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芳
目的:观察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指标.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1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检验结果.结果:早期16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全部治愈,15例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有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0.00%;HBV感染、EBV感染、CMV感染、立克次氏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是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对患者进行确诊后给予有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斯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是噻吩苯并二嗪衍生物,本文主要总结了奥氮平在作用机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成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莉娇;吴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科疾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率为87.0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治疗效果良好,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罗占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用血量亦随之不断增大,临床血液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血液供应能力的相对滞后,使供血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因此确保充足安全的血源、满足临床需求、及时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是我们每一位血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无偿献血招募是保障安全血源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多年来由于招募工作缺乏计划性、有序性、针对性;宣传与推广深度和广度不够等原因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对我国无偿献血持怀疑态度,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转变思路,改变传统单一的招募模式,建立一支高素质招募队伍,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从而建立一支安全、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作者:刘春荣;赵艳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护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胆囊结石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胆囊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焦虑,加速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腹腔和盆腔内的高恶性肿瘤.是近十年才被认识的罕见高度恶性肿瘤.1989年Gerald和Rosail首次报道本病,并于1991年正式命名.DSRCT恶性度高,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多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
作者:王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4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B组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42.33±4.12)min、B组(68.39±10.12)min,P<0.05.A组治愈总有效率94.23%,B组总有效率86.0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均<0.05.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长期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7月到2010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3例患者治疗后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中度疼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重度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泌早期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中长期用药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可推广运用.
作者:郑粉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和紫杉醇联合洛铂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 月~2013 年1 月收治入院的经确诊的小细胞肺癌共69例患者,均为放化疗后进展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 组(32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洛铂二线治疗,B 组(37例)采用紫杉醇联合洛铂二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毒性发生情况.结果:69 例患者全部完成化疗,均可评价.A 组有效率为65.6% , 其中CR 21.8% (7/32),B 组有效率为45.9%,其中CR 16.2%(6/3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均高于B 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 A 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 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难治性小细胞肺癌均有显著效果,毒副反应少.
作者:彭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医药中专教育已成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围绕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加大中医药中专教育课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重点结合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现状,通过对中医药课程进行科学设置、有针对性地组织课程实施、创新开展课程评价,不失为新形势下课程制度改革的较佳途径.
作者:杨克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血液净化室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23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次,每周2次,直至补完总铁量,改成维持治疗,每两周1次,100mg/次,同时静脉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抽血检查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结果 治疗后4、8、12周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差异更显著.结论 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周忠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学人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进行处理改进.方法 选取医学专业的18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性分析研究的方式对其人性化教育的资料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结果 2013级医学生与2014级医学生在处理前后组间人性化素养问卷评分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两个级的医学生人性化素养问卷得分在处理前后组内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 医学人性化教育中医学生的人性化素养较低,针对性处理后可有效改进教学效果,保证学生人性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杨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有效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患者出院前,观察其营养改善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管饲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营养改善情况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对照组患者为16.67%,观察组患者为3.3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季月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手术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患者在心律失常情况与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在心律失常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会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并分析对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改善情况.方法:筛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院待产的初产妇524例,在了解产妇的自我意愿后将其分为了实验组210例和对照组314例,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临床产前知识教育,并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以及产程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比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产妇,且产程中的配合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相比较,两组产妇之间有显著差异,表明本次统计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产前实施有效的助产士产前教育,能更好的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信心,并促进产妇的产程配合,并有效的完成其主动性配合,对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极大促进作用,在临床分娩护理中,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马慧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晚间护理在老年病房管理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80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规范化的晚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护理1年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对照组3例上厕所跌倒,2例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房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因此规范化晚间护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降低医患纠纷事件发生.
作者:朱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 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3.3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宫腔镜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兴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疗法应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A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肠炎饮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A组的80.56%(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联合应用于慢性腹泻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合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1.11-2015.11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疝气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17例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程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11.76%(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5/1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具有痛苦小、出血量少、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付同祥;苏振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清淋汤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清淋汤进行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87.50%,观察组为90.63%,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8.1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清淋汤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与西药无差异,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经济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严梅娣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