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玉
目的:通过对出院的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以观察其遵医行为及治疗依从性,加强脑卒中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非常重要,旨在减少脑卒中致残及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提高医院、科室的服务满意度,让患者、家庭、医院社会得到实惠.
作者:滕凤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0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2例,依照入院就诊时间将他们随即的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1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天数及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疼痛长度和患者满意度上都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李清娜;刘寿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由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突飞猛进,目前已成为一门各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成为了影响临床治疗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不少医院存在着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沟通不够、不畅、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科资源整合、知识结构互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规避医疗风险.本文就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娄丽琼;吴升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运用医学模拟教学创新了护理临床处置能力培养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证明了其超强的仿真性、客观性、安全性和标准性,是护生从学校学习到临床护理工作良性过渡的为可靠的“桥梁”,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就医学模拟教学在护理实务临床处置课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作者:陈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0例进行研究,将这3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有患者15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浅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和护理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闫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与态度,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我县普通人群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个人或小组访谈.结果:(1)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认识较差.(2)中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不高.(3)30%的中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交往.(4)学生一般从广播、电视、学校里看见或听见过艾滋病知识的宣传.结论:中学生文化水平不高,社会经历较少,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比较局限,55%的学生对艾滋病还有恐惧心理和对艾滋病人歧视现象.
作者:董军;宁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心食品质量的安全问题,所以这就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对食品越来越挑剔,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更加复杂,不可避免的给微生物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我国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上有着标准的方法和步骤,但检验人员工作的偏差还是有可能影响检验质量的.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现已成为检验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及检验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戚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CBL教学模式是指以病例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指以“以病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临床教学为主导”.老年痴呆是临床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针对C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优势,指出其在老年痴呆临床教学中的积极影响,能够提升CBL教学模式在老年痴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推动老年痴呆临床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三叶青为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研究.本文针对近年来对三叶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为今后三叶青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政;孙春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治疗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实施麻醉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无痛胃镜治疗患者15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对无痛胃镜治疗患者采取的不同麻醉治疗方法展开分组,临床采用丙泊酚药物对对照组75例患者实施麻醉治疗;临床采用右美托咪定药物对观察组75例患者实施麻醉治疗;对临床麻醉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入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两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痛胃镜治疗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痛胃镜治疗患者(P<0.05).结论:针对无痛胃镜治疗患者,临床麻醉治疗药物选择右美托咪定,可以获得显著的干预效果,终显著提高无痛胃镜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赵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重症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父母健康知识知晓及患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健康知识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出院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护理有利于提高小儿哮喘重症护理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于我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 0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管理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量化比较.结果 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管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管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心理状况的调节也是大有益处的,可推广到糖尿病患者的日常健康教育中.
作者:钱中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但即使处理后改善.患者的融合节段Cobb角扩大,JOA评分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献血后献血者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瘀血是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一侧前臂出现大片的青紫和瘀血,同时会感到针眼周围肿胀、疼痛,献血者肢体活动受限,给献血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了献血者的正常生活,增加了其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再加上献血者的负面宣传,必然会影响到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调脂药.观察组患者PCI术后给予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作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饮食习惯依从性高27例,服药依从性高33例,体育锻炼依从性高29例,日常生活习惯依从性高30例;对照组39例患者饮食习惯依从性高12例,服药依从性高18例,体育锻炼依从性高19例,日常生活习惯依从性高16例,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行为依从性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护理健康教育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可显着提高其康复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修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内质网和线粒体为细胞中关系密切的细胞器,细胞应激可引发内质网应激(ER Stress),线粒体功能在ER Stress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MAMs)传递信号影响ER Stress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爱云;刘保林;黄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及护理前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的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感染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及心理护理,有助于病情的治愈及康复.
作者:陈燕;郭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的工作中人文关怀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于价值.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给予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在很好的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基础上还能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银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为临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优化治疗提供依据,临床探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9~2015.10期间我院120例心肌缺血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12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 观察组疾病检查率为96.7%,对照组为83.3%,观察组较对照组疾病检出情况好,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缺血持续时间较有症状缺血者情况好,P<0.05,但患者在ST段压低幅度上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查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清楚显示患者心率、ST段压低幅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徐雯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