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武小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情况.方法:将93例直肠癌患者分成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都按术后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情况、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相比,以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较轻,对治疗的依从性较高,生活质量较好.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的减少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蓝素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广泛调查,探讨霉菌性阴道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积累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50例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因素.结果: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生育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滥用抗生素情况、生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等,30-40岁患病率高,有妊振史患病率高于无妊振史,抗生素使用率越高患病率越高,文化程度越低,患病率越高,经济条件、居住条件、家庭经济状况越差患病率越高.结论:掌握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指导患者有效预防,降低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0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逐渐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的肿瘤.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自2012年3月到2013年10月,对12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健康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庄亚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快速地、准确地建立其患者的静脉通道,从而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方法:选择普通输液患者1000例次,其中男性650次,女性350次,年龄6-88岁.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进行静脉输液.结果:一次输液成功率达到98%.结论:针头和药液对皮肤和血管的刺激而产生疼痛,故要求护理人员在作业中做到无痛穿刺、一针见血及无痛拔针和拔针后无淤血,因此做好静脉输液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讲具有较大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与病死率,并且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危害.并且由相关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逐渐呈现低龄化的特点,年轻人也正在成为心脑血管的高发病人群.因此研究心脑血管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本文中主要研究了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同时梗死这一现象的临床治疗问题.
作者:陈君海;林志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及防止措施,减少和规范退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1月门诊西药房退药登记单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探讨应对策略.结果:患者退药共263例,占总处方量的0.26%,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及医生处方因素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努力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田丽静;赵忠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创伤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又称外伤性关节炎,损伤性骨关节炎,是由创伤造成的骨关节面发生了损伤,引起的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和继发软骨增生,骨化为主要病理变化,以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多发生于创伤后,承重失衡及活动负重过度的关节,患病后不容易好.因为关节面受伤,不平整或刺激性骨质增生,同时还伴有关节周围韧带组织的损伤.笔者近10年来,采用中医针灸、中药熏洗及西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归纳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隋忠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康政文化建设是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我院重视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先进文化方向,从医院实际出发,加强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建立创新文化形式、营造康荣贪耻的浓厚氛围,调动医院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探索实践、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作者:党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减轻病人的疼痛反应,改进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法.方法:选择病人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接两种不同的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共100例,观察组无痛率18.7%,对照组无痛率9.4%.结论:快速直接穿刺血管法明显优于常规斜刺法.
作者:贺志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学大专实习生不同临床带教的方法和效果,总结护理学大专实习生的有效带教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理学大专实习生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使用评判性思维带教方法和心理健康指导方法,对比观察两组实习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更高,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程度更高,组同对比差异明显,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学大专实习生临床带教过程中使用评判性思维带教联合心理健康指导可以更好地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是一种有效的带教方法.
作者:蒋俊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定采用祖国医学与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进行治疗与护理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实验组采用中药内服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经一个月治疗后,采用Lequesne指数对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一个月后,两组Lequesne指数分值与基础值相比均可见大幅下降,前后对比,可见膝关节功能有明显好转.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但实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6例.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丁玉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对口腔的危害,探讨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到5月之间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患10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年龄为18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32±2.6岁,其中女性患者65例,男性患者42例.对患者要求正确处理口腔卫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治疗.结果:通过临床分析,使用去冠钳对107例患者进行活修复体的拆除取得很好的效果.随后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并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去冠钳对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进行医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朱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精神科临床护理记录,既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且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因此,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引发医疗纠纷.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而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其中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病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反馈的连续过程,并贯穿于精神病人疾病的全过程.笔者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作用,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加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王燕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溢血患者四肢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我科64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进行了四肢康复训练,观察临床效果.结果:64例患者的肌力明显提高,效果确切.结论: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进行四肢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后的阑尾根部治疗方法,评价处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2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阑尾切除之后,患者经历以下阑尾根部处理,单级电凝法、双极电凝法、电凝撕剥法切断阑尾系膜至根部.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各种典型并发症.结果: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中转开腹.术后均未应用止痛剂.无出血、肠漏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至今无肠粘连、肠梗阻及切口疝等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随机应变的选择合适的阑尾根部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该普及推广.
作者:李湖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观察影像学方法在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1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收治50例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且每组都有25例患者,试验组的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的诊断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检出18例,检出率为72.0%;观察组中检出人数为11例,检出率为44.0%;试验组高于观察组两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CT影像学是辅助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的良好手段,采用影像学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王绍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绞痛是冠心病觉症状,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短暂性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本病属于中医学“脑痛”、“真心痛”范畴.频繁发作应警惕心肌梗塞.
作者:王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更好的选择临床手术方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依次为(一组)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组,(二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三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每组40例病例.观察手术前、中、后各衡量指标.结果:一组与二、三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具有显著性差异.二与三组比较有差异,但不明显.三组卧床时间短.一、二组的并发率高于三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8个月后进行一般体征评分,一组患者明显低于二、三组(P<0.05).结论: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有不一样的愈后疗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好.
作者:王国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心外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进行肺复张,观察复张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心外体外循环术后患者30例,对其进行肺复张,采用CPAP通气模式进行,FiO2不变,PEEP为0,在5~10s内逐渐将压力上调至40cmH2O,维持40s,然后在5~10s内将CPAP压力下调至复张前的压力,改用基础通气模式,采用LIP+2cmH2O为PEEP,其他参数不变,期间不能吸痰.观察复张前后氧合指数和静态顺应性(staticcompliance,Cs)的变化,以及复张中有创持续动脉压(ABP)的变化.
作者:陈淑萍;郭驹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