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9例临床观察研究

张丽丽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手术改良,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4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B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42.33±4.12)min、B组(68.39±10.12)min,P<0.05.A组治愈总有效率94.23%,B组总有效率86.0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均<0.0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院前急救在脑卒病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院前急救的基本信息及在脑卒病中的应用程序,说明建立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理程序,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单侧忽略疗法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侧忽略疗法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康复内科收入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忽略疗法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能力、平衡能力及空间忽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B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B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基础上加用单侧忽略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ADL 能力、平衡能力,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凌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用于胃肠外营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用于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输注肠外营养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共21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将胰岛素直接加入肠外营养液中输注或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将胰岛素直接加入肠外营养液中输注或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统计并比较两组不同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在营养液输注前1h、输注后1h、4h、12h及输注完毕后2h的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结果:在输注前1h和输注后1h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输注后2h、4h以及输注完毕后2h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选择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治疗方案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军静;李少荣;朱培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匹多莫德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匹多莫德辅助治疗为观察组56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每年发病次数.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 x 2=12.01,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每年发病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匹多莫德是防治小儿RRTIs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冬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室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23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次,每周2次,直至补完总铁量,改成维持治疗,每两周1次,100mg/次,同时静脉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抽血检查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结果 治疗后4、8、12周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差异更显著.结论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周忠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专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决策因素探析

    中医药中专教育已成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围绕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加大中医药中专教育课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重点结合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现状,通过对中医药课程进行科学设置、有针对性地组织课程实施、创新开展课程评价,不失为新形势下课程制度改革的较佳途径.

    作者:杨克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氮平的研究进展

    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是噻吩苯并二嗪衍生物,本文主要总结了奥氮平在作用机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成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莉娇;吴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1例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指标.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1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检验结果.结果:早期16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全部治愈,15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有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0.00%;HBV感染、EBV感染、CMV感染、立克次氏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是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后给予有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斯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儿科输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儿科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300例儿科输液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护理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患儿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组满意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结论 在儿科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规范护理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价值

    目的 探究对慢性乙肝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患78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教育组,每组均为39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对教育组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病患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提升病患对于所患疾病的科学认识度,增强护理质量,为病患带去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邓兆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泌尿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并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泌尿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80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行二次碎石和三次碎石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行二次碎石和三次碎石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泌尿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泌尿结石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手术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患者在心律失常情况与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在心律失常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会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研究治疗中风进展

    一般认为PSD是脑部病变直接作用的结果,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应激因素促使抑郁症发生,多数学者认为内外因素综合作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目前PS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存在2种学说,一为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即PSD的发病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之间的平衡失调及其通路破坏有关,因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HT能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下部、基底神经节到达放射冠区,由前向后末端终止于皮质,病灶累及以上部位时,可影响区域内的5-HT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神经通路,使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且前部损害较后部损害的脑卒中患者抑郁症严重.二为反应性机制学说,即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因素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而导致反应性抑郁状态.PSD发生率高时并非在卒中的急性期,支持此观点.

    作者:张耀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关于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观察抢救过程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急诊危重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急诊危重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A1组(观察组 51例)以及A2组(对照组 51例)表示两组急诊危重患者的组别名称.A1组:选择全程护理方法;A2组:选择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诊危重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急诊危重患者表现为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临床实施抢救过程中有效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终能够将患者临床满意程度显著提高,从而为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抢救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朱文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妇科宫腔镜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3.3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宫腔镜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兴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连续全胃肠外营养对复合外伤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究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连续全胃肠外营养对复合外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输注肠外营养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经双腔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统计两组不同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在营养液输注前1h、输注后1h、4h、12 h及输注完毕后2h的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不同时间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全胃肠外营养连续治疗时,血糖波动较小,同时采用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能有效地维持血糖水平.

    作者:李少荣;王军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充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疼痛评分和长期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天后,疼痛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5%,略高于对照组的92.19%,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效果略高于传统根充法,但是能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同时降低感染几率,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景山;陈万椿;李雪秋;赵经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疗护理风险认知研究

    在我国的医疗方面人们的自我保护认知随着高新技术的运用而逐渐的加强.然而由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我国在临床护理中的法律纠纷逐年增加,医疗护理承受的风险也在增大.护士这个职业比较的特殊,这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相对风险较高的行业,尤其对于刚进入医院的护士,由于他们的年纪较小、同时实践经验少,是护理行业中风险高发的人群.本文为降低护士在护理中的风险,针对护理风险认知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李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52例体会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本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Storz公司生产的高清腹腔镜及疝气穿刺针进行疝内环结扎 结果 52例患儿全部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传统手术及复发结论 单孔腹腔镜行疝内环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美观、恢复快、同时可探查对侧是否存在隐形疝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勋;沈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人性化管理在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工作实践;结果,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作用重要;结论,必须引起重视、开拓和发掘.

    作者:陈少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