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航;陶安周;线东鑫
三叶青为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研究.本文针对近年来对三叶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为今后三叶青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政;孙春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但即使处理后改善.患者的融合节段Cobb角扩大,JOA评分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腹部疝气术前术后的护理对策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抽取201 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接受腹部疝气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疝气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重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父母健康知识知晓及患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健康知识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出院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护理有利于提高小儿哮喘重症护理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深入分析对于门诊注射室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以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注射室的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门诊注射室的护理方法的探讨,观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同表现.结果 经过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水平以及康复速度结论对于门诊注射室的患者,采取物理治疗是重要的,但同时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以及出院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以改善和得到恢复.
作者:张予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高丽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关于对神经外科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希望通过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科室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在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大大的提高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活动提高整体临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有助于提高医院神经外科的治疗护理水平,同时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积极良好的作用.
作者:高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9)和试验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及生存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Ⅱ级、≥Ⅱ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肿瘤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诸葛艳;王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门诊中西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疼中的应用,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有效率.方法 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的患者除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外,还采用中西医护理方法.经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75±1.80,对照组经常规护理以后的VAS评分为6.88±2.00.实验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35±1.33, 实验组经常规护理以后的VAS评分为3.53±3.55.结论 综上所述,门诊中西医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痛疼中的应用,可以控制炎症的发生和扩散,降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使患者关节尽可能的恢复正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增加患者自信和生活水平.
作者:杨学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变化,以及干预前后生活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相较,108例老年耱尿病患者干预后的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好转,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生活满意度为51.85%,干预后,患者生活满意度为9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褥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1 00例重度子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预见性护理)各50例,观察比较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心力衰竭、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洁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崔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预防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传统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社区预防保健措施,比较患者干预后的血糖及血压水平,总结社区预防保健的实施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餐前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预防保健有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对稳定血压与血糖有积极作用.
作者:谭国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0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2例,依照入院就诊时间将他们随即的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1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天数及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疼痛长度和患者满意度上都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李清娜;刘寿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 将我院的15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联合护理,比较其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面情绪,减轻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及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进而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娥;文子函;王文丽;王立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予以对照组常规卫生教育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前乙肝知识掌握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教育后实验组乙肝知识掌握程度与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实验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乙肝知识掌握程度,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
作者:龚佳佳;陈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检测规范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系统性能验证及比对实验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选取201 5年2月-2015年5月于本院门诊、急诊及病房患者采集全血细胞分析样本2100例,分别应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和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对EDTA-K2抗凝血液样本进行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的测定.结果: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的平均CV%分别为WBC为1.13%、RBC为0.8%、HGB为0.9%、HCT为0.65%、PLT为1.93%;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的平均CV%分别为WBC为1.77%、RBC为0.85%、HGB为0.94%、HCT为1.37%、PLT为2.45%.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均在允许范围之内,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全血细胞参数结果一致.结论:在进行全血细胞参数检测时存在性能差异,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一定程度上性能优于BC-3000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具有可比性,可为临床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田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由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突飞猛进,目前已成为一门各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成为了影响临床治疗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不少医院存在着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沟通不够、不畅、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科资源整合、知识结构互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规避医疗风险.本文就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娄丽琼;吴升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提高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的必要性.方法:在2 014年10月到201 5年1 0月期间,选取本院46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调查研究的方式明确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结果:能够正确选择抑郁症常见9项诊断标准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掌握抑郁症危险因素的医师为32名,所占比例为69.57%;了解心理危机干预国际通用六步法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参与过抑郁症技能识别培训指导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结论:提升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师抑郁症识别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综合医院的诊疗水平,保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王帮路;李易俗;赵宗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 5年5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的对症缓解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机无创的正压通气给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6.54% (45/52)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 (34/52),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急诊抢救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优化血气指标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