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目的:探讨早期人工破膜后应用安定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选择我院2014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9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着90例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学生采用常规的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即常规的图片教学、实验动手教学;实验组采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人体组织实验教学.结果: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9.7±9.2)与常规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8.9± 9.7)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的实验平均成绩(94.2±5.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实验平均成绩(67.9± 9.7),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问卷形式对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能够显著的提升学习效果,对整个实验教学有着显著的帮助.结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当中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够直观的给学生显示显微镜下的图像,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人体组织学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现学生的学习潜力,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使用.
作者:李莉;管海辰;柳洁;饶利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标准化手术护理路径在髋关节手术配合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该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需行髋关节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88例需行髋关节手术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以及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配合中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手术配合中给予标准化手术护理路径法,将两组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数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手术护理路径可以改善行髋关节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金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观察抢救过程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急诊危重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急诊危重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A1组(观察组 51例)以及A2组(对照组 51例)表示两组急诊危重患者的组别名称.A1组:选择全程护理方法;A2组:选择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诊危重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急诊危重患者表现为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临床实施抢救过程中有效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终能够将患者临床满意程度显著提高,从而为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抢救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朱文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舒适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一门精心的护理艺术,心理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从2009年12月起,我科把心理舒适护理的模式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手术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仅将心理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患者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高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护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胆囊结石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胆囊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焦虑,加速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予以探究并分析,从而针对性加强药学监护.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的处方病历资料共800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从而采取有效的药学监护措施.结果:对800份处方病历进行分析后,了解到选药不合理的处方病历有200份,给药途径的不合理性和给药时间的不合理的病历有300份,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不合理的病历有280份,预防用药不合理的病历有8份,处方书写不规范的病历有12份,表明:药学监护是保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且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药学监护具有必要性.结论:临床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药学监护对策,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降低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陆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研究骨科创伤术后的下肢肿胀防治方法,分析骨科创伤术后的肿胀的发病机制,以及肿胀有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现象研究.说明骨科创伤术后患肢肿胀是受多种因素合作的综合结果,护理中可以对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环节进行有效干预,以达到减轻以及消除患者下肢肿胀的目的,有效控制因骨科创伤而引起的的下肢肿胀.
作者:唐伟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强的松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结论:以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肺部组织,阻止疾病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璇;宋其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就诊的继发性闭经患者68人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4 例,给予黄体酮胶囊100mg,2次/日口服10d 为 1 个疗程;治疗组 34 例,给予脉血康胶囊口服,4粒,3次/日口服,口服至月经来潮,后月经周期前7天开始口服,至月经来潮停药.结果 治疗 3个周期后,随访 3个月,2 组月经恢复正常周期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使用脉血康胶囊可有效治疗继发性闭经.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本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Storz公司生产的高清腹腔镜及疝气穿刺针进行疝内环结扎 结果 52例患儿全部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传统手术及复发结论 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美观、恢复快、同时可探查对侧是否存在隐形疝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勋;沈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用于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输注肠外营养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共21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将胰岛素直接加入肠外营养液中输注或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将胰岛素直接加入肠外营养液中输注或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统计并比较两组不同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在营养液输注前1h、输注后1h、4h、12h及输注完毕后2h的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结果:在输注前1h和输注后1h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输注后2h、4h以及输注完毕后2h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选择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治疗方案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军静;李少荣;朱培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所产生的效果差异.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进行血常规检验100例,依据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分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各100例,病情将血液标本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在即时、1h、3h、6h存放后所得出的检测结果做比较.结果:在Hb、RBC、WBC等指标上,静脉血组值均低于末梢血组,p<0.05;以即时检测结果为标准, 3h检测结果中,静脉血个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在6h检测结果上,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中间细胞比例提升.结论:血常规检验通过静脉血采集检验的准确性更高,同时血液采集后应在3h内做检测,可以更好的保证准确性.
作者:牟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生志愿者进入肿瘤病房可行性、方式及活动内容 .方法:对在住院的52例患有肿瘤的患者发放问卷,以期了解肿瘤患者对引入护生志愿者参与优质护理的认同情况.结果护生志愿者在肿瘤病房开展了心理治疗、保健操、穴位按摩和基础护理等活动,志愿活动受到80%的患者的欢迎;志愿活动一般应安排在下午,以每周1次,持续时间1~2h为宜.结论护生志愿者进入肿瘤病房开展志愿活动对患者、志愿者本身及医院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肠外营养治疗小肠瘘的疗效,并总结小肠瘘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确诊的70例小肠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A组(17例)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胰岛素直接加入;B组(18例)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胰岛素静脉泵入;C组(17例)给予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胰岛素直接加入;D组(18例)给予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胰岛素静脉泵入.对比观察4组不同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在营养液输注前1h、输注后1h、4h、12h及输注完毕后2h的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结果:C、D组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低于A、B组.D组输注后4h与1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经中心静脉途径输注全合一肠外营养液的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能有效的维持血糖水平.
作者:陈瑞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对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64例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评估干预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干预后患者家属健康知识丰富率、保健行为规范率、护理满意度均要显著高于干预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鼾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手术患者采用体感音乐护理后焦虑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妇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术后3d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视觉模拟焦虑评分(VAS)等相关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心率以及收缩压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等指标对比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应用体感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帮助患者安然渡过手术,但并不会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有效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患者出院前,观察其营养改善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管饲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营养改善情况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对照组患者为16.67%,观察组患者为3.3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季月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用血量亦随之不断增大,临床血液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血液供应能力的相对滞后,使供血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因此确保充足安全的血源、满足临床需求、及时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是我们每一位血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无偿献血招募是保障安全血源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多年来由于招募工作缺乏计划性、有序性、针对性;宣传与推广深度和广度不够等原因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对我国无偿献血持怀疑态度,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转变思路,改变传统单一的招募模式,建立一支高素质招募队伍,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从而建立一支安全、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作者:刘春荣;赵艳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室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23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次,每周2次,直至补完总铁量,改成维持治疗,每两周1次,100mg/次,同时静脉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抽血检查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结果 治疗后4、8、12周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差异更显著.结论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周忠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的特质.其影响因素包括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有嘎麻(先天因素)、底沙档三(地域环境)、稳雅档三(年龄)、出生日期、性格特征、形体特征、饮食、生活条件等,社会因素有职业、教育、家庭等.傣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质的认识独具特色,其认为影响傣族体质的主要是自然因素,具体如下.
作者:任艳利;张维;尚天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