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史晓滨;朱玉玲;李子尧;赵克义;曲宝恩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静脉输液是门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技术.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拔针时疼痛,药物刺激血管,拔针后穿刺部位的淤血,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转变服务理念,运用人文关怀的理论,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护理服务模式.舒适的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输液室环境,输液过程都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病人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方法如下:
作者:李静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院2002年9月-2004年9月间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机械通气方法救治危重呼吸衰竭患者276例,其中男性126例,女性150例,年龄大的84岁,小的6岁,皆符合呼吸机应用标准[1],①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或低于正常的1/3;②潮气量低于正常的1/3;③肺泡生理死腔量/潮气量大于60%;④肺活量少于10-15ML/KG;⑤大吸气压低于-25CMH20;⑥氧分压低于60MMHg(面罩吸氧时);⑦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5MMHg(急性呼衰时).276例抢救获得成功217例.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不容忽视,现就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敏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平均发生率约为22%,直接干扰透析的顺利进行,影响透析质量,甚至威胁透析患者的生命,是透析的相对禁忌症.如何有效防治透析中的低血压,一直是专业工作者竭力攻克的难题.1996年以来,我们通过对25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观察,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翠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外伤致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较常见,如治疗不当可导致创面及骨骼感染,功能障碍.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以来,应用腹部、前臂、小腿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36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可重建缺损部位的功能和恢复其外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包贤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2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9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其实一直围绕着每个护理人员,这些隐患只要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院门急诊护理人员岗位特殊而复杂,具体包括:各诊室的导诊护士、各治疗室的治疗护士、急诊科护士、药房护士、供应室护士等.为了解我院门急诊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我院80名门急诊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英;唐正利;张玉;荀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鼻咽纤维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生长扩张能力强,易侵及临近组织器官,瘤中除有大量纤维外,上有丰富的血管,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我科自1986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患者3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大者50岁,小者14岁.术后并发大出血者2例,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云;戚莎菲;谭亚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运用通讯工具开设电话回访及健康咨询热线,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法:患者出院前将所有的资料均作详细记录,利用电话热线提供咨询、帮助、指导等服务.结果:把整体护理拓展到社区、家庭,使患者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巩固和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作者:徐蓓蓓;吴雪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基础代谢率是人类在清醒且极端安静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能量代谢率.它对内分泌系统某些疾病具有辅助诊断意义.临床医生习惯用它来验证诊断和指导患者进行营养补充或减肥.护士在采用公式计算时,应根据病情灵活分析,把影响变量因素考虑在内.笔者自拟改良盖尔氏法,并援引其它特殊病人基础代谢率测定方法,以为抛砖引玉,与广大护理界同仁商榷.
作者:宿淑芝;张军芹;李宝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医生对病人做出疾病诊断之后,往往需要开出一系列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是人类用以同疾病做斗争一大类物质.绝大多数疾病通过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守祥;张学君;张志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护士的行为举止是护士职业道德的反映,是护士工作环境的要求,是服务对象的希望,是实施护理的要求,是护士素质修养的体现.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治疗效果.要求护士进行护理活动时必须做到亲、轻、稳、准、快.同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作者:焦裕美;徐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温饱、满足生存将不再成为人们的追求,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种新形势下,提高生存质量,全方位保障身体健康将成为人们的理想目标,成为人类关注的第一主题.医院作为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阵地,其社会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同时,传统的运作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改革、创新,适时做必要的调整.门诊部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第一窗口,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效益.门诊护理工作是门诊对外服务的重要内容,直接面对患者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门诊护理及其管理应该成为医院综合管理的重点.
作者:靳杭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带教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既是教育的设计者、指导者,又是学习的促进者、评价者,也是学生的伙伴、帮助者.因此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临床带教中老师应具备的特征如下:
作者:钱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急性期,病情重,发展快,心电极不稳定,极易产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病,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因此,对于AMI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抢救各种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我中心院前急救的46例AMI病人,均因早期诊断,治疗,坚持严密的观察病情,对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现早,处置及时,均安全送达医院.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鼻腔动脉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症状之一,来势甚猛,出血量多,比较急,血呈鲜红色,出血点可见波动,甚者呈喷射状.以往治疗是进行鼻腔填塞压迫止血,病人不愿意接受.现采用微波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云;王秀华;戚莎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针对医学知识的枯燥乏味,笔者采用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巧用设疑、应用幽默教学、运用拟人教法、妙解成语等方法提高医学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黄玉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宫颈糜烂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本院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以来,应用微波治疗妇科宫颈糜烂38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虹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抵触胰岛素注射的原因.方法:对173例拒绝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结果:155例接受胰岛素治疗,成功率达89.6%.结论:害怕胰岛素携带和注射导致的不方便、担心成瘾的顾虑、认为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因为经济因素而拒绝、害怕掌握不了注射方法、害怕注射带来的痛苦和担心低血糖是抵触胰岛素注射的原因.
作者:马克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妊娠HELLP综合征的妊娠结局及护理.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6例HELLP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结果:孕产妇死亡为零,围产儿死亡3例.结论: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定期监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肝功能是早期发现HELLP综合征的重要环节;镇静解痉、利尿、护肝、输注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对危重HELLP患者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儿病死率的关键;加强病情观察,加强健康宣教有利于发现并发症.
作者:曾咏贤;祝晓玲;陈映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46例和非心房颤动组309例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心力衰竭发生率(82.6%)及死亡率(32.6%)均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27.8%,13.6%,P《0.01).结论:老年人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心房颤动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孙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severs pancreatitis AS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由于起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并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故在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肝胆外科在2004年1-6月采用微创技术联合介入治疗ASP 5例取得较好效果,这期间护理技术及措施的落实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保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兵;朱咏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