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胡启红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医护后均在正常范围内控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戒烟酒、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饮食依从率为98%,对照组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改善生活行为方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80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者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无业为多,主要使用酒精、海洛因、苯丙胺、氯胺酮等.临床表现为幻觉妄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冲动行为等.结论:精神活性物质不恰当使用或反复滥用会导致精神病性症状、戒断症状、依赖综合征和认知功能损害.经住院治疗总体疗效较好,但再次使用机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减少精神活性物质的危害.

    作者:黄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研究

    本论文通过研究临床护理路径与一般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不同效果,为临床护理护理路径的应用提供临床参考资料.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本文选取32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平常组和研究组2组,各16例.比较2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平常组.

    作者:刘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近况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当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时,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同种异体肝移植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但面临着肝源缺乏、免疫排斥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重症肝病的替代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关键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区别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应用研究进展试进行综述.

    作者:于文超;吴伟;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羟基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减轻、消失及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血液学与细胞遗传学情况,且药效更快,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周青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妇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妇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份到2012年8月份来我院妇产科住院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从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身心健康的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路径进行护理.并以产妇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95.7%,对照组满意度为86%.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能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产妇的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对产科护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作用.

    作者:张焕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的临床治疗措施和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52例,总结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措施.本组患儿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纳洛酮和氨茶碱药物联合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或鼻塞持续正压通气.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原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就越高.患儿均在接受治疗3-5天后,症状得到改善,原发呼吸暂停发作得到有效的控制,48例早产儿在肺炎治愈后出院,没有复发者;4例患儿肺炎未治愈,出院后呼吸暂停再次发作,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的治愈率为92.31%.结论:防治早产儿原发呼吸暂停应该从其出生后就开始,对早产儿进行密切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环境,降低其原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作者:王世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概况

    颈源性眩晕是指因颈项部病变导致的以头晕、恶心、呕吐为主的一类病证,1926年Barre首先提出颈椎病变可引起眩晕,1956年Grar报告颈椎病、肌肉韧带损伤可引起眩晕.我国于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上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认为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可以出现颈源性眩晕.多数医家认为,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盘病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项部的神经和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为此病.近年来,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对颈源性眩晕有着较好的疗效,综观近年来其临床疗效观察的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殷雯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中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极大的提高了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更好的帮助防治高血压疾病.

    作者:侯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本文将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高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各类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进行β2-MG、CA153、AFP、CA125、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β2-MG、CA153、AFP、CA125、CEA、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高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肝癌,其次为胰腺癌、肺癌以及胃癌患者,且六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阳性率.结论:对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尤其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阳性率,相较于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更具有准确性,提高患者病情确诊率,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惠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优35例,良7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跛行状况,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疏导法在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护中的应用

    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后备军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高尚的情操,还应该具备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由于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学业中的压力和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普遍低下,严重影响到自身性格特点的形成和健康的成长.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对心理疏导法在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护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梁振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平衡针疗法结合推拿和TDP照射治疗肩周炎64例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推拿和TDP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衡针结合推拿、TDP照射治疗肩周炎64例.结果:64例肩周炎患者治愈例,治愈率86%,有效率100%.结论:平衡针疗法结合推拿、TDP照射能明显改善或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存军;周晓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护理

    目的:探讨26例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方法:做好VSD引流前术前准备工作,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视体位护理,重视VSD引流系统性观察,保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做好患肢的观察及护理,注重心理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结果:26例经1~5次VSD治疗,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适合植皮条件.

    作者:吴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皮穿针单臂外固定架在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8年3月,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年龄68-91岁,平均76.5岁.其中70%高龄患者合并内科疾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4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老年支气管炎5例,并存两种以上疾病9例.入院后治疗内科疾病平稳后均采用经皮穿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骨折类型包括顺转子间线骨折(Evan's分型):I型2例,II型8例,III型32例,IV型10例,逆转子间线骨折2例.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确切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近一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情况(创伤性髋关节评分系统)优18例,良13例,差5例,优良率86.1%.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钉道感染,本组出现4例,均于局部加强换药后治愈.结论:高龄患者大多合并内科疾病,全身状况差,手术风险高,为防止股骨转子间骨折所带来的卧床并发症,采用经皮穿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效果好,手术风险低,创伤小,固定确切,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对伴有系统性内科疾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T和MRI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研究探析CT与MRI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收治入院8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学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观察CT、MRI影像学诊断效率.结果:与病理学活检结果相比,CT检出阳性64例,MRI检出阳性68例,与病理诊断均有一定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与MRI均能够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且MRI诊断准确率更高些,但受到医疗条件与费用限制,不如CT使用普及,因此在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分级检查.

    作者:阿依古力·热合曼;帕孜来提·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患者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外剥内扎术和PP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PH治疗痔疮疗效显著,手术操作简便,患者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黎锐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骨折后骨不连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0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3~12个月均已痊愈.结论:胫骨骨折后骨不连接的原因众多,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固定方式.

    作者:杨晓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经验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配合中药外敷脐部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80例便秘患者服用自拟中药汤剂并用中药外敷脐部,连用8周.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7例,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结论:本方案在治疗功能性便秘上有明显效果.

    作者:韩桂荣;方钱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生物领域道德难题的分析及解答

    医学生物的道德主体在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但是,在现实的职业实践过程中即使遵循这些准则也仍然会碰到难以做出决策的情况,这无疑成为医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本文将从医学生物道德难题的内涵出发,研究这些难题的成因,并且探讨解决的办法.

    作者:刘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及糖尿病状态而发生的涉及全身的急性或慢性病变,它们都是糖尿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整体病变的组成部分,病变可涉及一个脏器、也可涉及多个脏器、多个系统.这些并发症与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及控制好坏有关.通过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正规化治疗、护理,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延长了寿命.

    作者:危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