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低位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已经完成从单纯的对症治疗,消除病症到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保证治疗之后的生存质量的发展过程,新技术的应用,如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以及微创手术的应用,以其突出的优势给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目前,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已经能基本达到患者的保肛、生殖器保护、排尿保护要求,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也能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将治疗推动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莫锦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6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妇80例,A组用地佐辛+丙泊酚,B组单用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与苏醒时间,麻醉过程中的表现,丙泊酚用量并发症等.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毅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综述了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通过护理干预,提高ICU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并注重关键环节的监控和管理;保证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以实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林振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自2012年7月开始把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工作中,并与实施细节管理前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实施细节管理后,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总体满意率(95.00%)明显高于实施前(84.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69,P<0.05).在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在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安全问题识别能力等三个方面的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5、3.61、5.14,P<0.05).在实施细节管理后的监测合格率(100.0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合格率(9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3.99,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贯穿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实施.
作者: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中医传统疗法与配合康复理疗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10月期间接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患者,随机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患者采取中医传统疗法与配合康复理疗联合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腰椎牵引与血塞通或血栓通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3.94%,对照组3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81.25%,对比两组有效率结果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传统疗法与配合康复理疗联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有利于突出物的回纳,缓解局部炎性水肿,减轻神经根受到的压迫,疗效理想,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代俊非;熊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诊液体复苏治疗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成即刻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每组各40人.结果:即刻复苏组40例,死亡9例,病死率11.25%;延迟复苏组40例,死亡5例,病死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时,延迟液体复苏对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手术治疗争取时间,大大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忠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48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其诊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分析患儿咳嗽原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诊治对策.结果:小儿咳嗽的病因主要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其他病因次之.结论: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原因较多,病情较为复杂,要求临床工作者可采取有效的诊治对策以达到更好的治愈目的,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德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不同麻醉平面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10例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按照麻醉平面的高度分为:Ⅰ组、Ⅱ组、Ⅲ组.观察并对比各组麻醉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产妇经麻醉后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较麻醉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Ⅰ组出现寒颤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Ⅲ组出现恶心呕吐及腹部牵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需将麻醉平面调整在T6-8的水平,以确保达到佳的麻醉效果,且保证麻醉作用时间较少,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李应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骨折后疼痛、肿胀、出血问题一直是影响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早期冷疗具有有效控制疼痛、减轻局部充血水肿、缩短手术等待时间及康复的作用.冷疗法是急性创伤早期行之有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简便经济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为提早实施手术争取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病床周转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殷士花;任慧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昆仑路街道的雅典娜社区、碧水云天社区、永升花园社区中各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15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值,同时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助于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文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房良性肿瘤诊疗中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乳房良性肿瘤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均采用乳腺微创旋切除诊疗.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共切除85个肿瘤,平均手术时间(10.3±0.3)min,术中局部瘀斑5例,不行处理自然吸收.4例局部血肿,平均直径(1.3±0.3)cm,自然吸收3例,1例穿刺抽液治愈.平均随访1年,成功随访40例,再次行围创旋切术1例.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腺围创旋切术诊治,临床效果理想,不良反应低,可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周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60例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酵母菌阴道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田大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如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已成为临床带教管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广大护理界同仁针对临床教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对目前我国的临床教学情况进行陈述如下.
作者:张皎平;李彩;郭翠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精神科临床护理记录,既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且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因此,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引发医疗纠纷.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学大专实习生不同临床带教的方法和效果,总结护理学大专实习生的有效带教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理学大专实习生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使用评判性思维带教方法和心理健康指导方法,对比观察两组实习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更高,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程度更高,组同对比差异明显,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学大专实习生临床带教过程中使用评判性思维带教联合心理健康指导可以更好地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是一种有效的带教方法.
作者:蒋俊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成年男子约有10%患有ED症.因此ED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以前学者普遍认为90%的ED是由于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近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诊断仪器及方法的不断发明,诊断技术的提高,已能更多的诊断器质性ED.但心理性ED仍占50-60%,所以心理性ED的诊治问题,应受到泌尿处科及男性医者的关注及重视.下面将我院近十年来对心理性ED患者进行诊治的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李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两种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健康卡片及口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仅用传统口头宣教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认识水平(P<0.001),治疗效果(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卡片与口头相结合的健康宣教方法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满意度及治疗效果.
作者:黄世杏;庞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讲具有较大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与病死率,并且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危害.并且由相关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逐渐呈现低龄化的特点,年轻人也正在成为心脑血管的高发病人群.因此研究心脑血管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本文中主要研究了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同时梗死这一现象的临床治疗问题.
作者:陈君海;林志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颅内肿瘤患者不同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和总结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施以有效的心理护理,给予相应的各种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临床满意率较高.结论:良好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置管后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PICC常规置管,实验组在常规置管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显著低于对照组(62.5%),P<0.05;实验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时,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瑶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