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清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4例,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保守治疗7天内,症状有所缓解,64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痊愈;治愈的时间:第1周内治愈为14例,第2周内治愈16例,第3周内治愈20例,第4周治愈14例,平均的治愈时间为15.0天.结论:对于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海生;杨志红;王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结合MOTOmed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采用VA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疼痛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MOTOmed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显著.
作者:姚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理护理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心理护理疗效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旨在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对病人心理护理工作的重视.
作者:林巨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及膳食干预对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和主要作用.方法:社医健康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按照相应规定,选取了450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对他们进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对于社区居民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方面、危险因素以及对相关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后,居民在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上存在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的99名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干预前后少运动和摄入高脂饮食上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名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方面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相关政策,运用社区卫生的健康促进网络,为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是非常有效、可行的.
作者:刘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焦虑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行甲状腺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心率及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BP、DBP、HR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术后应激反应,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胡忠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医生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心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我院此次一共收治了113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实施用音乐、电视等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医生每天解释病情、鼓励患者及发放各种抗癌书籍,定期开医患交流座谈会等.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干预之后,肯定抑郁和肯定焦虑患者比较:治疗组:4例;对照组:16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乳腺癌患者进行完手术之后进行化疗治疗,医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坚;李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患者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为血栓的宣传创造了病理基础.及时发现并发症,正确合理使用抗凝剂,可以减低血栓形成的机会.
作者:胡俊杰;王笑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与传统泪道探通冲洗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先天性鼻泪管阻塞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77眼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其中34例39眼做为试验组(行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另34例38眼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泪道探通冲洗术).结果:试验组:治愈38眼,复发2眼,92.31%,复发率为5.26%;对照组:治愈35眼,复发4眼,总治愈率为81.58%,复发率为11.43%.结论:改良的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有其突出的优点.
作者:江灵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两周的治疗,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HbA1c等均显著下降,而Homa-β则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胰岛素有所下降,治疗后明显升高.结论: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改善.
作者:赵正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X线平片法和螺旋CT法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自2011年01月~2013年0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儿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将其分为平均的三组,即X践组(采用X线平片法检测)、CT组(采用螺旋CT法检测)和联合组(采用X线平片+螺旋CT法检测),每组各有38例患者.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经统计,螺旋CT和X线平片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拄骨折的临床诊断中,X线平片检测和螺旋CT检测都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但将两者联合起来的诊断效果更佳,因此,应当予以积极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武伟杰;李光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对老年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采用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400例,以65岁年龄为分界线,等于高于65岁的120例为观察组,低于65岁280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性别、病变、住院时间等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9.17%、96.07%,并发症率分别为0.83%、3.93%.结论: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属于效果好的一种治疗方式,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国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18例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经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水电解质紊乱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其中15例治愈,3例因原发颅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结论:正确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及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对颅脑损伤性尿崩症,患者病情的恢复和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王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34例治疗组患者在接受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存在的凝血功能障碍也有明显好转,相关检测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和保护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92位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46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抑郁度、焦虑度以及睡眠情况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肺纤维化患者58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奇霉素联合舒血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路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反应良好或得到有效改善,1例患者反应较差或是治疗失败,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21例患者反应良好或得到有效改善,5例患者反应较差或是治疗失败,3例患者死亡,总有效率为7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舒血宁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肺纤维化,安全便捷,不良反应少,在此基础上配以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俞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咽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4.1%,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咽喉症状改善率为96.3%,对照组咽喉症状改善率为77.8%,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俊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胆囊穿孔20例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10月到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穿孔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术后恢复比较迅速,占85.0%,无任何感染和并发症,7-15天后切口甲级愈合出院;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占15%,经过抗炎、止痛、止血以及营养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3-4周出院.结论:老年胆囊穿孔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孙常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照组应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疗程12周观察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急性加重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次数(0.65±0.14)次,对照组为(1.42±0.25)次,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同卷各维度评分、6-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SGRQ问卷各维度评分、6-MWT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急性加重次数,提高机体耐受力,改善患者的综合疾病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煜玲;马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很常见的手术,占外科手术比例很大.围手术期安全问题一直是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所关注的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围手术期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在国手术期威胁患者生命的因素很多,其中静脉血栓(veint hrombosis,VT)形成是手术后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肺梗塞,威胁病人生命.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表现,其与围手术期血栓形成关系密切[1].从全方位的角度考虑影响病人生命安全的因素,临床医生对围术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不断予以重视.为此,本研究以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全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前后对手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手术病人合理选用麻醉方法,改善围手术期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石立君;史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抗菌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促进用药合理性.方法:研究我院在抗菌类药物方面的使用方法,采取临床干预方式,对研究对象加强控制.本次研究的总量为600例,在半年时间后,评审药物使用各项目,分析控制效果.结果:在一年时间之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更佳,说明控制对药物的应用优化效果较好.结论:抗菌类药物的使用需要从使用时限、用药指征、用量、患者送检以及联合用药这几个方面加强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梁业宾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