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无痛静脉输液的方法与护理问题

纪春华

关键词:静脉输液, 无痛穿刺和拔针,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快速地、准确地建立其患者的静脉通道,从而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方法:选择普通输液患者1000例次,其中男性650次,女性350次,年龄6-88岁.采用常规的操作方法进行静脉输液.结果:一次输液成功率达到98%.结论:针头和药液对皮肤和血管的刺激而产生疼痛,故要求护理人员在作业中做到无痛穿刺、一针见血及无痛拔针和拔针后无淤血,因此做好静脉输液护理至关重要.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护理对患者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的成功率.方法:从我院选取20名需做输卵管卵巢切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给予仔细合理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就按一般护理处置,观察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做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的疗效差异和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治疗7天后成功率为70%,对照组成功率为10%,试验组患者治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给予仔细合理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黄芩漱口液对外伤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术后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芩漱口液对外伤完全脱位前牙再植术后牙用愈合及牙齿松动度的影响.方法:口腔科门诊遇到的外伤完全脱位前牙病例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首先均进行牙根面清洗,实验组患牙再植前黄芩漱口液浸泡15分钟,然后进行患牙再植.再植后均进行可靠固定.术后对照组每天三次采用淡盐水含漱,实验组每天三次采用黄芩漱口液含漱.术后第一个月每周复查一次,然后每两周复查一次,直至三个月后拆除固定物.结果:术后三个月检查实验组成功23例,失败2例,对照组成功15例,失败10例,经卡方检验,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苓漱口液应用于外伤完全脱位前牙,对于脱位牙的术后愈合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智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和研究天智颗粒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7月-2013年5月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智颗粒,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天智颗粒应用于脑梗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降低神经系统的损伤,促进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快速恢复,并且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琼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护理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与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管理组的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炎症性肠病与胆石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308例IBD患者(UC250例,CD58例)胆石症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UC和CD患者胆石症的检出率分别为和33.2%和5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C伴胆石症患者发生于活动期者占81.9%,发生在缓解期者占18.1;CD伴胆石症患者发生在活动期占96.7%,而发生缓解期仅占3.3%.IBD伴胆石症患者与不伴胆石症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及活动性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石症在IBD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是其比较常见的肠外表现之一,且与IB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期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对IBD尤其是CD患者应进行规范和系统的筛查.

    作者:张胜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采用手法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就诊的产后乳汁淤积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热敷+吸奶器吸奶处理,研究组50例采用热敷+手法按摩乳房处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一次治愈率高达90.00%(45/50),对照组则为55.56%(25/4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乳汁淤积患者经手法按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建议临床采用.

    作者:杨鸿燕;郝俊乔;张焕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麻醉科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医院麻醉科的麻醉药品管理作为临床手术或者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药品之一,其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镇痛效果,但滥用或者误用则会产生依赖性,而这些麻醉药品若流入非法市场则可能成为毒品,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深入分析麻醉科在麻醉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而提出一系列改进策略,以期能为加强医院麻醉药品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作者:何琼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尿道下裂术后心理障碍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本研究对尿道下裂术后患者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患者的术前抑郁、术后焦虑和抑郁在得分上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可采取现身说法、转移疗法、树立目标三种心理护理方法;另外,护士要及时的做好术后健康教育.

    作者:刘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25例,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卫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磁敏感成像技术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礠敏感成像技术检测治疗颅脑疾病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颅脑疾病患者49例,对患者采用礠敏感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常规的MRI成像技术对比,探讨礠敏感成像技术在诊治颅脑疾病的临床作用.结果:与传统成像检查相比,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将患者的颅内异常出血灶以及血管异常等情况更清楚地显示出来.本组49例患者中,11例脑外伤,10例血管异常,12例脑梗死,12例脑出血,4例帕金森病.结论:礠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清晰的检测出颅脑疾病患者颅内出血、颅内血管异常等病征,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嗣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分析研究酮康唑与克霉唑栓联合疗法对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治效果与药物安全性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患有念球菌性阴道炎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酮康唑进行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则在采取酮康唑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霉唑栓进行联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复发情况等.结果:两组老年患者经过临床药物治疗,症状与体征均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诸多药物治疗方法中,较为有效的诊治念球菌性阴道炎的方法就是酮康唑与克霉唑栓联合疗法,两种药物联合起来治疗该病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优于单纯的酮康唑药物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护理时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欧阳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2例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2例烧伤患儿的护理资料,总结出各阶段的护理对策.结果:22例烧伤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各项指标、保护创面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是该类患儿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倩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快速更新,新的查寻方法和新的信息资源不断涌现和积累,本文旨在对现有新的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及其查寻途径做简要的介绍,为医务及医学研究人员了解本专业前沿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赵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即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进行治疗,对照组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少尿期、多尿期、蛋白尿和血尿症状消失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的有41例,比例为91.1%,对照组病情完全缓解23例,比例为54.8%,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少尿期、多尿期、蛋白尿和血尿症状消失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时间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应该在临床中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肖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部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护理效果较好,这种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裕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妇科肿瘤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800例经手术探查以及病理诊断被确诊为妇科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分别采用经腔内以及经腹部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经彩超诊断后共检出700例患者出现了各类肿瘤,其中有10例患者为继发性输卵管癌,170例患者为卵巢肿瘤,30例患者为宫颈癌,80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450例患者为子宫肌瘤,其中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1.18%,恶性肿瘤的诊断确诊率为66.67%.结论:在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检查的确诊率相对较高,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肿瘤的血流情况进行动力学分析,为肿瘤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不过其定性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作者:俞红英;王洪华;梁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针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呼吸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集的35例行机械通气且未发生VAP高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5例患者实施专业的呼吸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5例行机械通气高龄患者实施专业呼吸护理,随访33例机械通气>72h的高龄患者均未发生VAP,2例出现VAP,经抢救治疗恢复.结论:有效的呼吸护理能有效控制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饶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PH联合外剥术治疗混合痔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PPH联合外剥术对混合痔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的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PPH术的基础上辅以外痔外剥术,对内痔行PPH术后,对外痔进行切除松弛皮肤及皮下变性增生结缔组织,切除皮下曲张静脉丛、瘀滞血栓处理.结论:PPH联合外痔外剥术,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并且优于单纯的PPH治疗.

    作者:曾涛;董惠芬;唐春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64例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64例.试验组患儿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基础上,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并加用阿奇霉素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患儿仅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基础上,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显效55例(85.94%),有效5例(7.81%),无效4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60/64).对照组患儿县效38例(59.38%),有效14例(21.88%),无效12例(18.75%),总有效率为81.25%(52/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传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