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Kindlin-2蛋白(Kindlin-2)和转移相关基因基因-2(MTA2)的表达特征,探讨MMP-7、Kind-lin-2和MTA2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留取的蜡块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7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中MMP-7、Kindlin-2和MTA2的表达,探讨MMP-7、Kindlin-2和MTA2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关注其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MMP-7、Kindlin-2和MTA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MP-7、Kindlin-2和MTA2的表达与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MMP-7、Kindlin-2和MTA2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MP-7、Kindlin-2和MTA2高表达,三者具有协同正向作用,对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掌握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病诱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12月老年科收治的80例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病患的发病诱因以及实施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结果: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患的发病诱因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输液太多、用药不合理、劳累或者精神情绪等.经发病诱因预防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后,全部病患的心率及血压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病患,应全面掌握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病诱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同时给予有效临床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病患的心功能,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营养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营养指导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36%,总有效率及患者体内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指导对促进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与传统泪道探通冲洗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先天性鼻泪管阻塞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77眼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其中34例39眼做为试验组(行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另34例38眼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泪道探通冲洗术).结果:试验组:治愈38眼,复发2眼,92.31%,复发率为5.26%;对照组:治愈35眼,复发4眼,总治愈率为81.58%,复发率为11.43%.结论:改良的加压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有其突出的优点.
作者:江灵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利用乌司他丁治疗2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患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25例,均利用药物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一周、二周、三周后的治疗效果和血尿淀粉酶含量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运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疗效显著,但是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其血尿淀粉酶浓度含量变化不大.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并且可以缩短血尿淀粉酶恢复所需的时间,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邰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女生痛经多为原炭性,治疗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简称理疗)和止痛药物对症治疗,通过对50例理疗治疗和50例单纯止痛药物治疗的痛经案例比较,发现理疗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作用机理,电磁板直接照射疼痛部位和穴位,通过经络调节和局部调节,改善病位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作用.与药物相比,减少了药物通过胃肠吸收,全身分布的大循环的环节,所以收效快、疗程短.
作者:潘慧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护理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对一定数量的,具有不同病症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后,大部分精神病患者能够形成对自己疾病的正确认识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结论:正确的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加速其康复的进程.
作者:郭亚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甲亢复发率、术后出血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治疗组患者甲亢复发率(0.00%)、术后出血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27%、4.55%),但治疗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率(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3.1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且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金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药物再灌注治疗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进行药物溶栓再灌注治疗,治疗组患者早期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给药治疗.比较两组再灌注后2h、24h QT间期离散度及24h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结果:①溶栓2h、24h后,两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30例,为78.9%;治疗组患者发生22例,为57.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可以减小QT间期离散度,起到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张孟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宣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进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手术后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焦虑恐惧状况都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能有效缩短手术进行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焦虑恐惧心理,可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值得推广.
作者:白蓉;薛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的6月份到2012年的12月份收治的70名患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临床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回顾,并分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顺利完成的病例数上明显比较多,中转开腹率比较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来治疗急性的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小儿急性鼻炎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选择西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年龄1-5岁急性鼻炎患者500例,按照拔罐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拔罐组238人,均采用大椎穴、双肺俞进行穴位拔罐;药物组262人,均采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结果:较药物疗法平均缩短病程1.77天.结论:本方法疗程短、简便、实用、有效,小儿易于接受,且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及幼儿喂药困难等.
作者:宋美晶;马红梅;吴苏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反搏泵对急性心肌梗死护着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术后心理护理,穿刺处的护理及拔管前后的护理.结果:1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主动脉反搏泵(IABP)治疗,10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IABP范围的不断扩大,护士应熟练掌握IABP的工作原理,做好各种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旭丽;马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不同途径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4月对收治的253例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观察各早期肠内营养途径的开始时间、达到肠内营养目标点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达到营养目标点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营养途径患者开始时间及到营养目标点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途径,给患者提供所需营养物质,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翠冰;赵泳谊;欧俏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4例,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保守治疗7天内,症状有所缓解,64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痊愈;治愈的时间:第1周内治愈为14例,第2周内治愈16例,第3周内治愈20例,第4周治愈14例,平均的治愈时间为15.0天.结论:对于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海生;杨志红;王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临床原因.方法:将2012我院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30例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作为探究依据.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导致耳鼻喉术中突发昏厥的原因很多,主要为精神紧张伴药物影响者10例,体质虚弱者6例,空腹致低血糖休克性昏厥者6例,镇痛药或麻醉使用不当8例.结论:术前要与接受耳鼻喉手术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术中密切注意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总结引发突发性昏厥的原因,有利于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突发性昏厥的发生率.
作者:陈德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补液与胰岛素治疗后,实施生命体征监测、预防感染、心理与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54例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有效控制了血糖,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孟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社区收治的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依从性进行对比,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75.00% (P<0.05).结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生活质量明显的提高.
作者:秦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用于治疗严重肝脏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6例外伤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早期完整手术,其余19例行损伤控制性分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损伤控制性分期手术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早期完整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分期手术原则用于严重肝脏外伤患者的救治,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显著降低其死亡率,这一治疗理念值得进一步在实际应用中总结推广.
作者:蒋武;何应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前由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新的技术、新的测定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检验,这既给临床检验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对怎样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进行了论述.
作者:美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