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
目的:研究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充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疼痛评分和长期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天后,疼痛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5%,略高于对照组的92.19%,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略高于传统根充法,但是能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同时降低感染几率,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景山;陈万椿;李雪秋;赵经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了优质护理干预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该组病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该组病患者接受的是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比,经过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病患者具有更高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以及满意程度(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内科疾病患者护理中具有着明显的效果,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与意义.
作者:白雁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对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64例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评估干预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干预后患者家属健康知识丰富率、保健行为规范率、护理满意度均要显著高于干预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鼾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强的松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结论:以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肺部组织,阻止疾病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璇;宋其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1 养生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养生保健的认识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形神合一的养生思想,其认为形与神是统一体,形与神俱,互相影响,不可分离.因此养生保健需关注神气的摄取和形体的锻炼,以达到形神共养的目的.形神合一理论对于指导养生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晓明;夏娜娜;陈岩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匹多莫德辅助治疗为观察组56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每年发病次数.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 x 2=12.01,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每年发病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匹多莫德是防治小儿RRTIs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冬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的特质.其影响因素包括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有嘎麻(先天因素)、底沙档三(地域环境)、稳雅档三(年龄)、出生日期、性格特征、形体特征、饮食、生活条件等,社会因素有职业、教育、家庭等.傣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质的认识独具特色,其认为影响傣族体质的主要是自然因素,具体如下.
作者:任艳利;张维;尚天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连续全胃肠外营养对复合外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输注肠外营养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经双腔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统计两组不同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在营养液输注前1h、输注后1h、4h、12 h及输注完毕后2h的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不同时间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全胃肠外营养连续治疗时,血糖波动较小,同时采用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能有效地维持血糖水平.
作者:李少荣;王军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单侧忽略疗法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康复内科收入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忽略疗法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能力、平衡能力及空间忽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B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B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基础上加用单侧忽略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ADL 能力、平衡能力,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凌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1 日本书道起源于中国百济( 公元前 18 年 ~660 年,又称南扶余) 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其第十三任君主近肖古王曾派阿直岐、王仁等人到日本传播儒教和汉字,此时正值日本的大和时代,百济国成为传递中国的汉字、佛教、制陶技术等文化至日本的友好媒介.
作者:陈岩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丹参川芎嗪在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份收治的7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7.1%,而对照组仅为85.7%,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丹参川芎嗪对于早期脑梗死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我国早期脑梗死患者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药剂师的主要职责描述如下: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参与查房和会诊,参与危重病人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这从中揭示了临床药师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关系.
作者:吴筱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情景记忆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在我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科就诊并进行夜间8h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90名OSAS患者(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各30例)以及30例对照组应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评估情景记忆.结果:四组之间AVLT测试中即刻记忆、延时回忆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认回忆测试成绩无差异(P>0.05).结论:OSAS患者的情景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延时回忆能力显著下降为特点,而再认回忆影响不明显,提示OSAS显著影响了患者记忆的编码及储存,而学习能力尚未损害.
作者:付晔;安敏飞;何金彩;敬攀;王晓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动态血糖监测仪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方法:由专职护士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2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监测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结果:识别无症状性低血糖,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血糖波动,护士能及时有效解除CGMS的故障.结论:有效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王佳颖;朱宏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本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Storz公司生产的高清腹腔镜及疝气穿刺针进行疝内环结扎 结果 52例患儿全部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传统手术及复发结论 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美观、恢复快、同时可探查对侧是否存在隐形疝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勋;沈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骨科病房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运用品管圈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33%,对照为7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管理有效的提升护理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周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3.3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宫腔镜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兴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舒适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一门精心的护理艺术,心理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从2009年12月起,我科把心理舒适护理的模式与手术室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手术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仅将心理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患者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高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诊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单纯性房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高;冠心病时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失常的主要病因,占患者总数的34%,其次为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以及肺心病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均进行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室早数与短阵室素数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QTc间期、PR间期等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有高血压、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以及肺心病等,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病情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邓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手术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患者在心律失常情况与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在心律失常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会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