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电话医院在护理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盛金凤;刘晓军

关键词:电话医院, 护理服务, 病人需求
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在护理服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收集电话医院的咨询病人,了解病人的需求.结果病人愿意利用电话医院这种方式满足对健康的需求.结论电话医院能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品质,为病人提供超值服务.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镇静止痛药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持续应用镇静止痛药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接受常规的心肌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吗啡0.1 mg/kg静脉注射,同时予将杜冷丁50 mg+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N.S.至50 ml,持续微泵注入4~5 ml/h,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速度,使患者进入嗜睡状态(能被唤醒并简单对答)并维持病人嗜睡状态48 h.对照组按需单次静注吗啡0.1 mg/kg,并以舒乐安定2 mg t.i.d.口服.观察用药前后48 h内心率、心绞痛、心梗延展、频发室早及平均住院日和死亡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心率、心绞痛、心梗延展、室早发生率的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但对血压、死亡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早期持续应用镇静止痛药对抢救AMI有积极意义.

    作者:卢月珍;王华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1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腺与重症肌无力有密切关系,约10%~45%胸腺瘤患者并发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中8%~20%合并胸腺瘤.因此运用手术的方法切除胸腺及胸骨后脂肪、淋巴组织来治疗重症肌无力,行而有效[1].我院胸外科于2004年6月成功为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了胸腺切除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俊梅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碳酸利多卡因表皮湿敷对小儿静脉穿刺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表皮湿敷对小儿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对我科2003年4~10月收治的5~10岁住院的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采取双盲随机分组:实验组(碳酸利多卡因)、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自身对照组,共137人次,观察碳酸利多卡因药液和生理盐水湿敷后的局部镇痛效果.结果碳酸利多卡因药液手背湿敷麻醉无痛率达84.4%,生理盐水湿敷无痛率30.1%.碳酸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湿敷自身对照组无痛率分别为78%和18.4%.二者之间的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药液局部湿敷镇痛效果好,无任何副作用,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能安全、有效、方便实施治疗过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诸荣妹;夏培南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医嘱传递的环节及护理差错发生的机会;使药品管理更严谨、更合理;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减少了医、护患纠纷.影响信息化进程的因素包括一定要选择优秀的软件系统;要全员参与,领导重视;人员培训是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增强医务工作者的法律意识.

    作者:董建;王玲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总结自1993年以来置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176例的护理体会.结果176例病人有5例并发症,发生率2.84%,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除建立训练有素的技术班子,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观察,以及详细准确的健康指导,可避免和减少感染、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秀荣;王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双氧水用于气管内套管消毒的研究

    目的探讨传统煮沸法和3%双氧水浸泡法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效果观察.方法3%双氧水浸泡消毒气管内套管为实验组,煮沸消毒法对照组,消毒后采样送细菌培养.结果两种消毒方法效果相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认为3%双氧水溶液浸泡消毒法具有快捷、方便的优点,较煮沸法在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中更为实用.

    作者:潘爱红;艾皖萍;李鹏;丁永翠;李业桂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压缩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小儿肺炎多数由病毒、细菌引起,近几年来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其中干扰素被认为较有效的广谱抗病毒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已于2000~2002年采用PARI,BOY,N,038系列压缩雾化吸入机吸入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1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置入自膨式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护理措施

    目的总结治疗与护理恶性食管狭窄应用自膨式支架的效果.方法对36例恶性食管狭窄病人行自膨式支架置入.结果36例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5例可进行正常饮食,1例进半流质饮食.结论自膨式支架的置入为失去手术机会及术后管腔狭窄的病人撑开了食管狭窄段,缓解了吞咽困难,增强了营养摄入,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石春荣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一次性灌肠器在肛管排气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肛管排气需用肛管、玻璃接管、橡胶管、玻璃瓶、瓶口系带等,复杂且不方便.于2003年9月,应用一次性灌肠器(见图1)用于肛管排气.临床应用2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志学;王秀云;王月云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护理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管理初探

    目的探索职业生涯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教育,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方法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根据职业生涯管理的特点,分析医院内外环境对护理从业人员的影响,探讨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管理,适应人们追求成功、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把组织发展的目标与个人的追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明;丁平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急性胰腺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善急性胰腺炎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的措施.方法将30例急性胰腺炎术后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5)于术后2 d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n=15)于术后7 d行相对早期肠内营养,比较2组在周围静脉营养基础上行早期肠内营养后的疗效、相关并发症、营养液费用.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比较示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时机为术后5~7 d,肠内肠外营养能量比为1/3:2/3,2组营养液及装置日平均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是维持能量平衡的佳治疗措施,可避免由中心静脉补充营养途径,有效降低导管感染率和营养相关并发症.

