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外科实施胃肠减压的相关护理

刘彩霞

关键词:新生儿, 胃肠减压,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将胃肠减压应用于新生儿外科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护理.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患有外科疾病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新生儿,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总结需要给予的护理.结果:发现在将胃肠减压实施于患有外科疾病的新生儿时存在新生儿配合问题,胃肠管植入问题,鼻出血问题,以及连接处密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总结.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喂养方式与IE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婴儿湿疹(Infantile Eczema,IE)的发生与喂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指导新生儿湿疹的预防.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共有新生婴儿394名,其中85名婴儿采用纯母乳喂养,164名婴儿采用母乳与人工混合喂养,143名婴儿采用人工喂养,分别按照其喂养方式设置为母乳组、混合组和人工组,回顾统计各组婴儿IE的发病情况,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I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母乳组婴儿发生湿疹31例,湿疹发生率为36.5%,混合组发生湿疹69例,湿疹发生率为42.1%,人工组婴儿发生湿疹57例,湿疹发生率为39.8%.结论:人工喂养成分与IE的发病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母乳成分与IE的发病相关性不大,但混合喂养对IE致病性更强,临床上对易过敏体质的婴儿应建议母乳喂养为宜.

    作者:韩玲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疼痛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阴囊水胀发生率、术后牵扯感、术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老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临床疗效突出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烨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心理、生活、饮食、睡眠、安全、用药方面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86例患者中,症状改善54例,症状稳定32例,无发生意外者,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通过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分析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维持心排血量,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卡维地洛可以明显减轻心肌损害,延缓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卡维地洛具有扩血管作用,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氧耗,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卡维地洛还可以抗氧化、抗增生的作用,改善心室重塑,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以及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刘鑫;苑广杰;杨忠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初探中晚期肿瘤癌症疼痛的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恶性疾病,在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很高,其病死率位居疾病死亡率的第2位.做好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转移注意力,立解疼痛等方面阐述了其护理心得和体会.

    作者:王卫红;甘新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道管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多见于早产儿[1],重症病例大多3天内死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安危,而及早应用CPAP治疗和积极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我科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3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重点加强呼吸道护理的综合护理方法,使患儿治愈率达94%,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和减压方法

    笔者对我院急诊护士近年来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和采取减压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说明.及时对急诊护士进行心理压力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减压能更好的保护护士的身心健康,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在临床上的研究应用

    目的:研究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在静脉药物复配液中对不溶性微粒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数为指标,采用光阻法对注射用长春西汀在不同配液器具(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配液环境(治疗室、静脉配置中心(PIVAS))、药物剂量(3、6支)下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测定.结果:相同条件下,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组比注射器组微粒数目明显更少(P<0.001).结论: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能明显减少复配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作者:许承雄;周治国;丁文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手足口病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观察其疗效及预后.结果:手足口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抗病毒及对症支持处理,抗生素并非是主要治疗药物.

    作者:熊洁;王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对于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大的因素是患者的心理情况,60例糖尿病患者中心理情况得分20分以上者35例,占58.3%,其次是生理情况、治疗情况及社会情况.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医院与社区如何建立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长效干预机制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相关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临床医院以及社区怎样建立长效干预机制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协助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本社区2011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伴有或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来对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知晓率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健康生活行为以及疾病认知程度.结果: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健康生活行为以及疾病认知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计划性健康教育,对居民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及筛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以及治疗依从性、遵医生活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王恺;高鹏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套扎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套扎手术治疗膝关节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年龄20-46岁,接受关节镜下套扎手术.结合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Lysholm评分及Tegner功能评分,分析关节镜下套扎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在90min内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35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1年Lysholm评分从术前(48.9±8.2)分提高到(90.3±9.5)分(P<0.001);Tegner膝关节评分从术前(1.4±0.7)分提高到(5.7±1.3)分(P<0.001).结论:关节镜下套扎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良好、固定可靠,且可同时一期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

    作者:姜海涛;顾爱群;唐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伤致恶性脑膜瘤出血误诊为颅内血肿1例

    目的:探讨脑膜瘤出血后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外伤致恶性脑膜瘤出血误诊为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法医病理学分析,阐明患者死亡机制及误诊原因.结论: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的脑膜瘤出血,易造成误诊,应结合外伤史及体格检查进行鉴别诊断,诊断不明确的应随访病情并建议行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徐捷;罗俊;张慧;孙鑫;郑旭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间于我院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通过采用卡托普利与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评价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通过口服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4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6%,与卡托普利组相比显著升高;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对比发现,依那普利组2例患者特续性干咳,1例出现头痛、头晕;而卡托普利组出现刺激性咳嗽7例,头痛、头晕4例,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依那普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可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广适应用.

    作者:李庆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肩周炎是针灸科常见病,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在基层医院,也常出现诊断不明确或疗效不佳的情况,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仍是值得临床探讨的问题.

    作者:万云;饶定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10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消化道溃疡治疗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运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4.2%,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78.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胆囊穿孔20例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胆囊穿孔20例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10月到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穿孔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术后恢复比较迅速,占85.0%,无任何感染和并发症,7-15天后切口甲级愈合出院;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占15%,经过抗炎、止痛、止血以及营养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3-4周出院.结论:老年胆囊穿孔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孙常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意义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营养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营养指导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36%,总有效率及患者体内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血宁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9例疗效观察

    所谓心绞痛就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的、急剧的,以发作性心痛和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果未能采取合适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将会引发心肌梗死,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年来,我们采用舒血宁联合常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血常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对手足口病患者应用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等血常规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儿童共6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行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联合检查.对比2组患者血常规指数,以及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血常规指数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指数均要高出许多,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CRP指数显著下降,相对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指数相对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白细胞联合C反应蛋白的血常规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卢浩棠;卢爱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