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及超敏CRP含量的分析

巩煜晓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 超敏CRP,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超敏CRP含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 5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CHD+T2DM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T2DM患者80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葡萄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敏CRP(hs-CRP)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根据血清FFA和hs-CRP分析其与CHD的相关性.结果:与T2DM组相比,T2DM+ CHD组患者血清中FPG、TC、TG、hs-CRP和FFA水平低于T2D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FPG、TG、TC与患者T2DM+CHD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hs-CRP和FFA与T2DM和CH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FFA和hs-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有着显著相关性,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提供借鉴.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对比健康体检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各项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研究RBP4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1 2年07月-2013年0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门诊及住院患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LISA等方法,将待检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测量血清RBP4含量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正常白蛋白尿组(50.25±6.29mg/L)、微量白蛋白尿组(67.01±12.99mg/L)、大量白蛋白尿组(76.11±19.37mg/L)的血清RBP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85±2.85mg/L),且随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血RBP4浓度逐渐升高.血RBP4含量与血液尿素氮、尿酸、肌酐含量成正相关.结论:血RBP4的浓度可以反映糖尿病早期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其敏感性高于血尿素氮、血肌酐,是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一项有用的生化指标.

    作者:成艺坤;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健康体检护中沟通的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高丽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江西赣南地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需终身行抗凝治疗,出血与栓塞是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凶险和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合理掌握抗凝强度,减少术后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一直都是心脏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低强度抗凝治疗策略以及当前的低强度抗凝治疗发展作一综述,以期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低强度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洪;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83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的疗效.方法:节选了83例符合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口服.采用每天三次口服25mg的卡托普利,一年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8 3位患者均停用其它降压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平均收缩压从治疗前182±24mmHg降为治疗后140±8mmHg,舒张压从治疗前105±12mmHg降为治疗后90±6mmHg.治疗前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舒张压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90%,不良反应中咳嗽占13.3%、下肢踝部水肿占3.3%.表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书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药学探析

    目的 比较不同抗生素方案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药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对四组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钠、头孢曲松钠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比较四个小组的治疗效果和平均用药花费情况.结果 四个小组治疗后在总显效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D组在治疗期间的用药花费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这两种抗生素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和头孢唑肟钠这两种抗生素方案,而且治疗费用更低,更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方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这两种抗生素方案.

    作者:曹海澄;王令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活血化瘀治疗脑微出血及脑梗死复发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及脑梗死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前瞻对照的方式,将纳入试验的74例脑微出血并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7例单纯地实施基础常规治疗,而治疗组37例基于该基础运用活血化瘀法进行进一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随访1年中脑微出血数量变化以及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脑微出血病灶数量增加(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随访期间脑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血化瘀治疗伴脑微出血的脑梗死病人,可降低脑梗死复发率和脑微出血病灶数量的增加,效果比较明显,适合在临床中运用.

    作者:武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护理健康教育

    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调脂药.观察组患者PCI术后给予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作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饮食习惯依从性高27例,服药依从性高33例,体育锻炼依从性高29例,日常生活习惯依从性高30例;对照组39例患者饮食习惯依从性高12例,服药依从性高18例,体育锻炼依从性高19例,日常生活习惯依从性高16例,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行为依从性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护理健康教育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可显着提高其康复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修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 5年2月期间接收的1 00例疑似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对患者幽门螺旋杆菌诊断的阳性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对于患者进行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灵敏度,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在这些因素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快速尿酶试验进行检查.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目的 浅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和护理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闫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动学下植物药与西药的互相作用分析

    目的:为促进我国植物药与西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并且提供相关有效依据,避免一些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达到高效、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调查有关植物药以及西药有关药动学方面的书籍论著,对植物药与西药的药用进行研究调查,并且分析植物药与西药相互作用机制与特点.结果:植物药与西药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与植物药与西药的生产方法都有可能影响相互作用的发生.结论:植物药与西药在配伍上与药理学上的有着协同作用以及拮抗作用,必须加强药动学下植物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分析以及了解更深的药理作用,这样便于临床上将植物药和西药有效联合使用,提高药物的效果.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地佐辛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地佐辛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地佐辛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时间点MAP(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变化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时间及插管呛咳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T0(麻醉诱导前)时间点MAP、心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完成即刻)、T3(插管后1min)、T4(插管后2min)、T5(插管后5min)等时间点MAP、心率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B组患者呛咳发生率低于A组,一次插管成功时间短于A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佐辛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勇;许仕琴;罗惠贤;吴志纯;王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20例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根据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 5年6月收治的化疗行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置管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PICC置管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置管发生静脉炎、脱管、堵管、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21.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置管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秦冰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来曲唑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辅助生殖科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15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来曲唑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氯米芬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卵泡发育、内膜厚度、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OHSS)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在对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时,在排卵率上来曲唑组略高于氯米芬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泡发育上,来曲唑组单卵泡发育率高于氯米芬组,多个优势卵泡发育率低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来曲唑组内膜厚度大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妊娠率方面,来曲唑组高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HSS发生率上,来曲唑组低于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时应用来曲唑可提高妊娠率、降低多胎妊娠率和OHSS发生率.结论:来曲唑可作为除氯米芬外的另一种安全有效的促排卵药物.

    作者:袁照清;张展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信息资源组织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化一直高速发展着,信息资源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医学信息资源是建设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研究是提高其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医学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的发展,本文以医学信息资源为例,深入研究了其技术与发展的模式.

    作者:白青伟;刘海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苏醒期对患者进行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疗效对比法,将观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进行一般护理和专项护理,常规组只进行一般护理.结果:经过两组护理观察,采用一般护理结合专项护理的实验组在患者的躁动率上只有20.16%比常规组的33.87%明显低很多,两组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苏醒期对患者进行专项护理,不仅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保障,还能调节患者的心态情绪,减少全麻苏醒躁动的发生,一举两得.是应该被推广且广泛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的.

    作者:梁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应用肛塞米索前列醇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应用肛塞米索前列醇的预防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本院分娩的产妇中抽取40例,等分成各2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分娩后以肛塞的形式使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产妇分娩后以肌注的方式使用缩宫素,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产后2h、24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产后出血以肛塞的方式使用米索前列醇,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和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颜素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平喘顺气汤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平喘顺气汤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慢性支气管炎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n=45).治疗组中给予平喘顺气汤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儿慢性支气管炎两组患者治疗中,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7.87%,对比组中总有效率80%,治疗组中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时给予平喘顺气汤联合沙丁胺醇雾化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儿的免疫系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谷红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外反搏对改善慢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探讨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是通过医疗设备,配合人体心脏收缩节律,序贯性按压下肢,以促进机体供血,进而达到改善人体脏器缺血、缺氧等状态,缓解或消除心绞痛发作.体外反搏具有易操作、易推广及无创治疗等特点,临床经验证实,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滕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7±0.5天.结论 围手术期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曾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