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陈素兰;付磊;陈丽媛;张菊红

关键词:手术室, 质量, 控制体系
摘要:目的以全面质量管理(TQM)和ISO9000族质量标准认证为理论基础,探索建立和完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人员组织体系和标准文件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实施标准,规范各项护理服务行为,记录护理过程和评价护理效果.方法以手术室质量管理小组为主,有计划地对全科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知识的业务学习,在完成服务活动中形成各种记录,并定期予以汇总.各监控小组实时记录护理活动的考核情况,每周将数据汇总至管理组后,一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结果通过我科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从2003年运行起护理部考核分值、服务质量(患者与服务科室)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科室凝聚力增强,也为每一名护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结论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和文件体系的建立是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前提,标准的实施和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通过体系的建立与运用,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穿琥宁与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配伍禁忌的报告

    目的观察穿琥宁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衔接滴入时是否有配伍禁忌.方法将已溶解的穿琥宁与氟喹诺类药物的注射液注入同一支试管,观察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穿琥宁与诺佳注射液、九福星注射液发生混浊、絮状物或小结晶颗粒,穿琥宁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奇敌配伍未出现外观改变.结论穿琥宁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混合时性状不稳定,因此,临床在应用穿琥宁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两种药物衔接滴入.

    作者:辛季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急性胰腺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善急性胰腺炎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的措施.方法将30例急性胰腺炎术后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5)于术后2 d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n=15)于术后7 d行相对早期肠内营养,比较2组在周围静脉营养基础上行早期肠内营养后的疗效、相关并发症、营养液费用.结果观察组营养指标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比较示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时机为术后5~7 d,肠内肠外营养能量比为1/3:2/3,2组营养液及装置日平均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是维持能量平衡的佳治疗措施,可避免由中心静脉补充营养途径,有效降低导管感染率和营养相关并发症.

    作者:侯梅萍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ICU专科护士培训临床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探讨

    目的探讨ICU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临床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方法在临床教学活动中临床教师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评价能力、沟通能力行为及个性特征行为.结果通过实施有效教学行为提高了专业水平,提升了临床教学能力,加强了沟通与合作.结论临床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应用是培养高水准ICU专科护士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硕;王欣然;韩斌如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置入自膨式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护理措施

    目的总结治疗与护理恶性食管狭窄应用自膨式支架的效果.方法对36例恶性食管狭窄病人行自膨式支架置入.结果36例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5例可进行正常饮食,1例进半流质饮食.结论自膨式支架的置入为失去手术机会及术后管腔狭窄的病人撑开了食管狭窄段,缓解了吞咽困难,增强了营养摄入,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石春荣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双黄连粉针剂外敷治疗压疮的效果与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双黄连粉剂外敷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方法将31例压疮患者按照年龄、创面情况相当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用药前均按常规消毒疮面,加用红外线烤灯照射,观察组取双黄连粉针末涂抹疮口,盖上无菌纱布.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湿敷方法.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使用双黄连粉外敷治疗压疮可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效果优于使用庆大霉素湿敷.

    作者:陈梦慈;陈娴卿;赖佩斐;吴爱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保持静脉通路开放的护理

    确保静脉通路开放,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必须做好的一项护理工作.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全身小血管受损伤为基本病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危重型出血热常因皮肤出血淤斑,血压下降休克、血管塌陷等因素,造成开放静脉通路困难,继而影响病人抢救给药.近年来,我院共收治了26例FHE病人,其中危重型出血热病人6例,没有1例因静脉通路开放不及时,影响抢救工作.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胡秀凤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应用弹力绷带固定儿科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探讨为减少小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因固定不妥而致保留时间短,造成反复穿刺所形成的痛苦及血管损伤的次数和护士工作量,应用比较安全稳妥,经济的弹力绷带固定法.方法将3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传统3 M胶布固定法及弹力绷带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普通3 M胶布固定法固定浅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为平均56.64 h,花费成本5.8元,而弹力绷带固定法保留留置针时间为平均107.28 h,花费成本仅3.4~3.9元.结论弹力绷带在小儿科固定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固定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胶布,留置时间长,无副作用,而且经济实惠,取材及操作方法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如珍;唐红装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碳酸利多卡因表皮湿敷对小儿静脉穿刺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表皮湿敷对小儿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对我科2003年4~10月收治的5~10岁住院的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采取双盲随机分组:实验组(碳酸利多卡因)、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自身对照组,共137人次,观察碳酸利多卡因药液和生理盐水湿敷后的局部镇痛效果.结果碳酸利多卡因药液手背湿敷麻醉无痛率达84.4%,生理盐水湿敷无痛率30.1%.碳酸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湿敷自身对照组无痛率分别为78%和18.4%.二者之间的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药液局部湿敷镇痛效果好,无任何副作用,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能安全、有效、方便实施治疗过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诸荣妹;夏培南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不同级别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SCL-90测试结果及分析

