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许仕琴;罗惠贤;吴志纯;王刚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7±0.5天.结论 围手术期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曾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品管圈管理模式在ICU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3年2月-2015年3月ICU病房行人工气道治疗患者106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 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行气道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置管期间感染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品管圈管理模式应用于ICU病房行人工气道治疗患者气道护理中,其能够有效降低置管期间意外脱管及肺部感染发生几率,对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及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的疗效.方法:节选了83例符合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口服.采用每天三次口服25mg的卡托普利,一年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8 3位患者均停用其它降压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平均收缩压从治疗前182±24mmHg降为治疗后140±8mmHg,舒张压从治疗前105±12mmHg降为治疗后90±6mmHg.治疗前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舒张压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90%,不良反应中咳嗽占13.3%、下肢踝部水肿占3.3%.表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书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基本单元,预防接种也是其工作内容之一.这一服务形式在给儿童接种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柯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腓骨钩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康复训练与饮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57例接受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患者,根据术后护理方法分组:30例行常规康复护理为对照组,2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康复训练与饮食护理为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评分优良率(88.89%vs 76.67%)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腓骨钩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显著,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以及饮食护理可改善功能康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訚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针对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应采取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76例,给予其激素、丙种球蛋白等科学治疗措施,观察分析其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注重临床疗效.结果 对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采用科学治疗措施后,其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5.52%.各患者分别接受激素、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结论 对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病患采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科学治疗措施后,可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作者:陈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吸烟状况,为政府和卫生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施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重庆市巴南区15至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素养水平为12.1%.基本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水平分别为16.7%、20.8%、12.9%,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如下:科学健康观(41.3%),传染病预防(28.8%),慢性病预防(7.5%),安全与急救(47.1%),基本医疗(17.1%),健康信息(9.2%).吸烟率为29.6%.多因素分析,文化程度(OR=3.307)、吸烟状况(OR=1.969)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论 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吸烟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进行综合干预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周昊;汪洋;方旭东;陈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 3年3月21日至2014年3月21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占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围术期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陶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化一直高速发展着,信息资源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医学信息资源是建设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研究是提高其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医学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的发展,本文以医学信息资源为例,深入研究了其技术与发展的模式.
作者:白青伟;刘海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意识到要控制病情,仅仅靠药物治疗较难达到目的,这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世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痛风是我国高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生化基础为高尿酸血症,主要由嘌呤代谢异常引发.当前,痛风临床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是西药促排酸药物及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对副反应较多,故在临床用药中限制较多.中药材为天然药物,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长期用药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痛风治疗的新选择.本文查阅了近年来中药治疗的痛风方剂等相关文献,对于中药单方、复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中药治疗痛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中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吴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 3年2月到201 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予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教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实验技术队伍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全面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有助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作者:涂应琴;陆红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 015年1月到2016年2月间接收的6 3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探讨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有50例恢复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9.5±14.25天;1 3例患者均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后13例患者均死亡,死亡率为20.6%.结论:对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要结合其临床特征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同时进行适当用氧和强心等,并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帮助患者科学快速的恢复.
作者:田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 关于化疗性静脉炎肿瘤又称“癌症”,其治疗方主要有三类:手术切除、放疗以及化疗.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就是使用化学治疗药物,反复、多次进行静脉输注,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也是目前治疗癌症有效的手段之一,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口服、静脉和体腔给药等),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宫和组织.
作者:邵剑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苏醒期对患者进行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疗效对比法,将观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进行一般护理和专项护理,常规组只进行一般护理.结果:经过两组护理观察,采用一般护理结合专项护理的实验组在患者的躁动率上只有20.16%比常规组的33.87%明显低很多,两组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苏醒期对患者进行专项护理,不仅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保障,还能调节患者的心态情绪,减少全麻苏醒躁动的发生,一举两得.是应该被推广且广泛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的.
作者:梁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的分诊及急救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332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诊方法、紧急处理措施、治疗及转归的情况.结果 除94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的238例患者中,187例(78.6%)治愈出院;24例(1 0.1%)好转出院;27例(11.3%)死亡.总体急救成功率为88.7%. 结论 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正确迅速的分诊及有效处理,能显著降低急诊病死率,是抢救成功的关健.
作者:杜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提高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的必要性.方法:在2 014年10月到201 5年1 0月期间,选取本院46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调查研究的方式明确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结果:能够正确选择抑郁症常见9项诊断标准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掌握抑郁症危险因素的医师为32名,所占比例为69.57%;了解心理危机干预国际通用六步法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参与过抑郁症技能识别培训指导的医师为12名,所占比例为26.09%.结论:提升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师抑郁症识别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综合医院的诊疗水平,保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王帮路;李易俗;赵宗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以期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进行有效的急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以急诊方式入院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老年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重症心力衰竭内科治疗,观察组老年患者入院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的72.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老年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VI、LVSAVI及E/A等各项超声心动图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老年患者治疗后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急诊内科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效果确切.
作者:高旺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保证用血安全.方法 对2013-2014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的原因是ALT增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后依次是离心破损等.结论 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猷血前宣教及献血征询工作,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周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