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郭峰;虞国慧

关键词: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疗效
摘要:目的:对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40例CML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后,定期检测血常规、染色体核型、bcr-abl融合基因,评估其疗效.结果:中位伊马替尼治疗时间平均为26.5个月.慢性期患者累积所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M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和主要分子学缓解率(MM0R)分别是70.0%、80.0%、75.0%和70.0%.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学缓解和分子学缓解,明显延长生存时间,但是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疗效则不理想.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APN排班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为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方法:每个组责任护士管床6-8张,责任护士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从基础护理到专科护理,从疾病知识到相关健康教育的完成.结果:APN排班模式的改革是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开展的基本保证.结论:使护理服务理念得到创新,护士找到职业认同感,提高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随着我们护理服务理念的创新、组织分工的不断细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作者:彭薇;朱佩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脑挫裂伤诊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脑挫裂伤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方法:对120例脑挫裂伤病人在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0例脑挫裂伤病人死亡24例,4例尚在昏迷中,92例脑挫裂伤患者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细心、全面的护理能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

    作者:毕凤颖;曲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宣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进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手术后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焦虑恐惧状况都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能有效缩短手术进行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焦虑恐惧心理,可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值得推广.

    作者:白蓉;薛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宝应县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及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某木制家具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及工人健康状况.方法:现场调查本县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的各项情况;对其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对134名粉尘、苯系化合物和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取业健康检查.结果:本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术粉尘的浓度均控制在标准限值以下,噪声检测结果部分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职工健康体检发现粉尘作业工人未出现尘肺病表现.结论:本县木制家具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预防职业健康损害的关键措施是在超标作业环境中操作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作者:商桂娟;刘国新;张玉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尼美舒利在耳鼻喉手术后镇痛上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在耳鼻喉手术镇痛上的应用疗效观察.方法:利用随机抽取、控制变量以及对照组的方法进行研究.搜集100例耳鼻喉炎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类,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利用尼美舒利每天2次,一次100mg进行治疗,对照组利用萘普生每天2次,一次250mg进行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3、5、7d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水肿及疼痛症状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利用尼美舒利治疗的患者改善指标为70%,有效率为65%;利用萘普生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改善指标为60%,有效率为40%.两种药品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结论:尼美舒利对耳鼻喉手术后的镇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与萘普生同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患者对两种药物的耐受性相似.

    作者:刘俊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间于我院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通过采用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评价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通过口服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4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6%,与卡托普利组相比显著升高;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对比发现,依那普利组2例患者特续性干咳,1例出现头痛、头晕;而卡托普利组出现刺激性咳嗽7例,头痛、头晕4例,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依那普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可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广适应用.

    作者:李庆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眼科护理中存在很多的风险,眼科病人由于眼睛损伤,造成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等症状,对于眼科护理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医患纠纷,因此,应该要对眼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正确的规避这些风险.本文主要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防范这些风险的对策.

    作者:姜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治疗小儿腹泻使用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疗效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以及记录治疗时间,患者中显效有62例,占62%;有效有32例,占32%;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达到94%.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福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疏血通注射液与艾麦舒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病患行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麦舒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病患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麦舒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单纯艾麦舒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7.67%,临床总有效率95.34%,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2.09%,临床总有效率60.46%.观察组在疗效及左心射血分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单纯艾麦舒注射液疗法,在此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内容),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压与血糖改善效果更佳,比较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压、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姜伟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磁敏感成像技术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礠敏感成像技术检测治疗颅脑疾病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颅脑疾病患者49例,对患者采用礠敏感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常规的MRI成像技术对比,探讨礠敏感成像技术在诊治颅脑疾病的临床作用.结果:与传统成像检查相比,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将患者的颅内异常出血灶以及血管异常等情况更清楚地显示出来.本组49例患者中,11例脑外伤,10例血管异常,12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4例帕金森病.结论:礠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清晰的检测出颅脑疾病患者颅内出血、颅内血管异常等病征,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嗣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47例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7例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痊愈13例,好转2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3例,其中2例患者死于严重的器官衰竭,1例患者死于脑疝.结论:通过对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上报的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8例(56.25%),女14例(43.75%);年龄小者28岁、大者85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占68.7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短在1 min之内,慢连续用药3d后出现,其中用药30min内出现者21例(65.63%);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9例),其次是呼吸系统损害(7例),心血管系统损害少(1例).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毛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肠梗阻的螺旋CT诊断及对临床的指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对32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移行区为梗阻可靠征象,近段肠脏扩张越明显,远段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段肠壁增厚、延迟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32例肠梗阻中,肠粘连13例、肠肿瘤10例、肠扭转4例、麻痹性1例、肠套叠2例、血运性2例.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皮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1年.1月-6月及2012年1月-6月各200例住院患者,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工作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对比之前有了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需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玉丽;刘娟;张娟;刘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心脏病的彩超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在临床应用上心脏彩超(UCG)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依据和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心脏彩超检查病例,回顾性分析诊断过程中患者本人的心脏彩超资料,对其中41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进行分析.测量心房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左心房射血能力等功能参数.结果:经心脏彩超诊断左心房增大或者左心房肥厚的有39例,有18例左心房增大,34例患者左心室肥厚,心脏彩超检测显示阳性的比率是50.63%.结论:用心脏彩超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结果准确率较高,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

    作者:吴玉;武小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阴经电针疗法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阴经电针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到2013年7月进入我院门诊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通过临床治疗观察来分析治疗病情,从我院这类病患者中进行病情分析,通过阴经电针疗法进行治疗中风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病情类型、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选择出50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主要是以阴经电针疗法为主,其他基础治疗为辅,制定一定的治疗周期,治疗期过后,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身体各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中风偏瘫患者通过针灸治疗,通过肌张力降低程度显示,32位轻度患者有26人痊愈,轻度患者由治疗前32位到21位,这21位患者其中有15位曾是重度患者,只有6位治疗效果不明显,在四肢完全受限的患者中,治疗前有18人由于肌张力增高活动完全受限,但治疗后只有3人四肢活动受限,在这18位患者中,有效有15人,根据治疗后数据统计,痊愈26例,所占比例是52%,有效15例,所占比例是30%,无效9例,所占比例是18%.总有效率为82%.通过患者生活自理程度的表现来看,治疗前,50位患者中仅有3位患者生活是可以自理的,治疗后,除去治疗前可以自理的3位患者,有25位患者是从需要辅助生活阶段到完全可以生活自理,这有效率高达83.33%,在治疗前,29位患者生活中有时需要一定的辅助,目前只剩16位患者,其中有12位是治疗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只有4位患者治疗没有明显效果,无效率13.79%,治疗前,有18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目前只有6位患者生活还不能自理.结论:50位患者通过针灸治疗,肢体肌张力明显降低,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知阴经电针疗法可以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细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作用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护理工作发展迅速,优质护理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精神科护理同样要求更多的优质服务.笔者从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三个方面阐释了优质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积极作用,让我们能够更加系统的了解优质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作者:刘咏梅;杜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艾灸穴位在预防化疗消化道反应的疗效研究进展

    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必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多可引起消化道副反应,影响化疗进程.故积极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消化道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艾灸穴位疗法在防治化疗消化道反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获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就艾灸穴位在预防化疗消化道反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

    作者:袁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于妇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今后在妇科手术中腹腔镜的发展.方法:对比应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实验组与开腹手术的妇科急腹症对照组的诊治疗效分析,得出腹腔镜于妇科手术中的发展与应用的有关结论.结果: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时间以及术后体温>38度患者数均P<0.05,故有显著性差异性,实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为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