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罗培南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病例分析

郑维梁

关键词:美罗培南, 神经外科, 术后, 颅内感染
摘要:目的:分析美罗培南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将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67例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两组,A组33例采用常规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万古霉素治疗,B组34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各指标.结果: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且B组治疗后脑脊液检测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在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弱视训练法配合弱视训练仪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弱视训练仪结合弱视训练法在儿童弱视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自2014年1月至12月均在戴镜后来我院弱视训练中心接受治疗的 150 例弱视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弱视训练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配合弱视训练仪予以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接受4个月的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除4例(6只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戴镜后训练效果欠佳,其余弱视戴镜儿童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弱视训练法配合弱视训练仪在儿童弱视的治疗上具有极其显著的疗效,价值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漆文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谵妄的发生率,以及它们对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ICU机械通气中进行过镇静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芬太尼满意镇痛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治疗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的差异,谵妄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镇静治疗前和给药 10min 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丙泊酚组镇静治疗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谵妄的发生率较咪达唑仑组低,丙泊酚组给药10min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咪达唑仑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中,丙泊酚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谵妄的发生率较咪达唑仑组低,但丙泊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镇静治疗方案.

    作者:范中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状腺结节综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结节综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一组和二组,每组人数各40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一组的治疗方法是服用西药甲状腺素片,二组的治疗方法是在使用甲状腺素片的基础上,加上中成药夏枯草.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析两者的疗效.结果:一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不良反应要比二组人数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用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应该在临床治疗当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14 年 1 月 - 2015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28例患者,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结果 调查有效率100%,92例患者认为神经内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认为缺乏有效沟通的患者有72例,认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的患者有83例,认为医院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患者有52例,认为医院安全设施不完善的患者有97例.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切实解决.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可通过使病区环境人文化、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落实规章制度以及加强与患者沟通等措施,来解决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与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用药及护理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60 岁)在生理功能及生化反应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故对药物的反应及体内过程也发生了改变,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不良反应一般较青壮年表现更为明显[1].因此,对老年人合理、安全和有效的使用药物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杜雪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腰椎管狭窄症的有限减压和广泛减压的选择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在有手术减压指征的前提下,在减压范围方面,进行有限减压和广泛减压的选择.[方法] 2002年至2013年12年间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49例; 其中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减压术(有限减压组),包括 1. 腰椎间盘镜单节段减压术治疗103例 2.腰椎间盘镜双节段减压术治疗18例 3.单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16例 4.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6例 5.多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1例 全椎板切除减压(广泛减压组)包括 1.单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52例. 2.多节段全椎板(2个以上)切除减压术治疗13例(广泛减压组). 随访76例(其中有限减压组51例,广泛减压组25例),平均随访5年. [结果]有限减压组残留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性腰痛2例(3.9%),腿痛2例(3.9%),间歇性跛行1例(1.9%). 广泛减压组残留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性腰痛1例(4.0%),腿痛1例(4.0%),间歇性跛行1例(4.0%). [结论]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有限减压与广泛减压无统计学差异.两者在病人术后残留腰疼、腿痛、间歇性跛行的比例相近.

    作者:张岩萍;武首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25 例患者采用自体组织移植韧带重建术,实验组 25 例患者采用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韧带重建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采用自体与同种异体组织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忠菲;支宇;唐长元;杨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应用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早期诊断胰腺癌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早期胰腺癌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分析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自身抗体阳性患者25例(62.50%),多于对照组的7例(17.50%),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40例患者中,经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诊断39例,诊断符合率为97.50%.结论: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钟宝元;罗开源;刘清泉;曾祥福;邓龙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联合用药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方式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应用孢呋辛钠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应用头孢呋辛钠+清开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缓解率分别为 85.71%、9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头孢呋辛钠+清开灵方式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莹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在急诊急救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急诊急救中使用中医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急诊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将其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将中医护理方法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将常规护理方法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中医方法对急诊急救进行护理的患者,其有效率以及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急诊急救患者中进行中医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沈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的患106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之后之后再进行化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之后再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率以及淋巴清扫率等.结果 使用了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无论是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淋巴清扫率也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副作用对比无明显的差异.讨论 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不仅可以更高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同时也具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李应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OSCE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建立有中医特色的OSCE模式在评价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理大专生和本科生临床能力中的应用.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法与德尔菲法,建立有中医特色的OSCE模式,并选取87名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理大专生和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实习结束前组织OSCE测评,对考试成绩、考试难度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护生对OSCE考试总体设计和考核效果的评价.结果 OSCE考试总体平均成绩为77.20±5.08,总体难度系数0.76,整体难度适中.护生对于本次OSCE的设计和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有中医特色的OSCE模式可客观全面反映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理大专生和本科生临床能力,可为护生综合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杨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侧隐窝注射臭氧配合口服扎冲十三味丸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臭氧配合口服扎冲十三味对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50例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侧隐窝注射臭氧配合口服扎冲十三味丸治疗.结果: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结论:侧隐窝注射臭氧配合口服扎冲十三味丸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晓改;高萍园;崔海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100例病人,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术前焦虑值与术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的术前肠道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术前血压与心率的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情况,临床效果非常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乐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对疼痛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综合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应用止痛药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改善患者术后存在的不良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维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阻断HH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Gli-1转录的特异性阻断剂GANT-61对胶质瘤细胞作用效果.方法:用GANT-61处理血清培养分化状态的BGSCs,用DMSO做对照组.观察对裸鼠致瘤能力是否改变.结果:GANT-61阻断后能明显抑制Gli-1的转录活性,细胞活性受抑制,丧失致瘤能力.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ANT-61能通过抑制Gli-1的转录活性而阻断HH信号通路,丧失致瘤能力 .

    作者:范菁;马力;刘伟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配合

    外科常见手术——腹股沟疝,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复发率为10%-15%[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股沟疝从有张力修补术到无张力修补术再到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被临床推广是因为其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

    作者:陆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15例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50 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 50 例患者术后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结果:经对两组患者术后 24h 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且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均比对照组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 60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 Cobb 角、中部高度丢失率、前缘高度丢失率、VAS 评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结果:患者术后Cobb角、中部高度丢失率、前缘高度丢失率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矫正Cobb角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传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个案护理

    ◆前言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国家统计病学新统计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在 30~50 岁的女性发病率约 30%,20 岁以下少见.据尸检统计, 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见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发病相关因素: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因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

    作者:吕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