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椿;王景山;王立志;孔祥兵
目的:观察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指标.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1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检验结果.结果:早期16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全部治愈,15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有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0.00%;HBV感染、EBV感染、CMV感染、立克次氏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是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后给予有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斯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儿科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300例儿科输液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护理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患儿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组满意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结论 在儿科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规范护理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手术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患者在心律失常情况与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在心律失常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会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动态血糖监测仪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方法:由专职护士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2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监测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结果:识别无症状性低血糖,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血糖波动,护士能及时有效解除CGMS的故障.结论:有效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王佳颖;朱宏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研究骨科创伤术后的下肢肿胀防治方法,分析骨科创伤术后的肿胀的发病机制,以及肿胀有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现象研究.说明骨科创伤术后患肢肿胀是受多种因素合作的综合结果,护理中可以对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环节进行有效干预,以达到减轻以及消除患者下肢肿胀的目的,有效控制因骨科创伤而引起的的下肢肿胀.
作者:唐伟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长期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7月到2010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3例患者治疗后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中度疼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重度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中长期用药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可推广运用.
作者:郑粉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清淋汤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清淋汤进行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87.50%,观察组为90.63%,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8.1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清淋汤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与西药无差异,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经济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严梅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伤口感染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5%,p<0.05;在伤口愈合中甲级愈合率情况上,观察组为86.25%,对照组为67.5%,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8.75%,对照组为70.62%,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外科手术中伤口愈合效果,减少伤口感染.
作者:顾艳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骨科病房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运用品管圈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33%,对照为7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病房安全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管理有效的提升护理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周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系统发现早,应用广,与临床输血关系密切,重要,其次是RH系统. 所以红细胞ABO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可能非常的剧烈,而且病人样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血型的检测错误,所以必须采取正反定型进一步测定血型和相互验证,以提高血型检测的正确性,确保红细胞输血安全. 使用红细胞稀释液保存压积红细胞可以更好的保存压积红细胞,使得压积红细胞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增加长距离运输的可行性,也方便临床检验科使用,更好的配合我们RhD血型定型试剂卡使用的方便性.苏大赛尔公司生产的ABO、RhD血型检测试剂卡配套使用ABO红反定型细胞要求浓度在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红细胞浓度均在3%左右,临床上通常使用生理盐水稀释,无法长期保存,需每次在使用时配置,使用不便,本产品的研发,可以将红细胞浓度稀释,并且保存期延长至2个月以上,不仅解决了红细胞浓度问题,也使得临床操作简单方便.该产品不仅自身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而且作为血型卡的配套产品,增强了血型卡的可操作性,推动血型卡的销量.
作者:陶庭磊;钱礼顺;纪耀勇;张锦程;朱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1.11-2015.11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疝气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程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11.76%(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5/1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具有痛苦小、出血量少、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付同祥;苏振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疗法应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A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炎饮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A组的80.56%(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联合应用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合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满意度研究.[方法]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护理效果及其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储春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诊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单纯性房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高;冠心病时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失常的主要病因,占患者总数的34%,其次为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以及肺心病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均进行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室早数与短阵室素数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QTc间期、PR间期等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有高血压、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以及肺心病等,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病情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邓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研究分析现代预防医学在预防麻疹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证实现代医学在预防麻疹的确切效果.选择麻疹流行区1~5岁的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一组使用现代预防医学方法进行预防治疗,为观察组;一组使用传统的预防方法进行预防,为对照组.将2组对象的发病率、不良发应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病仅为4%,较对照组发病12%,有明显的优势,在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发病时间、病情进展程度及研究对象满意度等临床数据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说明现代预防医学在麻疹的预防中较传统的预防方法有明显的优势,适于预防中的使用.
作者:蒋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1胆囊积气综合征该病是产气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严重的少见的胆囊炎,预后不良,死亡率为15%,有报道分析164例气肿性胆囊炎病例,发现坏疽的发生率是20%,胆囊坏疽及穿孔的发生率比急性胆囊炎高30倍,该病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其临床表现可迅速恶化,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有明显的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多数病例影像及B超难以确诊,是内科少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而该病所表现的特点正如中医学少阳未解,邪入阳明,阳明热结,气机受阻,浊气壅滞,腑气不通之证.若能诊断明确,探明病机,适时运用承气汤加减,定收奇效.
作者:夏东胜;周国栋;魏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32例牙周病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牙齿矫正,利用Hawley改良型保持器保持牙齿正常症状,1年后复查,观察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指标.结果:32例患者都得到了成功的矫正,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的复查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万椿;王景山;王立志;孔祥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单侧忽略疗法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康复内科收入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忽略疗法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能力、平衡能力及空间忽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B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B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基础上加用单侧忽略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ADL 能力、平衡能力,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凌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对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64例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评估干预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干预后患者家属健康知识丰富率、保健行为规范率、护理满意度均要显著高于干预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鼾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评价细胞病理学检查在外阴、宫颈病变的细胞病理诊断价值.对157例外阴、宫颈活体组织及宫颈、阴道细胞涂片进行组织病理及细胞病理诊断.说明细胞病理检查能较好地反映病变性质,对外阴、宫颈病变能够作出初步诊断.
作者:鲍双双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