    目的了解三、二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况及两级医院之间护士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个体测试,以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确定为阳性人数,在同级医院中和不同级医院之间中进行阳性与阴性人数的差异性比较,以及在不同级医院之间进行年龄、学历、职称组间阳性与阴性情况的比较.结果在同级医院中和不同级医院之间护士的心理障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年龄、学历、职称的组间比较中,三级医院30~39岁与二级医院同年龄段组、二级医院的中专与三级医院的同学历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二级医院急诊科护士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但不同级别医院之间没有差异;三级医院的30~39岁年龄段和二级医院的中专学历组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作者:韩永菊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225例耳鸣患者的康复训练与研究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康复指导的方法.方法将225例长期主观耳鸣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117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采用长期坚持不全掩蔽、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和心理咨询等康复训练,并且使用有声材料如耳鸣掩蔽器、助听器、音乐光盘、收音机、磁带等以协助达到对耳鸣适应和习惯的目的.对照组108例不给予任何指导,在治疗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种康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117例患者中2个月适应率为17.09%、6个月适应率为82.05%、12个月适应率为88.03%.对照组108例患者2个月适应率为2.78%、6个月适应率为26.85%、12个月适应率为41.67%.两组分别在2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鸣患者的不全掩蔽、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和心理咨询等训练方法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周颖;晏继梅;王洪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21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1例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21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经护理干预,有效18例,无效3例.结论护理干预在结肠黑变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使患者在轻松愉快中得到治疗,并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了解.

    作者:谢映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压缩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小儿肺炎多数由病毒、细菌引起,近几年来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其中干扰素被认为较有效的广谱抗病毒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已于2000~2002年采用PARI,BOY,N,038系列压缩雾化吸入机吸入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1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选用腹腔镜配合完成全膀胱切除术.结果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术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要确保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成功,充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涛;韩冬梅;赵甲宇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如何撰写护理科研论文的英文摘要

    在护理专业文集中,特别是外文期刊和我国主要的护理杂志中,很多护理科研论文的正文之前都有一段英文摘要,即abstract,其目的是能够使全世界各地的护理同行快速浏览护理领域中某个方面的新发展动态,使读者快速了解该论文的主要内容并确定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详细地阅读全文;另外还可以使护理专业权威人士迅速对文章做出学术评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明确规定: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包括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无论其文种如何,都必须附以短而精的英文摘要.国际标准ISO-214对英文摘要规定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写好论文的英文摘要对于促进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越美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垂体瘤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收集1986年1月~2004年12月收住我科166 7例垂体瘤手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结果尿崩症发生率为18.4%,低钠血症3.3%,视力恶化1.3%,垂体功能低下1.5%,中枢神经损伤1.0%,眼肌麻痹0.9%,脑脊液鼻漏10.7%,颈动脉损伤0.6%,鼻衄0.6%,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0.3%,残瘤出血/肿胀0.3%,死亡率0.6%.结论垂体瘤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阿兰;刘宗琼;葛爱莉;张伟;王珊珊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输液器的调速器远离过滤器对提高静脉穿刺回血率的探讨

    目的针对输液器上调速器远离过滤器对静脉穿刺时回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静脉穿刺时采用了移动调速器远离过滤器,对照组采用了调速器紧靠过滤器进行穿刺,每组50例.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时回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移动调速器远离过滤器,可提高静脉穿刺时的回血率.

    作者:郭艳丽;孙大雨;刘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护理

    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胃肠动力功能低下,加之在病理状态下,如窒息、酸中毒、严重感染等导致胃肠粘膜缺血缺氧,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上极易出现拒奶、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困难,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我科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紊乱,同时给予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青梅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护理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管理初探

    目的探索职业生涯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教育,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方法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根据职业生涯管理的特点,分析医院内外环境对护理从业人员的影响,探讨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管理,适应人们追求成功、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把组织发展的目标与个人的追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明;丁平英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昏迷病人吸痰法的探讨

    目的为有效清除昏迷病人气道分泌物,减少反复插管引起的气道损伤.方法将67例Glasgow 7级以下的昏迷病人进行常规法和呛咳刺激法吸痰,常规组取平卧位或平卧头侧位,从口或鼻插入吸痰管,吸除气道分泌物.呛咳刺激法吸痰作用于在充分左,右侧卧位拍背以后,取平卧头后仰位,先用生理盐水20~30 ml,从臼齿处注入口腔,使其流向舌根部,再从鼻插入吸痰管,感到有阻力时轻旋痰管引起病人呛咳,趁其呛咳时将吸痰管推入气道深处到25~28 cm,负压吸引并缓慢向外拔出,吸除气道分泌物时间不可超过15秒.将两种方法吸出痰量,痰液性状和一次插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吸痰方法在一次插管成功率,吸出痰量和痰液性状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呛咳刺激吸痰法吸出痰量多(大于5 ml占85%),而粘稠且一次插管成功率高达97%.结论呛咳刺激吸痰法能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有利于吸出昏迷病人气道深部痰液,防止气道阻塞,对控制感染和改善通气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桂芳;黄考福 刊期: 2005年第14期

  • 应用变革理论指导护士进行护理科研活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21世纪人们对护理的需求将有巨大的改变和提高[1],这将要求护士队伍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从1999年起北医卫校停止了多年的中专教育[2],与突飞猛进的医学发展相适应,护理学科必需造就一批在临床中能胜任各种角色职能的护理人才:他们是在临床中能为病人服务的出色的护理专家;能为病人提供保健知识做健康指导的教育者;能够管理病人环境及日常生活做病人的代言人的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临床中的各种问题并将其做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我国护理科学研究起步晚,起点低,加之选题局限,前瞻性研究少,这种状况已越来越无法适应21世纪护理专业面临的新挑战[3].

    作者:杨苏华;张丽丽 刊期: 2005年第14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