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107例临床分析

朱梅

关键词: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 临床分析, 效果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对口腔的危害,探讨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到5月之间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患10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年龄为18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32±2.6岁,其中女性患者65例,男性患者42例.对患者要求正确处理口腔卫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治疗.结果:通过临床分析,使用去冠钳对107例患者进行活修复体的拆除取得很好的效果.随后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并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去冠钳对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进行医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除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品,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长托宁,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抗胆碱能药剂量及使用次数、死亡率、反跳率、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治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的碘解磷定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肯定,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玉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社区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确诊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72例患者为临床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联合社区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6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联合社区护理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压血糖值控制、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值,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桂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胱抑素C在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中,胱抑素C的价值.方法:本次共选择30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均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有CIN发生者30例(CIN组)与无CIN发生者270例中抽取30例作对照组(非CIN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胱押素C进行检测.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中,CIN 30例,为10%发生率,在未发生CIN的270例患者随机抽取30例作非CIN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两组C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h,CIN组Cr明显高于非CI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IN组Cr平均升高>25%,与诊断标准符合.CIN组与术前比较,术后2hCysC值和8h CysC值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差异明显(P<0.05).组间比较,术后24h CysC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对比剂肾病预测中,胱抑素C作用显著,具稳定、准确的优点,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秋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6例女性乳腺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共诊治的20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对比分析,A组治愈率为明显优于B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是乳腺癌防治的重要策略.

    作者:常三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一般行经尿道膀恍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但术后复发率高达50%以上[1].近年来,我们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生文;温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在重症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给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诊的重症颅脑损伤病患中选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90例患者进行分组救治,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对照组患者则由其家属送往医院.结果: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时间、治愈好转率、死亡率方面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死亡率较低,且急救时间有显著缩短,另外在治愈率好转上也有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护理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与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管理组的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儿科护理

    当前,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尤其对儿科护理而言,因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护理工作的多元化、护理操作的专业化等各种原因,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及难度性.目前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因素较多,工作中那些明显的误区通常会被警觉,继而有效防范,易被忽视的很多都是细节,近年来医患矛盾较为普遍,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些细小的疏忽造成的.因此,如何从细节入手,想患儿所想,急患儿所急,从细节护理中见真情,为患儿提供超过规范化服务的优质,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樊玉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医院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要素,提出了一些护理办法.结果:泌尿外科教育要及时做好.结论: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泌尿外科患者情况明显好转.

    作者:胡萍;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总结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治疗的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梁伟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保守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掌侧Barton骨折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掌侧Barton骨折患者24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保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8%,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的83.3% (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守治疗掌侧Barton骨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应充分结合患者的综合情况正确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胎盘滞留74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和正确处理胎盘滞留的方法,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74例胎盘滞留的临床资料,胎盘剥离后滞留9例;麻醉下取出嵌顿胎盘2例;徒手剥离胎盘成功30例;麻醉下剥离胎盘28例;胎盘植入5例,保守成功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结果:在74例胎盘滞留患者中,58例有宫腔手术史,其中不足一年妊娠32例,连续做两次人流的28例,3次的9例,术后宫腔继续出血2例,无死亡病例,7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胎盘滞留与宫腔手术增多有密切关系,为减少此病的发生,应积极指导应用避孕法.根据胎盘滞留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王海霞;贾云昀;李全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分析奥美拉唑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所致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消化系统溃疡患者100例,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行口服奥美拉挫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口服雷尼替丁口服治疗,临床观察二者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4%,对照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2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系统溃疡患者,比应用雷尼替丁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其不良反应和对器官的损害必须予以重视.在应用阶段,必须对该类药物联用进行有效控制,以更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石尚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丙泊酚配伍地佐辛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6例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妇80例,A组用地佐辛+丙泊酚,B组单用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与苏醒时间,麻醉过程中的表现,丙泊酚用量并发症等.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毅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B超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对150例乳腺占位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的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旨在为临床B超医学诊断乳腺占位病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诊断的乳腺肿瘤的150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肿块显像的边界、回声特点、有无钙化和血管开头及血流供应.后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B超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89例,术后病理证实84例,符合率为94.38%;B超诊断为乳腺癌61例,术后病理证实56例,符合率为91.81%.结论:B超诊断乳腺肿块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实用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黄莲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前者治疗效果更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国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膜腔引流套件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通过对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发病后采用胸膜腔引流套件代替既往的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或胸腔穿刺抽气术,观察比较胸膜腔引流套件与常规闭式的引流效果,在实践中总结了胸膜腔引流套件闭式引流的术前、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张亚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对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认识.方法:对眼科患者在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回顾,传播有关眼病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的用眼卫生.结果:促进人们有能力应对眼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对于增强人们的爱眼意识,预防眼部疾病和配合其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眼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值得推广.

    作者:于方;杨洋;吕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治疗及预防干预

    脑血栓患者经常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有: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共济失调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有昏速甚至死亡,该类病的发病比较突然,而且其病情变化比较迅速.多年来,有专家研究发现,脑血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期间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特征,因此,对脑血栓患者可以实施一定的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脑血栓.本文就例举了一些对脑血栓患者心理治疗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取得的成效.

    作者:常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氯丙嗪药物降温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氯丙嗪药物降温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疗效,并同时完善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重症中暑患者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即正常组采用冰敷、酒精等物理降温再结合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等保守治疗进行医治,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配合氯丙嗪药物降温进行医治.结果:正常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和100.0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4.65%).但是观察组疗效良好的患者明显远远多于正常组,且体温下降时间也明显快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丙嗪药物降温可作为医治重症中暑的有效手段之一,具备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等优势,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值得推广.

    作者:王继文;殷志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