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康复治疗探讨

贾博;梁英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96例G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MMT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肌力,值得在GBS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1 80例,按照产妇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记录两组产妇中母乳喂养的人数和开始泌乳的时间,对泌乳量的多少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产妇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人数为83人,母乳喂养率为92.2%,开始泌乳时间为术后(16.3±4.1)h.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开始泌乳时间及泌乳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未出现术后跌倒损伤,两组产妇的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伤口的尽快愈合,帮助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让产妇得到全方位的护理服务,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骆春娣;缪容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20例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根据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 5年6月收治的化疗行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置管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PICC置管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置管发生静脉炎、脱管、堵管、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21.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置管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秦冰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江西赣南地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需终身行抗凝治疗,出血与栓塞是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凶险和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合理掌握抗凝强度,减少术后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一直都是心脏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低强度抗凝治疗策略以及当前的低强度抗凝治疗发展作一综述,以期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低强度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洪;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药学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临床药学工作是现代化医院药学服务主要工作之一,它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临床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在我国很多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很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望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作者:刘维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理选择及争议

    目的:针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理选择及相关争议问题展开分析.方法:分别列举研究实例,从腹腔镜技术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与复杂急性胆囊炎等角度展开分析,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等治疗方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发病时间未超过72h的患者,建议应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发病时间超过72h的患者,应该对其引起充分重视,加强在手术之前的评估,促进手术安全性的提升,必要时可以中转开腹,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意识到要控制病情,仅仅靠药物治疗较难达到目的,这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世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手术切除病灶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率高.

    作者:汤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 5年5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的对症缓解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机无创的正压通气给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6.54% (45/52)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 (34/52),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急诊抢救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优化血气指标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 5年2月期间接收的1 00例疑似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对患者幽门螺旋杆菌诊断的阳性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对于患者进行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灵敏度,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在这些因素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快速尿酶试验进行检查.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胸外科微创诊疗技术新进展

    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胸外科手术效果也在进一步提升.本文即是对胸外科微创诊疗新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了胸腔镜应用的历史,并以肺癌为例介绍了两种微创治疗方法,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清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崔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粘绷带在献血后皮下瘀血预防中的应用

    献血后献血者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瘀血是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一侧前臂出现大片的青紫和瘀血,同时会感到针眼周围肿胀、疼痛,献血者肢体活动受限,给献血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了献血者的正常生活,增加了其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再加上献血者的负面宣传,必然会影响到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五项检验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五项检验结果.方法:于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核心抗体乙肝五项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大三阳检测阳性率与小三阳相比明显较高,P<0.05.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检测阳性率与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五项检验能有效辅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并能通过监测结果了解患者病情状况,以便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测中推广运用.

    作者:崔军;刘建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为45例.对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优质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讨论:在乳腺癌患者应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并且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晶;杨亦颖;杨银松;执湖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膀胱冲洗频率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膀胱冲洗频率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留置导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A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2次/d,B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1次/d,C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2次/周,D组患者不接受膀胱冲洗,分别于留置导尿后3、7、14、21d进行尿培养检查,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分析对照4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结论:对于留置导尿患者每周2次膀胱冲洗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频繁的膀胱冲洗并不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人性化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9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从我院2011年8月-2015年12月抽选,分成不同护理组:45例干预组行人性化护理,45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统计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疾病缓解率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将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小儿感染性腹泻护理中,可预防并发症,提高疾病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程玉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高职医药类公共关系教学特殊性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医药类公共关系课程的开设,满足医药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在医药类公关教学中要结合医药行业自身的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医药类公关教学,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公关人才,共同服务医药行业与医药企业,建设有特色的系统化医药公关体系.

    作者:潘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h、24h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的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HR和RR均显著降低,而SaO2显著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康复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96例G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MMT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肌力,值得在GBS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贾博;梁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符合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诊断标准且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的60位患者,根据他们的文化、习惯、身体状况和要求制定指导方案.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的认识程度和健康行为明显改善.结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

    作者:方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