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予婕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96例G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MMT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肌力,值得在GBS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贾博;梁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主要针对在妇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法及成效进行讨论.方法 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开展对妇科的优质护理.结果 医院对护理方面加强了管控,对岗位进行了职责明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沟通技巧均有较大的进步,护理质量有所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结论 在妇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护理水平有促进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谐了医患关系,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刘敏;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及护理前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的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感染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及心理护理,有助于病情的治愈及康复.
作者:陈燕;郭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 5年6月期间90名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是否发生意外针刺伤,分析针刺伤的原因.结果:90名护理人员中有82名护理人员发生过意外针剌,发生率为91.1%.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工作中缺乏经验、工作不认真、注意力受到影响等.结论: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从而避免针刺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的临床效果,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该法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8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克雷氏骨折(Colle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0例克雷氏骨折(Colles)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对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在患者病情缓和时还要开展定期的拜访治疗,期限约为一年.结果 患者的总的有效率占到了93.3%,其中治愈36例,对患者有效20例,无效4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满意度较高,达到100%.结论 通过临床研究可知:对克雷氏骨折(Colles)患者在治疗中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能够显著降低治疗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海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旨在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对SCI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开展膀胱功能康复护理,降低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保护上尿路功能,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通过对文本进行临床实证,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及临床实践性.
作者:梁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0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2例,依照入院就诊时间将他们随即的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1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天数及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疼痛长度和患者满意度上都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李清娜;刘寿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体检中心抽血时晕厥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体检中心在2014年5月到201 5年5月期间接收的500例体检抽血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0例体检抽血者在体检中有35例体检者出现晕厥,晕厥的发生率为7.0%,造成晕厥的原因主要有体检者空腹时间过长、体检者心理状态不佳、体检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以及疼痛刺激等.针对体检者出现晕厥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所有体检者均完全康复.结论:体检中心在抽血是应该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做好体检者抽血晕厥的预防工作,对于已经出现晕厥的体检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处理,从而降低体检中心晕厥的发生率,保证体检抽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对比健康体检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各项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研究RBP4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1 2年07月-2013年0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门诊及住院患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LISA等方法,将待检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测量血清RBP4含量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正常白蛋白尿组(50.25±6.29mg/L)、微量白蛋白尿组(67.01±12.99mg/L)、大量白蛋白尿组(76.11±19.37mg/L)的血清RBP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85±2.85mg/L),且随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血RBP4浓度逐渐升高.血RBP4含量与血液尿素氮、尿酸、肌酐含量成正相关.结论:血RBP4的浓度可以反映糖尿病早期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其敏感性高于血尿素氮、血肌酐,是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一项有用的生化指标.
作者:成艺坤;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公共卫生健康是我国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健康教育中忽视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导致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足.本文就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和应对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国高校在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后就如何加强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平衡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干体重异常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血压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体重异常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强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患者的液体平衡,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钟玉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外科限期手术安全性的研究.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肿瘤患者共253例.回顾前制定详细的调查表,经过回顾以往住院记录和电话采集.血管疾病的个人史(包括现病史和既化史)及家族史、吸烟与饮酒史.结果:我们选取了发病率前两位的消化系统肿瘤和肺癌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支架+肿瘤切除组在围术期庭用低分子肝素脊代DAPT治疗,而造影+巧瘤切除组在围术期并未用任何抗凝药物.探讨围术期低分子肝素替代DAPT治疗的安全性.对比外科图术期出血、引流、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在外科围术期短期脊代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阿地里吾提库;热娜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运用医学模拟教学创新了护理临床处置能力培养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证明了其超强的仿真性、客观性、安全性和标准性,是护生从学校学习到临床护理工作良性过渡的为可靠的“桥梁”,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就医学模拟教学在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作者:陈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理特点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 5年1月至201 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85例,采用SCL-90量表对其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85例,二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总结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精神状态、恐怖、焦虑、抑郁、人际敏感5个方面与健康妇女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存在较多的负面心理情绪,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的护理措施应该成为临床上护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
作者:执湖仙;杨银松;杨晶;杨亦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干预效果.结果:7d为1个疗程,第一疗程完全止血者41例,第二疗程22例,第三疗程1 3例.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在肺结核咯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施血液透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3年4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共61份,将患者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予以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且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及死亡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针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当选用切实可靠的护理方法,并且重视对患者心理的积极引导,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岳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市收治的52例艾滋病患者,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宁少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我院在医学诊断方面的研究,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经验,具体的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二者的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都会作用于对方并产生一定影响.结论 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技术支撑,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治疗的顺利开展.
作者: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复方丹参滴丸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为68例,所有患者全部运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常规组在治疗基础上服用硝酸异山梨酯,而试验组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1.2%,而常规组有效率仅有79.4%,试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通过患者静息心电图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82.4%)显著高于常规组(64.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试验组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效果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武亚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 3年2月至201 6年1月随机抽取的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分析其手术治疗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长为(59.2±3.5)h;住院时长为(8.5±1.4)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主要集中在肠梗阻和腹腔脓肿各1例,切口感染2例.在治疗满意度上,非常满意者6例,占比15%,基本满意者31例,占比77.5%,不满意者3例,占比7.5%,满意率为92.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达到迅速恢复的目的.
作者:兰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