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经电针疗法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疗效观察

吕细华

关键词:中风偏瘫, 肢体肌张力, 针灸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阴经电针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到2013年7月进入我院门诊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通过临床治疗观察来分析治疗病情,从我院这类病患者中进行病情分析,通过阴经电针疗法进行治疗中风患者,按患者就诊时间、病情类型、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选择出50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主要是以阴经电针疗法为主,其他基础治疗为辅,制定一定的治疗周期,治疗期过后,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身体各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中风偏瘫患者通过针灸治疗,通过肌张力降低程度显示,32位轻度患者有26人痊愈,轻度患者由治疗前32位到21位,这21位患者其中有15位曾是重度患者,只有6位治疗效果不明显,在四肢完全受限的患者中,治疗前有18人由于肌张力增高活动完全受限,但治疗后只有3人四肢活动受限,在这18位患者中,有效有15人,根据治疗后数据统计,痊愈26例,所占比例是52%,有效15例,所占比例是30%,无效9例,所占比例是18%.总有效率为82%.通过患者生活自理程度的表现来看,治疗前,50位患者中仅有3位患者生活是可以自理的,治疗后,除去治疗前可以自理的3位患者,有25位患者是从需要辅助生活阶段到完全可以生活自理,这有效率高达83.33%,在治疗前,29位患者生活中有时需要一定的辅助,目前只剩16位患者,其中有12位是治疗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只有4位患者治疗没有明显效果,无效率13.79%,治疗前,有18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目前只有6位患者生活还不能自理.结论:50位患者通过针灸治疗,肢体肌张力明显降低,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知阴经电针疗法可以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正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半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307,P<0.05).结论: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口腔症状和面部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从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实验原则将我院收治的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月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肠梗阻的螺旋CT诊断及对临床的指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文对32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移行区为梗阻可靠征象,近段肠脏扩张越明显,远段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段肠壁增厚、延迟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32例肠梗阻中,肠粘连13例、肠肿瘤10例、肠扭转4例、麻痹性1例、肠套叠2例、血运性2例.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皮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90例骨外科肋骨骨折临床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骨外科性肋骨骨折临床护理要点的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骨外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出院23例,好转出院67例,平均住院时间18.9天,电话随访出院三个月后的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感到满意,并无并发症.结论:骨外科骨折,早期主要观察和处理可能危及生命体征稳定的征象;中期主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后期主要进行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这将有利于促进肋骨骨折患者的治愈和康复.

    作者:叶芬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35例

    目的:对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5位鼻渊患者,患者主要采取益气汤加味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35位鼻渊患者中,有9例患者治疗有效,有26例患者痊愈.结论:鼻渊是指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鼻病,有虚证和实证之分,用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虚证,疗效满意.

    作者:郑显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公交车司机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问题研究

    本研究从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两方面切入,对天津地区200名公交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本研究在工作满意度方面使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短式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在心理健康方面使用自测心理健康问卷SRHMS进行统计分析.后对心理健康总分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公交车司机工作满意度整体略微偏低,其中内部满意度高于外部满意度;②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得分高的是身体状况与器官功能,低的是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③不同性别的公交车司机在身体状况与器官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以及社会支持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④心理健康总分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相关方程为:Y=-0.153F,-0.122F3.

    作者:刘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科卧床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病人有效的压疮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卧床病人进行评估,根据得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26例患者均未发生院内压疮.结论:对骨科卧床病人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及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贺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14例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小儿肺炎患儿114例.将他们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7例.对观察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在临床指标(喘咳减轻时间、退烧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的改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果方面(98.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85.96%),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疗法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疗法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护理措施.

    作者:陈艳兰;龙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治疗小儿腹泻使用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疗效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以及记录治疗时间,患者中显效有62例,占62%;有效有32例,占32%;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达到94%.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福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目的:分析内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为开展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内分泌及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若干内科病房的护理人员48名.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选的48例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调查数据,对内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48名护理人员的得分高的为88分,得分低的为54分,护理人员的平均得分为75.0分,其标准差为6.53.结论:只有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切实落实好各项临床安全管理制度,将过程管理贯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才能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作者:廖洪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ICU护理安全用药的注意要点

    目的:通过对ICU护理用药的临床实践分析,探讨安全用药在ICU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方法:从药物的合理放置,药物标识明显化处理,以及对药物的合理管理;使用药物过程中病患用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护理人员对药物的熟悉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ICU护理中安全用药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使ICU护理中护理人员强化了安全用药的意识和知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提高了ICU护理用药的安全性.结论:ICU护理中用药是否安全直接关系着病患的生命健康,不能马虎,必须将病患的安全隐患降到低.

    作者:林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提升超声诊断教学质量

    超声诊断专业不同于其他医疗专业,要动态的观察图像成像特点,传统的平面式的教学方法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结合近几年的超声诊断学教学经验,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魏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在小儿外科的护理进展

    对近三年在我院外科科室收治的120例患病儿童,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这些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研究患病儿童腹腔镜临床手术当中的特点,尤其是对患病儿童身体位置和儿童呼吸循环的影响,进而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护理措施,做好临床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以及严格按照护理规程来进行操作,以免出现患病儿童在手术以后出现的合并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陆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保守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掌侧Barton骨折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掌侧Barton骨折患者24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8%,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的83.3% (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守治疗掌侧Barton骨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应充分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正确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技术(药品)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实用价值

    目的:为推动基层医疗单位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注射器和配液方式进行文献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调研.结果与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免推注技术是在传统配液方式的基础上的一次革新,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和实际应用,其安全、便捷和实用的特点能满足现在甚至未来一段时间配液的要求.

    作者:檀俊东;范盼盼;周治国;丁文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哌替啶与异丙嗪配伍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哌替啶与异丙嗪配伍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无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康中心从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门诊的自愿要求人工流产1 60例人工流产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80例,患者术前2小时阴道上米索前列醇400ug后接受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注射用水2ml静脉推注治疗,患者无痛觉状态后,用药后约5-10分钟起效,手术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主要接受米索前列醇引道上药2小时后常规实行手术,经过相同手术治疗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人工流产手术均顺利,观察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哌替啶+异丙嗪静脉推注用于人工流产无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齐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根据国际(GINA)方案,儿童哮喘是包含两个年龄组的哮喘患儿,一是小于5岁的小年龄组,二是大于5岁的儿童组.儿童哮喘与成人哮喘有许多相同点,如定义病理机制,病程自然发展规律等,但也有许多不全相同之处.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哮喘与成人哮喘的发生,发展规律是相同的.当儿童暴露于致敏原的环境,机体被致敏后,气到产生慢性炎症反应.致敏原多种多样,可以是气源性的,也可以是食源性的,可以是非细菌感染的化学物理因素,也可以由感染引起或诱发.感染中病毒及胞内菌是公认的病因或触发因素.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公认与小年龄组患儿的喘息息息相关;大年龄组则与支原体,鼻病毒密切相关.

    作者: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脑血栓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及疗效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疗效,从而为医学上中医治疗脑血栓提高更好的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并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中医和西医进行治疗观察,并进行治疗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生存率比对照组的要高,观察组的生存率达到98%,说明中医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结论:中医治疗脑血栓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副作用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医学上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王均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牙周炎患者综合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44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依从性、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配合治疗率、按时复诊率、自我维护治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教、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P<0.01).结论:牙周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曹侠;王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甲亢复发率、术后出血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治疗组患者甲亢复发率(0.00%)、术后出血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27%、4.55%),但治疗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率(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3.1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且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金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