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目的:本文将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高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各类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进行β2-MG、CA153、AFP、CA125、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β2-MG、CA153、AFP、CA125、CEA、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高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肝癌,其次为胰腺癌、肺癌以及胃癌患者,且六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阳性率.结论:对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尤其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阳性率,相较于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更具有准确性,提高患者病情确诊率,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惠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地榆汤加减配合消痔散外敷治孕中后期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孕中后期内痔出血患者6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地榆汤加减配合消痔散外敷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近期治愈20例,占66.7%;有效8例,占26.6%;无效2例,占6.7%.对照组:近期治愈8例,占26.7%;有效12例,占40%;无效4例,占13.3%.结论:自拟地榆汤加减配合消痔散外敷治孕中后期内痔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杜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68名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纳洛酮静脉注射给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23.5%,有效率为35.3%,总有效率达到58.8%,治疗组显效率为41.2%,有效率为50.0%,总有效率达到91.2%,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高治;应纪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2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结局、恢复情况、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以了解采取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2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共24例通过本院科学的、人性化的临床护理而获得症状缓解,并均已出院.2例患者因为病情过重而死亡,死亡率为7.7%.患者预后情况良好,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满意率可达88.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疾病,对于患者的抢救讲究争分夺秒,而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娴熟的技巧、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人性化的关怀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志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观察组肩部疼痛、呕吐、胆漏、切口渗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测对象230例,分别采用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进行检查,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经尿液分析法检查,阳性167例,阴性63例,假阴性率为4.35%,假阳性率为0.87%;经显微镜手工法检查,阳性134例,阴性96例,假阴性率为18.26%,假阳性率为8.26%.可见显微镜手工法检查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均明显低于经尿液分析法检查,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查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不可缺少的分析方法,临床上要充分利用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的优势,相互补充,降低误诊发生.
作者:巴哈尔古丽·卡依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抽取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血压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哮喘反复发作患儿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8例(吸入性激素治疗)和对照组80例(传统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82/88),对照组为80%(64/80),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激素治疗小儿哮喘反复发作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少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由于近年来意外伤害和急性疾病突发的案例不断增多,与之相对应的医疗措施急救医学发展迅猛,急救作为与时间赛跑的一项工作,对于临床实践和生命救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真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在卵巢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讨论.方法:以某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的1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护理人员会对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就并发症的发生问题对患者进行1~10个月不等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还是在术后通气、住院、疼痛消失时间方面,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术后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迅速痊愈,应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音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例,为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医学建议,为临床提供些许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前来检查微量元素的学龄前儿童100例,采用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全血中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包括锌、镁、钙、铁、铜等,对其中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收集所有学龄前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接受研究的100例学龄前儿童中主要缺乏的微量元素是铁、锌、钙,所占比例分别为40%、34%、18%;不同性别的情况下的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存在着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龄前儿童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明显好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全血中的微量元素普遍存在着缺乏的情况,其中主要见于铁、锌和钙,我们应该把补充微量元素的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学龄前儿童上.
作者:朱启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探究可吸收缝合线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手术的3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181例,采用常规缝合线进行缝合;实验组181例,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感染情况及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减少,实验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发热情况,没有感染情况出现,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可吸收缝合线有比较好的体外降解作用,在妇产科术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妇产科手术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敖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由于乙肝和丙肝病毒均可通过不洁注射、血液或输血制品等相同的方式传播,两者重叠感染较为常见.不少难治性乙型肝炎患者往往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已被认为是诱发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的水平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患者,IL6可能为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较单纯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是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作为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旺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颈源性眩晕是指因颈项部病变导致的以头晕、恶心、呕吐为主的一类病证,1926年Barre首先提出颈椎病变可引起眩晕,1956年Grar报告颈椎病、肌肉韧带损伤可引起眩晕.我国于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上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认为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可以出现颈源性眩晕.多数医家认为,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盘病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项部的神经和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为此病.近年来,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对颈源性眩晕有着较好的疗效,综观近年来其临床疗效观察的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殷雯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新泰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患病率及治疗率与控制率的调查研究,了解关于该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新泰市区的10个社区内随机抽取300例居民并进行糖尿病的相关调查.结果:糖尿病的知晓率为55.3%,患病率为13.7%,治疗率为43.2%,控制率则为7.9%.经统计可知,体重指数,胸腹围,是否患有高血压,每天平均进食用淀粉的量及是否具有糖尿病家族史是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且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故需加强相关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综合干预及治理,以便于改善患者的现状.
作者:宁宝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和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种免疫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胎儿、新生儿溶血,是胎儿和早期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原因.近30 多年以来,对此类溶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临床中主要运用中西药物治疗.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踝臂指数测量分析下肢动脉病与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之间接收诊治的3680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踝臂指数测量,计算肌酐清除率,下肢动脉病患者踝臂指数不大于0.9,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60ml·min-1·1.73m-2,分析踝臂指数异常与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68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1574例(42.8%)患者肾功能不全,1285例(34.9%)患者是下肢动脉病,踝臂指数与肌酐清除率呈现正相关,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病的几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结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下肢动脉病与肾功能不全、踝臂指数与肌酐清除率均呈正相关关系,踝臂指数可作为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测量.
作者:欧光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们检验科应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提高检验队伍素质,在职工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围绕我院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提高社区对本病的认识及防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筛查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65例患者病情及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结果:61例患者跟踪观察血压及临床症状有效改善,3例转诊,1例失去随访.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经过早期预防及积极治疗,孕妇和胎儿多能保证健康安全,但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将危及母婴的生命,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朱彦葳;张莹;李金玉;栾卫红;黄淑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用药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本着患者自愿知情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奥曲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垂体后叶素治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奥曲肽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也比垂体后叶素治疗组患者少.结论: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跟垂体后叶素比较,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热汗古力·克热木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