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昌
目的: 研究单侧忽略疗法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康复内科收入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忽略疗法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能力、平衡能力及空间忽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B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B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疗法基础上加用单侧忽略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ADL 能力、平衡能力,对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凌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我国的医疗方面人们的自我保护认知随着高新技术的运用而逐渐的加强.然而由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我国在临床护理中的法律纠纷逐年增加,医疗护理承受的风险也在增大.护士这个职业比较的特殊,这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相对风险较高的行业,尤其对于刚进入医院的护士,由于他们的年纪较小、同时实践经验少,是护理行业中风险高发的人群.本文为降低护士在护理中的风险,针对护理风险认知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李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32例牙周病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牙齿矫正,利用Hawley改良型保持器保持牙齿正常症状,1年后复查,观察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指标.结果:32例患者都得到了成功的矫正,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出血指数、前牙覆颌深度、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的复查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万椿;王景山;王立志;孔祥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分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强调应加强护理安全的教育和管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严格执行手术室规章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
作者:张文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探讨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针对34 例高龄胃癌患者均给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表明34 例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经术后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 23.53%(8 例),护理满意度高.说明胃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后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洪妍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1.11-2015.11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疝气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程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11.76%(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5/1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具有痛苦小、出血量少、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付同祥;苏振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的特质.其影响因素包括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有嘎麻(先天因素)、底沙档三(地域环境)、稳雅档三(年龄)、出生日期、性格特征、形体特征、饮食、生活条件等,社会因素有职业、教育、家庭等.傣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质的认识独具特色,其认为影响傣族体质的主要是自然因素,具体如下.
作者:任艳利;张维;尚天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手术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患者在心律失常情况与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在心律失常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会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连续全胃肠外营养对复合外伤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输注肠外营养的非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经双腔中心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液,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肠外营养,同时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统计两组不同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及胰岛素输注方式在营养液输注前1h、输注后1h、4h、12 h及输注完毕后2h的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不同时间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全胃肠外营养连续治疗时,血糖波动较小,同时采用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能有效地维持血糖水平.
作者:李少荣;王军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生志愿者进入肿瘤病房可行性、方式及活动内容 .方法:对在住院的52例患有肿瘤的患者发放问卷,以期了解肿瘤患者对引入护生志愿者参与优质护理的认同情况.结果护生志愿者在肿瘤病房开展了心理治疗、保健操、穴位按摩和基础护理等活动,志愿活动受到80%的患者的欢迎;志愿活动一般应安排在下午,以每周1次,持续时间1~2h为宜.结论护生志愿者进入肿瘤病房开展志愿活动对患者、志愿者本身及医院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动态血糖监测仪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方法:由专职护士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2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监测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结果:识别无症状性低血糖,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血糖波动,护士能及时有效解除CGMS的故障.结论:有效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王佳颖;朱宏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满意度研究.[方法]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护理效果及其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储春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4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B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42.33±4.12)min、B组(68.39±10.12)min,P<0.05.A组治愈总有效率94.23%,B组总有效率86.0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均<0.0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伤口感染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5%,p<0.05;在伤口愈合中甲级愈合率情况上,观察组为86.25%,对照组为67.5%,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8.75%,对照组为70.62%,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外科手术中伤口愈合效果,减少伤口感染.
作者:顾艳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人工破膜后应用安定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选择我院2014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9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着90例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学生采用常规的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即常规的图片教学、实验动手教学;实验组采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人体组织实验教学.结果: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教学的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9.7±9.2)与常规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8.9± 9.7)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的实验平均成绩(94.2±5.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实验平均成绩(67.9± 9.7),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问卷形式对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能够显著的提升学习效果,对整个实验教学有着显著的帮助.结论: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当中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够直观的给学生显示显微镜下的图像,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人体组织学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现学生的学习潜力,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使用.
作者:李莉;管海辰;柳洁;饶利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系统发现早,应用广,与临床输血关系密切,重要,其次是RH系统. 所以红细胞ABO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可能非常的剧烈,而且病人样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血型的检测错误,所以必须采取正反定型进一步测定血型和相互验证,以提高血型检测的正确性,确保红细胞输血安全. 使用红细胞稀释液保存压积红细胞可以更好的保存压积红细胞,使得压积红细胞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增加长距离运输的可行性,也方便临床检验科使用,更好的配合我们RhD血型定型试剂卡使用的方便性.苏大赛尔公司生产的ABO、RhD血型检测试剂卡配套使用ABO红反定型细胞要求浓度在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红细胞浓度均在3%左右,临床上通常使用生理盐水稀释,无法长期保存,需每次在使用时配置,使用不便,本产品的研发,可以将红细胞浓度稀释,并且保存期延长至2个月以上,不仅解决了红细胞浓度问题,也使得临床操作简单方便.该产品不仅自身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而且作为血型卡的配套产品,增强了血型卡的可操作性,推动血型卡的销量.
作者:陶庭磊;钱礼顺;纪耀勇;张锦程;朱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观察抢救过程中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急诊危重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急诊危重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A1组(观察组 51例)以及A2组(对照组 51例)表示两组急诊危重患者的组别名称.A1组:选择全程护理方法;A2组:选择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诊危重患者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同A2组患者进行比较,A1组急诊危重患者表现为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临床实施抢救过程中有效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终能够将患者临床满意程度显著提高,从而为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抢救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朱文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学人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进行处理改进.方法 选取医学专业的18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性分析研究的方式对其人性化教育的资料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结果 2013级医学生与2014级医学生在处理前后组间人性化素养问卷评分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两个级的医学生人性化素养问卷得分在处理前后组内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 医学人性化教育中医学生的人性化素养较低,针对性处理后可有效改进教学效果,保证学生人性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杨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次数等各项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降低患者病情发作次数,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钟文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儿科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300例儿科输液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护理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患儿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组满意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结论 在儿科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规范护理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