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中西结合疗法分析观察

李学农

关键词:小儿喉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
摘要:患儿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患儿出现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部分患儿突然发病,失音或嘶哑严重;重症会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治疗上在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服用中药汤剂,具有清肺热、泻肺气平喘、润肺化痰、开音润燥之疗效.加之地塞米松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雾化,使患儿缓解症状,改善缺氧,增强疗效,控制复发,提高免疫的效果.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英语中定语从句的汉译策略

    本文针对不同情况、借用实例说明译者在翻译医学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时可采取的一些策略,后得出结论:在翻译时,要视具体的语境而定、根据句子本身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

    作者:刘洋;刘超;袁甜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ib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临床反应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PV)、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DTPa)或者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同时接种后所产生的临床反应进行了探讨.方法:在每个接种阶段都将婴儿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中2月大的婴儿接种Hib+OPV疫苗、4月大的婴儿接种Hib+OPV+DTPa疫苗、6月大的婴儿接种Hib+HepB疫苗.而对照组中2月大的婴儿接种OPV疫苗、4月大的婴儿接种OPV+DTPa疫苗、6月大的婴儿接种HepB疫苗.在接种疫苗后的3天内,医务人员要严密观察婴儿的临床反应.结果:观察组不同年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为11.30%、12.78%、9.56%,对照组的则为10.87%、13.11%、10.34%.没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b疫苗与OPV或DTPa或HepB疫苗同时接种不会对婴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值得推广.

    作者:刘葆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科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探索产科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待产妇女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加以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后对比两组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等方面.结果:护理组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程度、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产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以产妇护理为中心,有利于提高产妇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程度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安全有效,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社区护理模式,其中社区护理包括有健康教育、用药护理、血压监测等.结果:本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社区干预后其血压水平得到明显下降,干预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在干预后对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用药依从性也得到提高,干预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且能够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以及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王立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蚓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蚓激酶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纳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蚓激酶注射液4万U+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小时.分别于用药前30分钟、用药后(30,60,90,180,240分钟)时立即检测凝血功能.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蚓激酶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王道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护理对策

    预防接种是阻断传染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疫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疫苗种类不断增多,接种剂次持续增加,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病例数可能有所增加.因此,做好预防接种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正确了解AEFI的定义、分类和造成因素,有助于我们有效减少或避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使预防接种工作得以安全顺利开展.

    作者:罗翠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简称LASIK)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7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眼位的变化、术后患者视力矫正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3方面对两组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术中眼位的配合、术后患者的矫正视力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翠芬;黄恩娥;林敏玲;林淑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在全麻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产科手术的麻醉,因要考虑对孕妇及胎儿的双重影响,所以对药物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全身麻醉(全麻)易造成胎儿呼吸抑制,是每一个麻醉医生为担心的问题,以往的产科全麻常或伴有插管时应激反应过强或伴有镇痛不全或术中知晓.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它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1].持续使用或重复使用不产生蓄积现象,同时瑞芬太尼在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具有优越性.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徐向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髋动力螺钉(DHS)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009年12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6例用PFNA治疗,125例用DHS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38个月,平均15.3个月.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组、DHS组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组的优良率优于DHS组.结论:两者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都是治疗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好方法,PFNA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更有优势.

    作者:吴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如何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水平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提高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对做好我国计划生育和人口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具体状况和现存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提升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水平的思考和建议,旨在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不断促进我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发展.

    作者:夏行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科医生团队对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分析全科医生团队对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医院所服务的20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于102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抗高血压药物而不进行其它任何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102例干预组患者积极采用防治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如饮食、吸烟、不良生活习惯、锻炼身体,健康教育等,比较上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高血压新发情况以及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积极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社区为中心,积极建立以全科医生团队为中心的,高血压疾病的综合治疗干预,是进行疾病治疗、控制、预防的有效措施,干预效果明显,对于疾病的控制预防,提升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伟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上接受牙周炎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检查,比较没有接受维护治疗和接受过维护治疗患者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从而得出自己结论.结果:在牙周炎的治疗过程中实施后期维护治疗是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德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绝经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激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绝经期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来曲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达英-35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2.5%,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INS、Homa IR、AUCG值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绝经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激素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更好.

    作者:卢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1例衣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①21例患儿均行X线胸片检查,17例行胸部CT扫描;②21例患儿初诊症状均以无热性呼吸道表现为主,有5例逐渐伴有发热;③21例患儿血清学衣原体抗体检查均呈阳性,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增高19例,结节影大小、分布、密度不均,胸膜下结节影12例,融合结节11例;④两肺过度充气19例,合并实质浸2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厚16例,磨玻璃影9例.结论:新生儿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热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双肺过度充气与弥漫网织颗粒影为主,临床与影像学结合有利于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

    作者:李华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OPD稳定期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在规范化治疗与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40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10~12个月的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年住院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大大提高,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发展进程,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刘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片剂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片剂生产的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其质量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的片剂生产工作作为对象,采用问题剖析方法及经验总结法,对2011年片剂生产中各类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诱发原因,在2012年对生产工艺进行相应改进,观察问题解决情况.结果:2011年生产工作中,片剂含量不均问题15次,片剂溶出超限问题20次,片剂有花斑出现问题11次,经改善,2012年含量不均问题为3次,溶出超限问题为5次,花斑问题为1次,比之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片剂生产中,含量不均、溶出超限及表面花斑现象为几类常见问题,经过改进生产工艺,这些问题明显减少.

    作者:贾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产房降低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产科产房质量管理-降低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采用PDCA循环管理产房质量,比较我院2011年和2012年的产后两小时内出血率.结果:2012年的产房产后两小时内出血率明显下降,与2011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了产房护理质量,保证了母婴安全.结论:PDCA循环用于产科质量管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鲍利娜;黄莉;蔡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眼科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70例11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前、术后的护理,70例患者均能配合手术,术程顺利,随访6~9个月,112眼中治愈108眼,复发4眼,效果理想.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经过术前、术后的临床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聂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采用个性化系统护理的干预组患者显效率有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达53.95%和96.05%,而无效率明显降低,仅为3.95%,差异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采用个性化系统护理的干预组患者依从性佳、自觉服药比率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88.16%和96.05%,而被动服药和未服药比率明显下降,仅为2.63%和1.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护理干预能够在有效提高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作者:潘正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脑电图分析及应用价值

    目的:考察脑电图在老年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间接诊的50例AD患者以及50例健康老年人,观察AD患者脑电图表现与正常人之间的区别;并对其脑电图显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组脑电图异常比例达86.0%,其中轻、中和重度比例分别为46.0%、20.0%和18.0%;健康组电脑图异常比例为16.0%,其中轻度和中度分别为14.0%和2.0%.结论: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知,老年性痴呆的脑电图异常表现明显;因此脑电图检查对于老年性痴呆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尹桂珍;陶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