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丁弋菁

关键词:沟通, 技巧, 康复
摘要: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沟通实现.护理过程中,采用恰当的语言沟通技巧,可以实现护患间的有效沟通,在患者康复及对医院的满意度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确保患者治疗状态达到佳,促进早期康复.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65例妊高症患者的社区干预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提高社区对本病的认识及防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筛查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65例患者病情及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结果:61例患者跟踪观察血压及临床症状有效改善,3例转诊,1例失去随访.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经过早期预防及积极治疗,孕妇和胎儿多能保证健康安全,但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将危及母婴的生命,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朱彦葳;张莹;李金玉;栾卫红;黄淑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检验科岗位职责

    我们检验科应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提高检验队伍素质,在职工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围绕我院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我国是细菌耐药严重的国家之一.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特别是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有效保证医疗安全,切实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鉴于此,药师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周立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手段后的护理满意度和误吸率,分析护理干预组的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本院接收的13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主体,依据临床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常规与优质护理两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误吸率.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71%.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4.06%的护理满意度(P<0.05);常规护理组中有43例(62.32%)出现误吸,护理干预组中有8例(11.43%)出现误吸,两组误吸率差异明显(P<0.01).结论:采用护理干预管理模式在的护理满意度和预防误吸方面,都优于常规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手段在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方面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玉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稳定锁骨外侧端骨折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90例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分别行手术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加喙锁钢丝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1.5年.结果: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优良率克氏针张力带组为76.2%(16/21),张力带克氏针带喙锁间钢丝固定组为83.3%(30/36),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93.9%(31/33),因此,锁骨钩钢板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提供牢固固定,并发症少,疗效好.结论:对不稳定锁骨外侧端骨折内固定首选锁骨钩钢板,并应常规修复重建喙锁韧带.

    作者:赵辉;杨国栋;卢勇民;陈宇鹤;张秉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都经CT确诊,将它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60ml加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一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点滴,一日一次,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60例治疗组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P<0.1).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

    作者:哈斯也提·肉孜;黄彩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31例痛风性关节炎由X线诊断的临床浅析

    为提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及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回顾性就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31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资料浅析如下.

    作者:徐金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地诺前列酮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单胎头位具有引产指征的孕妇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阴道放置地诺前列酮,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宫缩素静滴,观察两组在用药后12h和24h宫颈Bishop评分、引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用药后12h和24h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上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能够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肺结核合并慢阻肺的临床治疗特点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慢阻肺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以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分别给予2RHZE/HER和3DLVE/6DLE抗痨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所有40例患者的的呼吸功能均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其中10例患者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3例无明显变化;痰涂片转阴2个月9例,3个月5例.结论:在治疗肺结核合并慢阻肺患者时,在抗炎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治疗情况给予抗痨治疗.在给药前,要先恢复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在给予药物治疗.

    作者:张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优35例,良7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跛行状况,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检验之初探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冶疗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学习,我们会了解如何鉴定人的血型,确定一个人是否贫血,肝功能是否正常怎样拍人体胸部及四肢的X线片,怎样进行CT扫描等等.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物理、化学基础.

    作者:张燕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甲减)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和健康志愿者60例,用13C呼气试验(13C.UBT)法检测HP感染情况,计算各组感染率,进行比较,并根据HP检测结果将甲减患者分为HP阳性及阴性组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甲减患者HP感染率(70%)高于正常人群感染率(30%,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甲减HP感染患者的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脂高于HP阴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HP感染率高于正常人,HP感染可能与原发性甲减发病有关.

    作者:邓晓峰;李风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先天性足内翻治疗中支具的使用

    对于新生儿期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Ponseti保守疗法已被大多数矫形外科医师所接受.即早期连续石膏同定+经皮跟腱切断术+足外展矫形支具[1].因为先天性足内翻经过石膏固定矫形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系统的观察,初的手法矫正、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的病儿,有时只能矫正一部分的足畸形,尚有一部分畸形不能矫正.因此患儿仍然要依靠足外展支具进行矫形治疗,防止复发.

    作者:段生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肺栓塞1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临床分析,总结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对发生于我院的1例术后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病情较重死亡.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肺栓塞,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活率的关键.

    作者:乔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析目前国内学校卫生管理模式及启示

    众所周知,卫生与健康教育是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生增强健康意识,拥有提高防范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由此,可以有效遏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预防各类传染疾病的发生与蔓延,意义重大.

    作者:李胜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T和MRI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研究探析CT与MRI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收治入院8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学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观察CT、MRI影像学诊断效率.结果:与病理学活检结果相比,CT检出阳性64例,MRI检出阳性68例,与病理诊断均有一定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与MRI均能够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且MRI诊断准确率更高些,但受到医疗条件与费用限制,不如CT使用普及,因此在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分级检查.

    作者:阿依古力·热合曼;帕孜来提·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职医学技术类专业职场化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探索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保障,传统的医学技术类专业实训中心与当前职业场景、职业氛围、职业内容不相吻合,校内职场化实训中心建设显得非常重要,使实训项目与工作任务对接,并从管理队伍、管理制度上加强职场化实训中心管理.

    作者:周立峰;马少华;应志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抗凝治疗、神经细胞保护及溶栓治疗,选择6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选择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可取的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任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配合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思路.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待干预后第6周末,向两组患者发放抑郁测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当天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待干预后第6周末,研究组SDS评分为(53.17±5.02)分,对照组为(60.38±4.86)分,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而言,采取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是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案,临床疗效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常用影像学技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急腹症是各临床急诊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常需要及时而准确的做出初步诊断和处理意见.影像学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周建辉;赵其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