    作者:侯梅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保持静脉通路开放的护理

    确保静脉通路开放,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必须做好的一项护理工作.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全身小血管受损伤为基本病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危重型出血热常因皮肤出血淤斑,血压下降休克、血管塌陷等因素,造成开放静脉通路困难,继而影响病人抢救给药.近年来,我院共收治了26例FHE病人,其中危重型出血热病人6例,没有1例因静脉通路开放不及时,影响抢救工作.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胡秀凤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如何撰写护理科研论文的英文摘要

    在护理专业文集中,特别是外文期刊和我国主要的护理杂志中,很多护理科研论文的正文之前都有一段英文摘要,即abstract,其目的是能够使全世界各地的护理同行快速浏览护理领域中某个方面的新发展动态,使读者快速了解该论文的主要内容并确定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详细地阅读全文;另外还可以使护理专业权威人士迅速对文章做出学术评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明确规定: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包括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无论其文种如何,都必须附以短而精的英文摘要.国际标准ISO-214对英文摘要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写好论文的英文摘要对于促进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越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前矢状入路手术治疗无肛前庭瘘的护理

    无肛前庭瘘是女孩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1],往往术后效果不满意易造成大便失禁,对患儿今后的心理、生理发育和社会交往能力造成严重损害[2].自1997年7月以来,我科经矢状入路手术治疗无肛前庭瘘47例,通过配合医生进行有效地术前、术后护理,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红;云桂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垂体瘤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收集1986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我科166 7例垂体瘤手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结果尿崩症发生率为18.4%,低钠血症3.3%,视力恶化1.3%,垂体功能低下1.5%,中枢神经损伤1.0%,眼肌麻痹0.9%,脑脊液鼻漏10.7%,颈动脉损伤0.6%,鼻衄0.6%,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0.3%,残瘤出血/肿胀0.3%,死亡率0.6%.结论垂体瘤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阿兰;刘宗琼;葛爱莉;张伟;王珊珊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朱砂轻粉治疗肛瘘的疗效观察

    肛管或直肠下端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瘘管称为肛瘘.临床上治疗多以挂线方法和肛瘘切除术,创伤大、疗程长.我们在实践中研究用中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淑萍;陈诗堂;丛英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缩宫素与利多卡因合用减轻肌内注射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减轻肌内注射缩宫素疼痛的方法.方法将子宫收缩不良引起阴道出血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在肌肉注射前用2%利多卡因0.25 ml与缩宫素2 ml(20 U)混合使用进行肌内注射.对照组43例按传统方法抽吸缩宫素2 ml行肌内注射,由固定护士操作,采用视觉模拟尺评分法(VRS法),评价肌注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及药物疗效.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率1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药物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缩宫素与0.25%利多卡因合用能消除患者肌内注射的疼痛,且不影响药物的疗效,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黄紫霞;黄丽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蝶骨嵴内1/3脑膜瘤术后下丘脑损伤的护理

    目的蝶骨嵴内1/3脑膜瘤患者术后易出现下丘脑损伤,护理中加强病情的观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对患者的康复的探讨.方法本文对18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术后下丘脑损伤的护理.结果认识到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首先掌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根据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症状采取预防性及对症护理措施.结论加强病情的观察是护理下丘脑损伤的关键.

    作者:霍晓鹏;马玉芬;史晓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应用弹力绷带固定儿科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探讨为减少小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因固定不妥而致保留时间短,造成反复穿刺所形成的痛苦及血管损伤的次数和护士工作量,应用比较安全稳妥,经济的弹力绷带固定法.方法将3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传统3 M胶布固定法及弹力绷带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普通3 M胶布固定法固定浅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为平均56.64 h,花费成本5.8元,而弹力绷带固定法保留留置针时间为平均107.28 h,花费成本仅3.4~3.9元.结论弹力绷带在小儿科固定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固定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胶布,留置时间长,无副作用,而且经济实惠,取材及操作方法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如珍;唐红装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评价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对2000年以来入我院ICU的13例ARF(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人进行CBP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管通路的护理、抗凝方法的选用、液体平衡的管理、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方法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9例患者经CBP治疗24小时后,生命指征平稳,BUN、Scr下降(P<0.05),CO2CP正常,87~240小时后进入多尿期;4例患者死于严重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治疗过程中无持续低血压和低体温等并发症.结论对重症ARF的患者应用CBP治疗,血液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有利于营养支持及清除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改善重症ARF惠者的预后;正确的护理方法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艳玲;刘恩波;牛效清 刊期: 2005年第14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