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高治;应纪祥

关键词: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68名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纳洛酮静脉注射给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23.5%,有效率为35.3%,总有效率达到58.8%,治疗组显效率为41.2%,有效率为50.0%,总有效率达到91.2%,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11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手术当中,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并且术中对患者组织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快速,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是比较理想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

    作者:哈斯也提·木沙;吐尔逊阿衣·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对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0例存在窦性心律震荡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间的心率震荡(HRT)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等情况,进而对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O、TS结果比较,观察组的TO值显著升高.TS显著降低,两组患者的TO、TS值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的TO和TS结果比较上,死亡组TO显著升高,TS显著降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的减弱或消失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预测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通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中医疗法临床分析

    选取妇科门诊经确诊的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160例,探讨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唐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配合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思路.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待干预后第6周末,向两组患者发放抑郁测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当天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待干预后第6周末,研究组SDS评分为(53.17±5.02)分,对照组为(60.38±4.86)分,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而言,采取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是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案,临床疗效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BPH患者血小板活化CD62P、CD41+CD11b的表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冠心病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两种疾病,二者相互联系和影响.研究发现有无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显著.本文通过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小板活化CD62p、血小板与白细胞黏附CD41+CD11b的表达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BPH患者BPH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金富国;张莹;陈海风;于虹;付鑫;于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选择钢板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选择钢板的具体作用,观察其总体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锁定钢板固定)和对照组(普通钢板固定)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69%,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单小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有效的急救与治疗护理.结果:经过有效治疗与精心护理后,本组患者中,9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轻残、2例患者中残.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及时的急救与护理,严密观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全面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杨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Spivak氏胃造口术6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疾病及肿瘤逐渐成为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胃癌病人也逐渐增多,胃癌早中期病人多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多用保守治疗,而我院对晚期胃癌病人采用Spivak氏胃造口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平安;苑鹏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肺栓塞(PE)是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较少见.我科于2013年1月11日收入院一孕妇行剖宫产术后并发肺栓塞,抢救成功,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膝关节疼痛2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探讨膝关节疼痛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患者疾病的种类以及疼痛类型,以及针对患者疾病的类型等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在全身性疾病中,以痛风和类风湿疾病导致膝关节疼痛较为常见,其次是滑膜软骨瘤和结核;而在膝关节疾病分类中,以创伤性关节炎和感染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疼痛病例较多,其次是感染性关节炎.而在膝关节外疾病中,以腰部疾病导致的膝关节疼痛较髋部疾病患者多.膝关节疼痛的类型多的时刺痛,其次是痉挛性扯痛,肿痛,接着是撕裂痛,锐痛,触痛,后是跳痛.268例膝关节疼痛患者中有41例(15.3%)患者痊愈,膝关节没有出现疼痛感;有206例(76.9%)患者在治疗后情况有好转,膝关节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有21例(7.8%)患者在治疗后没有显著改善,治疗无效.本文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2%.结论:全面了解膝关节症状以及对膝关节疼痛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丰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方法: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麻醉方法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所有患者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作者:白香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老年手术患者逐渐增多,对老年人手术后的护理的需求和要求也相应增加.为此,需要更新、更专业、更全面的护理措施得以完善.对老年患者术后常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旨在延长老年患者的寿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姚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肺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发现及研究现状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出了吸烟,额外的危险因素参与其中.肺癌的研究小组在世界各地寻找存在于肺癌中的HPV基因组,其从0%变化到100%的检出率,取决于所采用技术手段和所用的引物组.肺癌病例研究中,22%检出HPV DNA,主要在鳞状细胞癌,经常发现的致癌性HPV16型和HPV18型.严格来说,HPV DNA的检测是不足够单独确认的病毒在这个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因为HPV导致肺癌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其阳性病例的肺癌细胞株的建立对于研究病毒转录过程和扩大我对于其致癌过程的理解将是一个有价值的模型.

    作者:陆兴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学之初探

    药学专业师应掌握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药学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培养能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医药经营及管理、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师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作者:梅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味苍耳子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具有祛风散寒,散邪通窍功效的加味苍耳子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加味苍耳子散为基础方结合辩证加减治疗慢性鼻炎100例.结果:加味苍耳子散对77例不兼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2%.结论:加味苍耳子散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郑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品拆零销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并分析我国药品拆零销售的必要性、存在现状以及在拆零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根据药品本身特性以及外部贮存环境等方面来评估药品拆零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药品拆零销售过程中由于改变了原包装的环境,往往会存在一些质量上的问题,所以务必采取规范化的药品拆零销售管理方法来大限度的减小药品销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论:政府相关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生产经营商需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药品拆零销售的规范化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定期检查,防止药品质量出现问题,降低药品使用安全隐患,使药品拆零销售可得到长远发展.

    作者:路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磁共振成像(MRI)在肺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已经成为与心血管造影相媲美的无创性检查,本文拟就肺心病在临床诊断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阐述,以此说明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优势.

    作者:陈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观察气管插管洗胃和传统洗胃方法抢救重度口服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观察气管插管洗胃与传统洗胃两种方法抢救重度口服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重度口服中毒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洗胃抢救,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洗胃抢救,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开始抢救到胃管置管成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度口服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时,使用气管插管洗胃比传统洗胃方法,缩短胃管置管的时间,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伟慧;俞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TXB2、ROS值变化临床意义

    本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冠心病患者不同病期血浆TXB2、6-Keto-PGF1a、NO、ROS的浓度,旨在探讨这些物质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吕瑛;毛齐学;张优明;陈海风;王丽;于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讨论,以期对影响脑梗死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预防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32例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以及68例非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将诱发其的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原因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引起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合并糖尿病.结论:在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和相关医护工作者应当对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的筛查与预防,观察常见的几种引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季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