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与X线诊断肺下叶结核的对比观察

热娜.艾尔肯;张芳;刘静

关键词:CT检查, X线检查, 肺下叶结核
摘要:目的:观察CT与X线诊断肺下叶结核的准确率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下叶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53例,对其接受X线检查与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X线检查与CT检查得到的卫星灶、钙化、空洞以及支气管扩张等各类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下叶结核的诊断,CT影像学检查能够获得相比于X线更加准确的影像表现,对于疾病的确诊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在临床上将CT诊断结合其他诊断方式进行综合确诊.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药事管理职能督导药物合理应用为医疗安全探讨

    合理用药是提高医疗质量、减轻药物毒副作用以确保安全和缓解“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药物滥用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是摆在医院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我院高度重视合理用药管理工作,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多举措避免药物滥用,遏制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过渡经济负担,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确保了医疗安全.

    作者:邓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家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家长对护理工作的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四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程度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目的:就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式以及传统接生方式出现会阴裂伤的程度以及各自的安全性展开对照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妇产科当中在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分娩的产妇100名,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传统接生方式,对实验组则行以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式.对照分析两组产妇的会阴发生裂伤的程度、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分娩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做以记录.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发生裂伤的程度要轻于参照组,组间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另外,在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妇分娩后伤口愈合情况上,实验组也明显好于参照组.分别进行对比,均存在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妇产科当中无保护会阴接生方式操作比较简便,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而且比较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世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管理模式在ICU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品管圈管理模式在ICU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3年2月-2015年3月ICU病房行人工气道治疗患者106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 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行气道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置管期间感染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品管圈管理模式应用于ICU病房行人工气道治疗患者气道护理中,其能够有效降低置管期间意外脱管及肺部感染发生几率,对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及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信息资源组织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模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化一直高速发展着,信息资源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医学信息资源是建设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研究是提高其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医学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的发展,本文以医学信息资源为例,深入研究了其技术与发展的模式.

    作者:白青伟;刘海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讨论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期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护理组,每组26例.参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添加心理护理.对其术后恢复期间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和护理,对比患者术后心理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恢复依从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心理情况优于参照组;护理组患者依从性(92.31%)优于参照组(61.54%),且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心理负面情绪进行指导及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治疗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杨银松;执湖仙;杨亦颖;杨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整体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施血液透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3年4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共61份,将患者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予以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且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及死亡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针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当选用切实可靠的护理方法,并且重视对患者心理的积极引导,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岳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住我院行PCI治疗的患者242例,PCI术后,冠脉造影显示前向血流≤TIMI2级为无复流,TIMI3级为正常血流.242例患者中共统计出无复流患者34例,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从血流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对照组.结果 无复流组急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白细胞总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增大(P<0.05).术后3个月再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率及死亡率无复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复流受AMI、既往糖尿病、肌酸激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白细胞总数等因素的影响.无复流患者的心肌损害严重,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近期预后差.

    作者:王之元;刘现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高血压急症诊治及管理

    近年来,高血压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会影响重要脏器心脑肾的结构功能;高血压还会引发多种伴随疾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高血压急症则是指短时期内血压重度升高,伴有重要器官组织严重功能障或不可逆性损害,出现严重危及生命的血压升高,需要作紧急处理;本文主要探讨高血压急症的诊治和相关的管理治疗原则,为今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莫翠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加强检验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

    由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突飞猛进,目前已成为一门各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成为了影响临床治疗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不少医院存在着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沟通不够、不畅、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科资源整合、知识结构互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规避医疗风险.本文就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娄丽琼;吴升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略论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护理

    本文主要介绍了口腔颌面外科面部整形、颌面部创伤以及伤口的护理等要求.我们认为,随着口腔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要以专科疾病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改善和提高口才的生存质量为目标,探索具有特色的专科护理.

    作者:古露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吸烟状况,为政府和卫生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施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重庆市巴南区15至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素养水平为12.1%.基本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水平分别为16.7%、20.8%、12.9%,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如下:科学健康观(41.3%),传染病预防(28.8%),慢性病预防(7.5%),安全与急救(47.1%),基本医疗(17.1%),健康信息(9.2%).吸烟率为29.6%.多因素分析,文化程度(OR=3.307)、吸烟状况(OR=1.969)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论 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吸烟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进行综合干预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周昊;汪洋;方旭东;陈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变化,以及干预前后生活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相较,108例老年耱尿病患者干预后的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好转,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生活满意度为51.85%,干预后,患者生活满意度为90.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探讨

    目的:为了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做好安全卫生工作,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原本可以避免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本文对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通过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职业病的特点,分析我国职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实现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机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职业安全卫生的一体化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我国安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方向.

    作者:赵保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理护理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诊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19例,95.00%,对照组满意率为1 3例,65.00%,实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故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史冬平;周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专支原体肺炎合并渗出性胸膜炎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专支原体肺炎合并渗出性胸膜炎15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例专支原体肺炎合并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容易合并肺外并发症;该疾病在成人中呈多发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渗出性胸膜炎没有胸穿指征,采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结论:对于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容易合并渗出性胸膜炎,通过积极应用支原体治疗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肖晓;陈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行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检查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本组43例患者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均顺利完成,治疗后6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 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检查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高莹;赵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孙氏培元降糖丸治疗糖尿病万例患者的临床实践研究

    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及病情进展、临床诊治等方面,概述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和“辩证疗法”在糖尿病预防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运用秘方“孙氏培元降糖丸”和辨证体系对糖尿病早、中期进行干预,能够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孙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20例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根据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 5年6月收治的化疗行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置管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PICC置管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置管发生静脉炎、脱管、堵管、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21.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置管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秦冰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药动学下植物药与西药的互相作用分析

    目的:为促进我国植物药与西药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并且提供相关有效依据,避免一些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达到高效、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调查有关植物药以及西药有关药动学方面的书籍论著,对植物药与西药的药用进行研究调查,并且分析植物药与西药相互作用机制与特点.结果:植物药与西药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与植物药与西药的生产方法都有可能影响相互作用的发生.结论:植物药与西药在配伍上与药理学上的有着协同作用以及拮抗作用,必须加强药动学下植物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分析以及了解更深的药理作用,这样便于临床上将植物药和西药有效联合使用,提高药物的效果.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