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露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7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康复护理和常规治疗.结果:经三周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康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作者:王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促进了老年医学的迅速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龄患者的身心特殊性,要求我们提供的护理服务也要与众不同.通过对2004年9月-2005年8月腹部外科ICU病房12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秦姣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护理模式的不断变革,给护理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护士作为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尤其是一位ICU护士,除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尚医德外,还应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这也是做好护士工作必备的条件.下面浅谈一下护士的心理品质及其培养.
作者:陈加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如今在大多数医院,都已开展了心脏介入手术,临时起搏器安装术就是其中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窦性心动过缓、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疗效,也为安装永久起搏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严静静;王春霞;徐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对1999年-2003年住院治疗的375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75例结核性胸膜炎占总出院病人的28.3%,其中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比例较高.大多数具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375例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胸穿油液、激素治疗等,在平均一个月的住院时间内好转率占96.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只要早期合理治疗,可使渗出液完全吸收,坚持规范化的抗疲治疗、不发生其他并发症,其预后一般是良好的.
作者:金顺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多发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期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呈增加趋势.据统计65岁以上胃溃疡发病率为5.2%,70岁以上增加至8.5%,并且因其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极易被忽视,因而,针对老年期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合理选择临床用药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贾佳;孙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总结了8例胸腰椎术后并发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以下护理与措施:做好禁食期间的口腔护理,保证胃肠减压效果,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合理的输液管理,防止电解质紊乱,加强翻身、变换体位.8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胸腰椎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要获得治疗的成功,除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外,精心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倪美英;刘巧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高,人们的自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便会通过协商、行政或法律的途径解决矛盾,而通过法律途径的诉由一般是侵权或违约,追究的是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
作者:刘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不仅导致细菌耐药的产生,还可以导致抗菌药物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增加.如在儿童中滥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出现耳聋等严重不良反应.轻者则引起不适,重者致残或致死;或者出现二重感染,给临床诊治带来很大困难.因而,提出应减少抗菌药物的处方;重视临床药敏,规范临床用药及疗效的观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用还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浪费十分有限的卫生资源.
作者:牛凤梅;李红英;王怀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循证护理[1]是20世纪初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是用批判性思维寻求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循证护理的含义是指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的护理.
作者:涂小妹;任国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理文书的规范化问题已成为各种医疗、护理纠纷中争论的焦点和关键证据.
作者:刘冬云;阮明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支架植入对血管壁造成损伤,支架与动脉壁接触部位的内膜过度增生,容易发生术后再狭窄,大大影响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远期疗效,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大健康宣传力度,对病人及家属提供系统的健康教育,以减少术后再狭窄或推迟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钱茜;吴亚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以6个月-5岁小儿多见,一般只发作一次,很少超过两次,相比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热惊厥发作时间短,抽痉时程度较轻.由于小儿脑细胞的发育还不成熟,高热、引起中枢N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发作后患儿一般状况良好.
作者:宋金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也是优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在对受术者施行人工流产术时,常常不施行麻醉,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早孕受术者对这种侵入性操作的耐受性表现不同,有些人仅会感到不适,而相当多的受术者在手术时会觉得疼痛难忍,有的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而影响手术操作及手术效果.
作者:李建彩;于聪志;崔丽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胃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由于伤后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EN为主要营养方式他们需要通过鼻饲来进行肠内营养.
作者:石振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层分离而引起的常见的致盲眼底病,多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而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perfluoropropane全氟丙烷)气体注入术对于病情严重、复杂的视网膜脱离病例是目前临床常用且治疗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由于该手术的特殊性,其相应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较高.现将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注入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韩玉静;郑凯蓉;秦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如何准确把握排痰时机、正确选择排痰方法的护理技术及方法.方法:运用肺部听诊、血氧监测、疼痛评估等护理方法对328例开胸术后病人的排痰时机进行判断,对排痰方法进行选择,并将临床有效排痰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328例开胸术后病人中325例由于准确地把握了排痰时机、正确地选择了排痰方法,从而实现了有效排痰,未发生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3例排痰无效,行留置鼻导管吸痰,实现了有效排痰.结论:对开胸术后病人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技术和方法准确判断排痰时机、不断改进排痰方法,方能实现有效排痰,从而有效控制开胸术后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英;王晶茹;聂凤丽;王占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壮筋束骨丸是由临沂中医院骨科研制并应用多年纯中药制剂,由淫养藿、杜仲、穿山甲、骨碎补等几十味中药组成,具有补养肝肾、强筋壮骨、活血通络、束骨定痛等功效,用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外伤性脊椎炎、骨质疏松等引起的腰疼腿疼,坐骨神经疼,肢体麻木等,效果较好.为有效地控制其内在质量,我们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智;胡怀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为常见的治盲眼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引起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房水循环通路受阻所致,临床上以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常见.
作者:王彬;孙秀霞;姬淑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在口腔颌面外科牙拔除术中以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为复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较多,尤其是干槽症.国外报告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后干槽症发生率为0.5%-68.4%,多数报告为25%-30%.国内报告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干槽率为4%-10%[1],目前我科以碘仿甲硝唑混合治疗干槽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亚阁;谢燕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