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王玉春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肌瘤剥除术, 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相关资料将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腹腔镜手术它与传统的手术方式不同,是高科技在临床手术学科中应用,它更多依赖设备与手术器械,所以护士术前必须熟练掌握操作各种设备、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及程序,才能减少术中的失误,熟练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前不均倾位临床分析

    目的:对前不均倾位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产科医生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和理解.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50例前不均倾位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再同期选择枕前位分娩的产妇5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孕产次数、诊治处理方法、发病原因、产程异常及对胎儿的影响等.结果:50例枕前位分娩的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明显优于50例前不均倾位分娩,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不均倾位产妇产时与产后的并发症多,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造成严重的母婴损伤,因此需要尽早进行诊断,确诊后应立即行剖腹产手术结束妊娠.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及膳食干预对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及膳食干预对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和主要作用.方法:社医健康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按照相应规定,选取了450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他们进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对于社区居民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方面、危险因素以及对相关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后,居民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上存在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的99名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干预前后少运动和摄入高脂饮食上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名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方面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相关政策,运用社区卫生的健康促进网络,为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是非常有效、可行的.

    作者:刘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5例肝癌中晚期患者的护理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治疗护理的1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肝动脉的插管灌注化疗措施,对中晚期的肝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树立患者战胜疾病信心,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护理,15例患者经过B超和CT以及MRI进行检查,显示占位病变区域缩小范围超过50%的有7例.所有患者1年生存率为66.7%.结论:通过对肝癌的中晚期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秀芬;植秀振;梁红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龄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高龄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妇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等综合情况,以科学理论与医学实践为指导,以患者为围绕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不同干预措施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筛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2000例,发现有生殖道感染者782例,感染患者被分成两组并实施不同干预管理,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X2 =0.66,P=0.417);但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治愈率为63.0%,对照组为34.6%,干预组临床疗效明优于对照组(X2 =63.26,P<0.01),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治愈率为92.0%,对照组为37.2%,干预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258.93,P<0.01).结论:加强规范治疗和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保健知识的认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及时到院就诊,降低生殖道感染发病率.

    作者:苏夏茹;肖娟;邓玉兰;曾良锋;刘玉芬;古寿菲;林永梅;刘伟英;王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方法以及外科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ABP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给予B超、多层螺旋CT、MRI、病理检查等方式诊断,并实施外科个体化治疗.结果:B超诊断方法相对简便,但敏感性不高,多层螺旋CT、MRI敏感性较高,诊断的准确率相近.17例实施急诊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4例,11例择期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1例,19例延期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3例.结论:影像学诊断方式能为ABP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并依据诊断信息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对于无梗阻等病情较轻患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再择期手术或者延期手术,手术的针对性强,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救活率.

    作者:孙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180例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经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对临床护理以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护理以后,两组病人全部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冠心病人采用优质护理,可以起到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使发生合并症的几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康利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B超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对150例乳腺占位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的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旨在为临床B超医学诊断乳腺占位病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诊断的乳腺肿瘤的150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肿块显像的边界、回声特点、有无钙化和血管开头及血流供应.后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B超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89例,术后病理证实84例,符合率为94.38%;B超诊断为乳腺癌61例,术后病理证实56例,符合率为91.81%.结论:B超诊断乳腺肿块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实用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黄莲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疗效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持续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其在减压和心律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其血压及心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6月内心房颤动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6.67 %VS26.67%)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随访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前后PTW、LAD、IVST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可明显提高胺碘酮转复心律失常,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作者:戴劲;战祥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外科实施胃肠减压的相关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将胃肠减压应用于新生儿外科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护理.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患有外科疾病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新生儿,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总结需要给予的护理.结果:发现在将胃肠减压实施于患有外科疾病的新生儿时存在新生儿配合问题,胃肠管植入问题,鼻出血问题,以及连接处密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总结.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对策探析

    目的:探析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150名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运行急救绿色通道,分别包括院前护理和院内护理,对治疗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其中包括加强护士配合能力的培养.结果:97%的患者经过急救绿色通道护理,获得了及时的救治和痊愈.结论:严重创伤后进行有效的绿色通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和患者的痛苦.

    作者:罗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对于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大的因素是患者的心理情况,60例糖尿病患者中心理情况得分20分以上者35例,占58.3%,其次是生理情况、治疗情况及社会情况.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分析

    急性腹痛病情发展较快、病因复杂,如果误诊、漏诊、延误诊断导致延误病情,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内科在2009年11月-2013年2月年间收治的急性腹痛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针对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通过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后,积极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治愈115例,占95.83%,效果显著.

    作者:赵永刚;李德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76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总结我院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376例,鼻咽原发灶、阳性淋巴结的大体肿瘤体积处方剂量66.0~72.6Gy,临床靶体积处方剂量为60.0~64.0Gy,淋巴结阴性引流区处方剂量54.0~56.0Gy.单纯放疗34例,放化综合治疗352例.结果:治疗中3~4级骨随押制及3级粘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9.9%及59.0%;治疗后3月评估肿瘤CR率90.9%、PR率9.1%;2年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8.3%、90.4%及93.1%,失败以远处转移为主(48例).结论:IMRT治疗鼻咽癌获得了较好疗效,与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可能加重骨髓抑制及放射性粘膜损伤;需继续深入研究IM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卢秋霞;唐溢聪;林力;石锦平;吴永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于妇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今后在妇科手术中腹腔镜的发展.方法:对比应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实验组与开腹手术的妇科急腹症对照组的诊治疗效分析,得出腹腔镜于妇科手术中的发展与应用的有关结论.结果: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时间以及术后体温>38度患者数均P<0.05,故有显著性差异性,实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为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盘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均给予保肝降酶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软肝降酶丸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主要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降酶方配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置管后的循证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置管后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PICC常规置管,实验组在常规置管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62.5%),P<0.05;实验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时,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柱凝胶配血次侧不合临床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微柱凝胶法在配血次侧不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输血者750人,分别通过应用围拄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对750份血液标本进行配血,对两种方法的配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应用微柱凝胶法发现15例存在配血不合的状况,其中10例属于次侧凝集不合,另外5例属于主、次侧凝集不合;而应用凝聚胺法仅发现4配血不合的状况例,其中3例属于次侧凝集不合,另外1例属于主、次侧凝集不合;两种方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输血与配血的过程中,微注凝胶法能够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性,同时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邱思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药物联合臭氧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臭氧联合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1例,将这101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56例,对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单纯的常规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观察.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两组患者均无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臭氧联合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且操作方法简便快捷,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因此,臭氧联合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伤致恶性脑膜瘤出血误诊为颅内血肿1例

    目的:探讨脑膜瘤出血后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外伤致恶性脑膜瘤出血误诊为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法医病理学分析,阐明患者死亡机制及误诊原因.结论: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的脑膜瘤出血,易造成误诊,应结合外伤史及体格检查进行鉴别诊断,诊断不明确的应随访病情并建议行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徐捷;罗俊;张慧;孙鑫;郑旭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