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益生菌在预防老年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及护理的研究

薛世宇

关键词:益生菌, 肠内营养, 腹泻,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在预防老年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了我院消化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需要肠内营养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剂鼻饲后,加用益生菌制剂鼻饲,对照组患者给与单纯的肠内营养剂鼻饲,同时给予患者合理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菌群失调情况、肠内营养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菌群失调情况、肠内营养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同时给予患者给予合理化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肠内营养的成功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1月至6月以及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这两个阶段的10名工作人员予以研究,前一阶段予以常规管理(参照组),后一阶段予以品管圈管理(研究组),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增强有关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骏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研究分析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与欣母沛联合治疗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在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欣母沛联合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的临床影响效果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并将其按数字法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40例.欣母沛用于A组治疗中,在A组基础上采用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的分娩结局状况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欣母沛联合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止血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江萍;陆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输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急诊输液室作为急诊科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门诊输液的重要工作,这一科室中患者人数多、流动性大,是医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急诊输液室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药物与技术问题、输液室的环境问题、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石玉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烹饪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对多媒体技术在烹饪教学中应用的优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使用的对策,以期为烹饪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吉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综述

    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细小且通常呈现出网格状分布特点,加之小儿合作依从性较差,因此,在为其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操作过程时,一次性成功率不甚理想.在本文中,笔者详细分析了导致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的常见原因,并综述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护理措施,旨在为后续的临床头皮静脉穿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肖赛兰;卜述林;陈丽明;陈均英;陈燕萍;马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医学检验是进行诊治的重要前提,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充分重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并才有效措施,障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作者:徐雪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诊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划为两组各40例.其中,采用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患者,即为传统组;采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患者,即为微创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传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明显较差于微创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微创组患者Harris评分较优于传统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术后各项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谢鸿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心电监护仪使用与管理方法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在住院患者中的规范使用与管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10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外科实施心电监护的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实施常规心电监护,对于观察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心电监护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制定.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设备故障率及维修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改善了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设备故障率.结论:临床上对于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及管理,可将设备大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将人为因素对监护效果的影响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叶双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救护理对患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评价

    目的:对采用急救护理在患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了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70脑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人.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在实施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指数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指数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积极的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安玉;刘远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2 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 02例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AD患者资料加以研究,分为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6例行综合护理干预),比对2组护理前后VAS评分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评分(1.28±0.33)更低;且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值(18.25±5.41)mmHg、(32.42±8.36) mmHg均更大(P<0.05).结论:针对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A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10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观察组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改善及临床疗效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积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腰背肌功能恢复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积极保守治疗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相比常规护理,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秦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抢救室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盲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急诊抢救室接收的患者100例,任选其中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护理.另外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治疗.对比其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和护理质量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为96.00% (48/50),对照组为82.00% (41/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同样占据显著优势,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抢救室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俊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于胃肠疾病的诊断,实施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方面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就患者之中对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的检查予以接受的而言,对于我院的二○一五年和二○一年的五百八十例子以了选择.造影剂所选择的为天下牌的胃肠超声助显剂.在接受了造影剂的情况下,患者的胃腔里面会形成中等回声的界面.而就所采用的超声造影检测而已,其检查的顺序是从食管的下段开始,经由贡门和胃底部以及胃体这样三个部分,到达胃角部和胃窦部以及幽门,直至十二指肠球部为止.结果 无论胃肠的周围脏器,还是胃壁的层次,亦或是的胃肠的病变,都能够借助于超声造影,予以清晰地显示.就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和胃癌的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而言,前者为90.97%,或者为95%.结论 无论是对于X线钡餐,还是对于胃镜,亦或是对于其他相关检查,这种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实际上为重要的有效补充.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个借助于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所实施的检查,不但是无创和价廉的,而且是准确和方便的.这样,对于临床上面的胃肠疾病来说,此种大规模的检查是非常适合的.

    作者:张陈程;许国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来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6 3例患者进行实验,将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作为选取时间.将采用内科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将实验组作为对照,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予以神经介入治疗,其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

    作者:李浩;马历历;孙立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在学龄儿童体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在学龄儿童体检中采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探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体检的学龄儿童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体检时间段是201 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学龄儿童实行均分,2组学龄儿童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学龄儿童.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传统穿刺,实验组:应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学龄儿童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医护人员配合度、完成体检时间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学龄儿童体检中采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姬明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旅客列车结核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及需求基线调查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铁路旅客结核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及需求情况,找准旅客列车健康促进宣传活动的重点和方向.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办法,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整个车厢旅客全部发放由铁路总公司提供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导出成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共收回有效问卷106份,其中男性76人,女性30人;文化程度小学和大专各10人(各占9.4%),初中36人(33.9%),高中(中专)30人(28.3%),本科及以上20人(18.8%);年龄20岁以下2人(1.9%),20 50岁87人(82.8%),大干50岁17人(16%).结论 铁路旅客对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但在现代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国家对结核病的减免政策和结核病的治疗原则三个方面知晓率很低.铁路旅客结核病防治宣教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韦凤整;聂雄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试管婴儿技术中患者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对试管婴儿技术当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心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取2015-2016年我院200例试管婴儿技术患者作为对象,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护理,在护理后对比心理情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终止妊娠率以及顺产率由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健康知识宣教以及心理护理方式的应能够有效实现试管婴儿技术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维;阙文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及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针对眼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进行探讨,并对其相关防护措施分析,希望对未来眼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42例眼科疾病患者,对这142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眼科护理中较为常见的风险因素,并结合这些风险因素制定与之对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前后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经行调查.结果: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生活能力障碍、视力模糊、术后感染、体位、心理因素等是眼部疾病患者在接受护理和入院治疗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风险,其中为主要的风险为视力模糊,占30%左右.进行防护措施后患者满意度较高,达到97.18%.结论:针对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进行探讨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使护理工作效率调高、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腹腔内无明确感染灶或脏器破裂,也无直接污染途径,病原菌经血液、淋巴途径或经肠壁、女性生殖器或因侵入性操作而进入腹腔发生的急性、亚急性细菌性腹腔感染.19%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SBP,死亡率达36%-70%.

    作者:李翠霞;周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不同体位小儿静脉采血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 对不同体位小儿静脉采血的方法予以分析.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5月1日~5月15日静脉采血1191例患儿,根据体位的不同s分为2组,以头皮针类真空采血针为主,对照组予以平卧位,观察组予以端坐位.并对2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样采集不足、凝血、溶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9.49%,高于对照组的89.33% (P<0.05);对照组血样采集不足率、凝血率与溶血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与平卧位相比,端坐位采血的首次成功率更高,采血质量更好,可使反复采血为患儿带来的痛苦明显减少,使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刘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