,提高机体耐受力,改善患者的综合疾病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煜玲;马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所选6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术前舒适护理干预、术中舒适护理干预、术后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结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6.7%),切口愈合时间(7.1±2.5)早于对照组(9.6±2.1),住院时间(12.3±2.8)比对照组(15.3±3.4)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结肠癌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借鉴.
作者:陈茜;张小莉;肖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重症河豚鱼中毒的院前急救、院内治疗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28例重症河豚鱼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采用的院前急救治疗方法及院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口唇、舌尖、指端麻木,四肢乏力,进而昏迷,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血压下降6例,抽搐4例,呼吸麻痹18例,心跳呼吸停止2例.28例重症河豚鱼中毒患者经院前急救:洗胃、导泻、灌肠,呼吸机辅助呼吸及院内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25例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出院后自行恢复自主呼吸、康复,2例死亡.结论: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尽早尽可能清除毒物,及早人工机械通气、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措施很大程度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符可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颅内动脉狭窄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局部脑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形成,患者表现为头晕、肢体瘫痪,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主要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先天畸形、外伤、炎症、肿瘤、动脉瘤和手术损伤等.既往经典治疗方法是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仍有较高的卒中率.传统的治疗手段对于重度脑缺血的患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介入治疗因其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并发症低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颅内支架的出现使急诊溶栓后直接安放支架治疗狭窄成为可能,特别是新型血管内支架的应用,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围手术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常连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