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若干思考

孙皓明

关键词:医院, 政工干部, 道德修养
摘要:医院政工干部作为医院队伍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医院的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后勤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医院政工干部的道德修养.一是提高对道德修养的深刻认识;二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三是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四是继承传统美德,宏扬伦理道德和家庭美德;五是确立正确的荣辱观;六是坚持集体主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地佐辛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地佐辛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时间点MAP(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变化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时间及插管呛咳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T0(麻醉诱导前)时间点MAP、心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完成即刻)、T3(插管后1min)、T4(插管后2min)、T5(插管后5min)等时间点MAP、心率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B组患者呛咳发生率低于A组,一次插管成功时间短于A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佐辛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勇;许仕琴;罗惠贤;吴志纯;王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思考

    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高职学校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提升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现在高职学生缺少相关动手能力的基本原因,从增加实训机会、优化教学氛围、加强管理、构建评价体系,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

    作者:郑志民;黄宁江;杨红霞;刘乐江;申众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公共卫生健康是我国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健康教育中忽视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导致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足.本文就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和应对意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国高校在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后就如何加强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目前国内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进展

    甲状腺癌是头颈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的疾病[1],虽只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的1%,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上升迅速,成为人类恶性肿瘤发病增长上升快的肿瘤之一[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GLOBOCAN 2008数据[3]显示,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2.5.超声检查以无创、经济、便捷、较高准确率等优点已经成为诊断甲状腺癌主要影像学方法.

    作者:何自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合理治疗进展分析

    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7例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岁年龄段占81.6%,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占85.6%,独生子女占67.6%,不同程度体重减轻的占29.1%,学习成绩不良的占46.2%,微量元素缺乏的占31.2%,5个亚型分别占54.2%、18.2%、12.6%、9.7%和5.3%.结论:小儿功能消化不良多发年龄为3~8岁,主要是生活条件好、父母过分溺爱,导致儿童挑食、偏食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微量元素缺乏之间存在恶性循环,影响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亚型分布上以运动不良型居多.

    作者:骆开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颅内压监护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颅内压监测方式而分为两组,即无创颅内压监测组30例,有创颅内压监测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组和无创颅内压监测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及颅内压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可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而无创颅内压监测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监测差异不明显,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代替有创监测,推荐应用.

    作者:王立江;王立勋;魏双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茶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茶碱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糖皮质激素联合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糖皮质激素联合受体激动剂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2%,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符合统计标准(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运用茶碱类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学生对艾滋病认知与态度的针对性分析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与态度,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我县普通人群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个人或小组访谈.结果:(1)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认识较差.(2)中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不高.(3)30%的中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交往.(4)学生一般从广播、电视、学校里看见或听见过艾滋病知识的宣传.结论:中学生文化水平不高,社会经历较少,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比较局限,55%的学生对艾滋病还有恐惧心理和对艾滋病人歧视现象.

    作者:董军;宁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行喜炎平注射液疗法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收治患者中抽选,随机抽样后将14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行病毒唑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上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好转率为97.1%,高于85.7%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支气管肺炎患者行喜炎平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缩短治疗时间,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赵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探讨

    目的:为了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做好安全卫生工作,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原本可以避免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本文对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通过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职业病的特点,分析我国职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实现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监管机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职业安全卫生的一体化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我国安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提供了方向.

    作者:赵保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认知功能障碍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52例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各26例.观察临床疗效,评估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3例(88.5%),高于对照组的16例(61.5%);治疗后患者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应用

    目的 为临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优化治疗提供依据,临床探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9~2015.10期间我院120例心肌缺血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12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 观察组疾病检查率为96.7%,对照组为83.3%,观察组较对照组疾病检出情况好,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缺血持续时间较有症状缺血者情况好,P<0.05,但患者在ST段压低幅度上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查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清楚显示患者心率、ST段压低幅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徐雯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专支原体肺炎合并渗出性胸膜炎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专支原体肺炎合并渗出性胸膜炎15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例专支原体肺炎合并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容易合并肺外并发症;该疾病在成人中呈多发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渗出性胸膜炎没有胸穿指征,采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结论:对于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容易合并渗出性胸膜炎,通过积极应用支原体治疗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肖晓;陈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和研究针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结合医治.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消化道出血等不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一定的好转,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中明显好转的人数明显的少于试验组患者情况.存在差别,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粘绷带在献血后皮下瘀血预防中的应用

    献血后献血者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瘀血是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一侧前臂出现大片的青紫和瘀血,同时会感到针眼周围肿胀、疼痛,献血者肢体活动受限,给献血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了献血者的正常生活,增加了其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再加上献血者的负面宣传,必然会影响到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B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的效果与准确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98例疑似早期宫外孕患者,患者入院后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通过B超检查,为实验组,另外一组运用其他方式检查,为对照组,将B超检查结果与运用其他方法得出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对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198例疑似患者中有114例被确诊为早期宫外孕,B超诊断准确率达到89.50%,误诊几率仅为10.50%,运用其他方式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准确率为70.18%,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方面有着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2 0)和对照组(n=20),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以治疗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与谷丙转氨酶比较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组恢复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更能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故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金宏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应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市收治的52例艾滋病患者,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宁少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外科限期手术安全性的研究

    探讨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外科限期手术安全性的研究.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肿瘤患者共253例.回顾前制定详细的调查表,经过回顾以往住院记录和电话采集.血管疾病的个人史(包括现病史和既化史)及家族史、吸烟与饮酒史.结果:我们选取了发病率前两位的消化系统肿瘤和肺癌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支架+肿瘤切除组在围术期庭用低分子肝素脊代DAPT治疗,而造影+巧瘤切除组在围术期并未用任何抗凝药物.探讨围术期低分子肝素替代DAPT治疗的安全性.对比外科图术期出血、引流、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在外科围术期短期脊代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阿地里吾提库;热娜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分析

    发光细菌法在是生物毒性测定中应用十分广泛,且操作方便,检测灵敏度较高.在应用中可以依据生物发光度进行水样发光度测定,并研究水体急性毒性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发光细菌法为主要方法,重点对某制药废水的急性毒性开展研究,研究过程体现在废水水质、进水水样与出水水样测试等领域,并研究了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生化处理效果,为制药废水的急性毒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