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聂
目的:探讨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长期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7月到2010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3例患者治疗后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中度疼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重度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中长期用药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可推广运用.
作者:郑粉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手术患者采用体感音乐护理后焦虑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妇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术后3d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视觉模拟焦虑评分(VAS)等相关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心率以及收缩压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等指标对比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应用体感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帮助患者安然渡过手术,但并不会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杨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护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胆囊结石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胆囊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焦虑,加速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一般认为PSD是脑部病变直接作用的结果,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应激因素促使抑郁症发生,多数学者认为内外因素综合作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目前PS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存在2种学说,一为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即PSD的发病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之间的平衡失调及其通路破坏有关,因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HT能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下部、基底神经节到达放射冠区,由前向后末端终止于皮质,病灶累及以上部位时,可影响区域内的5-HT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神经通路,使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且前部损害较后部损害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严重.二为反应性机制学说,即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因素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而导致反应性抑郁状态.PSD发生率高时并非在卒中的急性期,支持此观点.
作者:张耀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丹参川芎嗪在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份收治的7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7.1%,而对照组仅为85.7%,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丹参川芎嗪对于早期脑梗死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我国早期脑梗死患者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对慢性乙肝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患78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教育组,每组均为39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对教育组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病患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提升病患对于所患疾病的科学认识度,增强护理质量,为病患带去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邓兆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4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B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42.33±4.12)min、B组(68.39±10.12)min,P<0.05.A组治愈总有效率94.23%,B组总有效率86.0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均<0.0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32例牙周病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牙齿矫正,利用Hawley改良型保持器保持牙齿正常症状,1年后复查,观察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指标.结果:32例患者都得到了成功的矫正,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的复查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万椿;王景山;王立志;孔祥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探讨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针对34 例高龄胃癌患者均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表明34 例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经术后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 23.53%(8 例),护理满意度高.说明胃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后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洪妍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生志愿者进入肿瘤病房可行性、方式及活动内容 .方法:对在住院的52例患有肿瘤的患者发放问卷,以期了解肿瘤患者对引入护生志愿者参与优质护理的认同情况.结果护生志愿者在肿瘤病房开展了心理治疗、保健操、穴位按摩和基础护理等活动,志愿活动受到80%的患者的欢迎;志愿活动一般应安排在下午,以每周1次,持续时间1~2h为宜.结论护生志愿者进入肿瘤病房开展志愿活动对患者、志愿者本身及医院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主要分析了院前急救的基本信息及在脑卒病中的应用程序,说明建立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理程序,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伤口感染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5%,p<0.05;在伤口愈合中甲级愈合率情况上,观察组为86.25%,对照组为67.5%,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8.75%,对照组为70.62%,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外科手术中伤口愈合效果,减少伤口感染.
作者:顾艳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有效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患者出院前,观察其营养改善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管饲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营养改善情况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对照组患者为16.67%,观察组患者为3.3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季月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单侧忽略疗法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康复内科收入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忽略疗法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能力、平衡能力及空间忽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B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B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基础上加用单侧忽略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ADL 能力、平衡能力,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凌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是噻吩苯并二嗪衍生物,本文主要总结了奥氮平在作用机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成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莉娇;吴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并分析对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改善情况.方法:筛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院待产的初产妇524例,在了解产妇的自我意愿后将其分为了实验组210例和对照组314例,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临床产前知识教育,并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以及产程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比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产妇,且产程中的配合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相比较,两组产妇之间有显著差异,表明本次统计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产前实施有效的助产士产前教育,能更好的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信心,并促进产妇的产程配合,并有效的完成其主动性配合,对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极大促进作用,在临床分娩护理中,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马慧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本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Storz公司生产的高清腹腔镜及疝气穿刺针进行疝内环结扎 结果 52例患儿全部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传统手术及复发结论 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美观、恢复快、同时可探查对侧是否存在隐形疝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勋;沈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观察抢救过程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急诊危重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急诊危重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A1组(观察组 51例)以及A2组(对照组 51例)表示两组急诊危重患者的组别名称.A1组:选择全程护理方法;A2组:选择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诊危重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急诊危重患者表现为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临床实施抢救过程中有效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终能够将患者临床满意程度显著提高,从而为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抢救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朱文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1.11-2015.11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疝气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程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11.76%(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5/1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具有痛苦小、出血量少、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付同祥;苏振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骨科病房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运用品管圈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33%,对照为7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管理有效的提升护理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周聂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