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李卫川

关键词:老年性前列腺增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25例,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八钢辩证在护理中的体会

    八纲系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辩证的基本方法,各种辩证的总纳,在疾病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运用八钢辩证更能为病变确定性质,为临床护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兹将八钢辩证在临床护理中的体会谈一谈.

    作者:马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机械通气时机不同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科行心肺复苏患者机械通气时机不同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急诊科132例行心肺复苏患者根据机械通气时间不同分成早期上机组(78例)和及时上机组(54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上机组患者一周存活率为70.8%,窦性心率恢复率为83.2%,平均动脉血压为(75±15)mmHg,平均SP02为(0.85±0.15),复苏成功率为79.2%,早期上机组患者以上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及时上机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即使患者的神志尚清醒,但自主呼吸不能维持全身供氧需要,短期内无法恢复时,即使心跳尚未停止,也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从而保证心脑血管氧供,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黄洁明;黄祖华;钟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心脏病的彩超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在临床应用上心脏彩超(UCG)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依据和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心脏彩超检查病例,回顾性分析诊断过程中患者本人的心脏彩超资料,对其中41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进行分析.测量心房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左心房射血能力等功能参数.结果:经心脏彩超诊断左心房增大或者左心房肥厚的有39例,有18例左心房增大,34例患者左心室肥厚,心脏彩超检测显示阳性的比率是50.63%.结论:用心脏彩超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结果准确率较高,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

    作者:吴玉;武小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痛必定注射液对癌症痛大鼠痛行为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痛必定注射液对癌症痛大鼠痛行为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初步探讨了痛必定注射液缓解癌症痛的机理及对和肿瘤生长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在成功造模后,痛必定组(52.68%±18.25%)、塞来昔布组(46.58%±19.84%)和吗啡组(13.28%±15.67%)大鼠左侧足底对2g yon Frey纤毛刺激的缩足反应百分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必定组和塞来昔布组大鼠的骨破坏程度也均明显减轻,放射学评分下降(t=5.25、4.88,P<0.05).结论:痛必定注射液在大鼠乳腺癌骨痛模型上有效,能明显减轻癌性骨痛模型大鼠痛行为.

    作者:付荣;张昊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在急诊肾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对急诊肾绞痛患者进行了全程的优质护理,人文关怀,合理指导患者的用药、饮食、生活,同时给予心理疏导.结果:通过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生的一致好评.结论:全程优质护理、人文关怀更有助于消除肾绞痛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同时也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的先决条件.

    作者:高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腹泻患者60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对慢性腹泻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收集来某个医院治疗的60个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通过中医结合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的治愈率为90%,患者总体上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根据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场结果有计对性的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总体上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荣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加中频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法,分析针刺加中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针刺加中频治疗)和B组(仅给予针刺治疗),各45例.A组采用针刺治疗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B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方法同A组.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A组患者治愈40例(治愈率88.89%),好转5例;仅给予针刺治疗的B组治愈28例(治愈率62.22%),好转17例.采用针刺联合中频治疗的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用针灸治疗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频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可靠.

    作者:陈国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98例子宫内膜炎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对子宫内膜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和传统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探究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将她们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的是联合治疗的方法,即西药抗炎药物及人工周期配合阴道冲洗上药等方法,常规组则采用传统的广谱抗生素治疗,然后对照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98例患者中,治疗组中完全治愈的有42例,好转的有8例,无效的有1例;常规组中完全治愈的有31例,好转的有6例,无效的有12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单一的抗生素治疗,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治愈率和康复率更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郁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介入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处理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5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历史性回顾分析,临床随访两年并对其进行详细随访记录.结果:50例患者经胆道观察损伤分类治疗,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术中发现胆道损伤患者4例,46例术后发现.经术后随访的2年间,出现胆道感染33例和胆管炎6例,黄疸7例,经直接接受手术干预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处理中,实施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胆道炎,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还可以消除胆道隐患,在临床上高效、安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周本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症自杀1例报告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我国50%-75%的初产妇在产后6个月内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和神经心理方面的变化,在此期间会出现情绪低落、悲伤、焦虑等症状,通常出现在产后的几天并持续7~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缓解,由于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常为人们所忽视.大约10%的妇女症状较为严重,多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者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及伤及婴儿或他人的情况,这些变化与每个人的个性、身体素质、以往生活经验、当时身体状态及社会支持等各种因素相关.产后抑郁症会妨碍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正常相处,导致婴儿的行为失常、情感障碍等,影响婴儿正常发育生长.

    作者:李红军;彭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路径探析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试验组患者参加压力滴定和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或者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人数要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小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的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6-2011.6收治的67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均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其中19例阳性(28.4%),所有患者均治愈离院.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易并发颅内感染,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合理途径用给药是治疗颅内感染减轻其威胁的关键.

    作者:王彦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乐新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胃乐新颗粒与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到2013年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5例消化性胃溃疡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为3组,每组25人,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包括胃乐新组和兰索拉唑组.胃乐新组单纯给予胃乐新颗粒治疗,兰索拉唑组单纯给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胃乐新颗粒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所有患者均在5周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记录两组数据,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胃乐新组显效的患者有12例,有效的患者有5例,无效的患者有8例,总有效率为68%;兰索拉唑组显效的患者有15例,有效的患者有7例,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88%;实验组显效的患者有21例,有效的患者有3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96%.3组结果对比,实验组疗效明显好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胃乐新组和兰索拉唑组,说明胃乐新颗粒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共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4月~2013年6月92例进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借助综合护理干预措施)46例,对照组(借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Glasgow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更少,Barthel指数与Glasgow评分更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上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探讨微波护理的作用.方法:文章通过对宫颈炎患者的跟踪治疗,用微波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在治疗宫颈炎的方法中,微波治疗宫颈炎成功率高达92%,并且在治疗后没有出现治疗后遗症.结论:微波治疗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患者受苦少、术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宫颈支的治疗和护理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宫颈炎的方法,值得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药治疗82例

    目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82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2例,对其行中医药治疗,即将黄苓、乌梅、甘草、延胡索、苦参、白术、白芍、鸡内金、黄芪、石榴皮、炒山楂、蝎子七以及赤石脂(煅)等混合加药水煎,且早晚温服;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丽珠肠乐1亿单位,每天2次.15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恢复状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42例病患,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随访,有4例患者复发,占9.52%.对照组40例病患,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随访,有16例患者复发,占40.00%.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综合症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便、安全,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焦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医院泌尿外科中的100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不论是在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还是在沟通的技巧上都远高于对照组所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护理差别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实施中,采取人性化的护患沟通技巧,不仅对患者病症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泌尿外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护理事项.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管的方法,给于患者术后营养支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营养吸收情况和恢复情况的观察,总结肠内营养效果和护理水平.结果:本文所选患者通过肠内营养的支持均能快速康复起来,恢复体力.结论: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病概率,减轻患者住院费用(P<0.05),可以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护理观察中要注重对患者心理和营养管等的护理.

    作者:倪婷;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相关资料将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腹腔镜手术它与传统的手术方式不同,是高科技在临床手术学科中应用,它更多依赖设备与手术器械,所以护士术前必须熟练掌握操作各种设备、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及程序,才能减少术中的失误,熟练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壶腹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影像学方法在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1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收治50例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且每组都有25例患者,试验组的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的诊断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检出18例,检出率为72.0%;观察组中检出人数为11例,检出率为44.0%;试验组高于观察组两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CT影像学是辅助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的良好手段,采用影像学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王绍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