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福真
目的 分析探讨27例急诊无助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7例急诊无助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7例急诊无助患者当中,在我院接受治疗7例,其中2例病死,5例经过救治病情恢复稳定,但没有联系到家属,进而将患者送至福利院;其余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之后病情恢复稳定,并联系到家属,之后通过病情评估符合出院标准后,由家属陪同患者出院.结论 急诊无助患者情况特殊,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构建急救绿色通道,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对患者的物品进行妥善保管,并对患者进行生活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以此使患者获得优质、科学、全面的护理,进一步确保急诊无助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患者行急诊集束治疗,探析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患者12例,对患者行急诊集束治疗,并在治疗期对患者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氧合指数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患者治疗前的氧合指数为(203.1±69.5),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为(434.5±97.2),数据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100%.结论: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水肿患者接受急诊集束治疗过程中,对其行以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沈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哮喘持续状态下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哮喘持续状态下伴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及临床治疗的方法与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本组48例患者中,36例(占75.0%)病情得到完全缓解,9例(占18.7%)发生显著好转,2例(占4.2%)治疗无效,1例(占2.1%)发生死亡.结论:通过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展开治疗哮喘发作诱因、保持呼吸通道的通畅、氧疗、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病情康复,减少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龙;孙智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前臂尺桡骨双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可由扭转暴力引起,此时骨折多伴有骨折的严重粉碎及软组织的严重挫伤.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骨折临床处理较为复杂,一期钢板内固定常伴随有感染的风险,而二期处理骨折又伴随着因骨折旷置而引起的诸多合并症如关节活动受限、肌肉松弛等,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外固定支架因其特殊的治疗方式使临床医生在处理此类骨折时多了一种选择方案.现报道一例外固定支架治疗前臂尺桡骨开放粉碎骨折案例.
作者:杨光;万春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些年来,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因而应在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教育不依从性的原因及对策进行阐述.
作者:程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身体相对性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和以骨骼改变为主的一系列变化.严重者致骨骼畸形,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球蛋白减少,易并发各种感染,且使其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应积极防治.
作者:左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糖皮质激素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的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方式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B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肌酐清除率、尿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国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代谢检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要性. 方法 对嘉善县康慈医院的4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将40名健康人群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接受4周的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对照组不适用任何药物.对两组研究研究对象试试验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试验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血脂项目均具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代谢进行检测有助于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
作者:董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给予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县2014年01月-2016年01月复杂髋臼骨折患者14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法展开两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随机分组.临床选择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对70例观察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干预;临床选择牵引治疗的方法对70例对照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干预;针对两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表现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P<0.05).结论:针对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完成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云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报道一例91岁女性患者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压疮护理过程,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有效促进了创面快速愈合的护理体会.本例通过应用新型敷料进行创面局部处理,并配合全身支持疗法,对患者院前发生的Ⅱ期压疮进行细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夏祯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迄今为止,HBV感染仍为全球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易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约占慢乙肝的1%)、肝硬化(约占慢乙肝的2%~10%)及肝细胞癌(约占慢乙肝的1% ~5%)等严重肝病[1].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以上严重肝病.目前全球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仍然仅有干扰素类(IFN)和核苷(酸)类似物.
作者:陈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照护措施,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根据工作经验找寻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影响和心理因素影响.主要干预措施包括:监护室设备设置、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充分告知及无声交流卡的运用.结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有自尊、安全与舒适的需求,监护室的护士应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及心理需求,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少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花费和资源浪费.
作者:何成英;刘庆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PCI术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划分为研究组(18例)与参照组(17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急诊PCI术治疗过程中,对其行全程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化护患关系,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n=24)与非手术组(n=24),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治愈、好转或死亡)、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治疗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和胃肠营养开始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不多,并发症少或无.结论:通过采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有效地提高生存率,胃肠营养开始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18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手术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手术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8.9%,参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5.4%,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满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救治之后,需要辅以相应的优质临床护理,这在某种意义上促使患者康复时间缩短,改善预后效果,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颜仙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体检的130例健康者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检验前过程各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结果: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中的溶血、体位与检测时间影响着检测质量.结论:临床实践中应关注生化检验前过程的质量,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检验仪器的精密性与科学性,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降低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进而为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主要针对急性中毒患者行急诊洗胃过程中实施护理工作的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抽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就诊的70例急性中毒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术中采用鼻腔置管洗胃的方式,整个过程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并实施护理治疗,对护理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成功,其中有3例患者因为毒性蔓延过深而死亡,占据患者总数的4.3%,有25例患者在行急诊洗胃的过程中产生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占据患者总数的35.7%,同时有3例患者在洗胃的同时出现胃管脱出及堵塞的情况,所有患者均未产生更为严重的病发症状.结论 实施急诊洗胃时,相应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密切关注,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在洗胃过程当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状的概率,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而言意义重大.
作者:刘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管理是社会的要求和卫生人才市场的需要.资料表明,无论青年,中年,老年,哪方面的群体都需要健康管理.健康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健康管理不仅需要一大批可以胜任健康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更需要人人懂得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人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树立“健康管理,从我做起”的理念.
作者:樊巧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休克观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所收治的59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给予相关观察护理,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治愈患儿57例,所占的比例是96.6%;死亡患儿2例,所占的比例是3.4%.结论:小儿感染性休克给予观察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挽救患儿生命安全.
作者:赵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开展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等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后精心护理之后,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有2例患者出现了关节僵硬,有2例患者出现了术后疼痛,并且发生了1例切口感染,但是通过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发症都已经消失.结论:在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术后恢复.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