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杨雯

关键词:心内科, 护理安全问题, 问题和对策
摘要:医院的护理安全问题是衡量一个医院护理水平的标准,尤其在心内科,针对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患者在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护理安全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加强护理安全工作,制定防范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额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完善护理设备等等来避免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质量管理

    本文介绍了医院供应室以及加强院供应室消毒和灭菌管理的重要性,从供应室污染区、清洁区和物品存放区域管理;消毒和灭菌措施以及消毒和灭菌质量监测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医院供应室的质量管理,进而提出了如何加强医院供应室消毒和灭菌管理的对策,应该提高重视,完善医院供应室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质量监控管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增强医护人员的消毒和灭菌技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为医院供应室消毒及其灭菌质量管理提高科学的建议,从而促进医院供应室提升监控管理水平、保证医院医疗工作顺利搞笑进行.

    作者:潘文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应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市收治的52例艾滋病患者,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宁少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法:选取201 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处于麻醉复苏期的患者86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技术上再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采取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肾脏病的患者100例,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给予患者有效控制高血压、合理控制水钠摄入量、调整干体重、积极纠正贫血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100例患者通过心力衰竭早期识别,并给予积极地临床护理,显著降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结论:及时准确地对血液透析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进一步发展为心力衰竭.

    作者:江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及超敏CRP含量的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超敏CRP含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 5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CHD+T2DM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T2DM患者80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葡萄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敏CRP(hs-CRP)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根据血清FFA和hs-CRP分析其与CHD的相关性.结果:与T2DM组相比,T2DM+ CHD组患者血清中FPG、TC、TG、hs-CRP和FFA水平低于T2D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FPG、TG、TC与患者T2DM+CHD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hs-CRP和FFA与T2DM和CHD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FFA和hs-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有着显著相关性,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提供借鉴.

    作者:巩煜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处理

    目的 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及急救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332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诊方法、紧急处理措施、治疗及转归的情况.结果 除94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的238例患者中,187例(78.6%)治愈出院;24例(1 0.1%)好转出院;27例(11.3%)死亡.总体急救成功率为88.7%. 结论 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正确迅速的分诊及有效处理,能显著降低急诊病死率,是抢救成功的关健.

    作者:杜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以期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进行有效的急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以急诊方式入院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老年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重症心力衰竭内科治疗,观察组老年患者入院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的72.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老年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VI、LVSAVI及E/A等各项超声心动图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老年患者治疗后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急诊内科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效果确切.

    作者:高旺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保证用血安全.方法 对2013-2014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的原因是ALT增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后依次是离心破损等.结论 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猷血前宣教及献血征询工作,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周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研究

    甲状腺是一个比较容易发病的器宫,也是一种十分让人受伤的地方.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患上甲状腺炎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了,并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和危害,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本文就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研究对甲状腺病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对甲状腺的治疗有所帮助和改善.

    作者:舒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患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 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住院小儿肺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以苯唑西林治疗,观察组20例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扁桃体及咽喉充血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可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退,提高临床疗效,且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宗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思考

    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高职学校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提升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现在高职学生缺少相关动手能力的基本原因,从增加实训机会、优化教学氛围、加强管理、构建评价体系,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

    作者:郑志民;黄宁江;杨红霞;刘乐江;申众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 5年2月期间接收的1 00例疑似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对患者幽门螺旋杆菌诊断的阳性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对于患者进行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灵敏度,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在这些因素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快速尿酶试验进行检查.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 3年2月到201 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予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对胎腹裂的临床诊断分析

    腹裂为常见的先天性前腹壁缺损.正胎儿前腹壁异常主要是指胎儿的胚胎期前腹壁皮肤发育异常而出现的各种畸形,包括腹裂、脐膨出、膀胱外翻和体蒂异常等,其中脐膨出和腹裂作为常见的两种先天性前腹壁缺损,也是我国产前监测的重要内容.腹裂指的是是脐右侧腹壁缺损、全层裂开终造成内脏外翻.本文就产前超声对股腹裂的临床诊断,做出分析阐述,内容如下.

    作者:郑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性化口腔护理在口腔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口腔护理在口腔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口腔外科接诊收治的118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护理依从性、按时复诊率及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促使其按时复诊,值得在口腔外科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特点及护理

    目的 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为临床上神经内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症状自评分量表(SCL-90)[1-2]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价,并结合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与常模相比,SCL-90量表中的9个因子中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这5个项目的评分结果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复杂,除了表现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的生理特点外,还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特点,再给予患者专科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思;罗楠;张婧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症医学科护理分组分层级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组分层管理模式培训护理人员的效果和应用.方法:根据病区床位数以及护理人员数,将护理人员按照高低年资互相搭配分成若干组,设小组长一名,每个护士分管一个床位,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分组护理责任制.结果:与实施这种模式之前相比较,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有效的环节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使之心情愉悦,而且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减小,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工作满意度也有所增加.结论:实施分组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重症医学科病人的心理压力,对于他们的病情会有一定的帮助,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工作压力,对于他们的心理有很好的正性效果,可以提高重症医学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丹玲;叶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的效果与准确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98例疑似早期宫外孕患者,患者入院后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通过B超检查,为实验组,另外一组运用其他方式检查,为对照组,将B超检查结果与运用其他方法得出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对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198例疑似患者中有114例被确诊为早期宫外孕,B超诊断准确率达到89.50%,误诊几率仅为10.50%,运用其他方式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准确率为70.18%,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方面有着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缓解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创伤骨科患者在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 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6例,常规组46例.结果:经过对实验组和常规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相同的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在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很好,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很好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参考.

    作者:余越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乙肝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分析效果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予以对照组常规卫生教育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前乙肝知识掌握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教育后实验组乙肝知识掌握程度与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实验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乙肝知识掌握程度,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作者:龚佳佳;陈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