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宇
随着新医疗改革工作的开展,档案管理成为一个可开发利用的部门,在管理工作中,针对医院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结合对应的资源信息进行相应管理水平的改善,各个医院也需要结合本单位的状况进行相应措施的实施,并且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实施.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在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欣母沛联合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的临床影响效果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并将其按数字法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40例.欣母沛用于A组治疗中,在A组基础上采用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的分娩结局状况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欣母沛联合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止血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江萍;陆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小儿贫血的原因,为贫血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方向. 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100例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儿的年龄分布情况和贫血原因.结果:1岁以内的贫血患病率高,为54.00%,因先天储铁不足而引发贫血的概率大,为50.00% (p<0.05). 结论:一岁以内小儿的贫血患病率高,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主要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铁元素等方法来降低小儿的贫血发生率.
作者:汪中宝;汪晟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6.30%,对照组为74.07%,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生活习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安敏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关于内分泌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的效果分析随着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人们往往不再满足于常规护理中各种仅局限于疾病方面的护理;从医院治疗的角度来看,临床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在护理中系统的涉及到患者的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人文护理模式在内的多种新型护理模式便涌现出来;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人文护理模式的含义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患者的治疗过程,并从患者的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雪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针对眼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进行探讨,并对其相关防护措施分析,希望对未来眼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42例眼科疾病患者,对这142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眼科护理中较为常见的风险因素,并结合这些风险因素制定与之对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前后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经行调查.结果: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生活能力障碍、视力模糊、术后感染、体位、心理因素等是眼部疾病患者在接受护理和入院治疗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风险,其中为主要的风险为视力模糊,占30%左右.进行防护措施后患者满意度较高,达到97.18%.结论:针对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进行探讨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使护理工作效率调高、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胸外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中在胸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为常规组以及风险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风险组的患者满意率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的患者使用风险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月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的在临床中患有宫颈癌的年轻妇女患者76例,年龄小于或等于55岁(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然后随机抽取110例年龄大于35岁的宫颈癌女性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增高,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初婚年龄较小,孕产次数较少,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为主,组织深度以小于1/2肌层为主,盆腔淋巴结转移以闭孔淋巴结为常见,结论 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的趋势上升,应该重视年轻妇女宫颈癌病症的筛查,尽早的进行检查诊断.
作者:李颖;王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学龄儿童体检中采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探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体检的学龄儿童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体检时间段是201 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学龄儿童实行均分,2组学龄儿童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学龄儿童.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传统穿刺,实验组:应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学龄儿童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医护人员配合度、完成体检时间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学龄儿童体检中采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姬明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方法 随机选取24例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4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2名肿瘤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12名肿瘤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29% 结论 实施持续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也显著降低,表明今后应该将持续护理模式广泛推广到肿瘤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刘家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静脉采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负面情绪、安静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患儿安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通过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照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保持其安静率,提高采血的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丽;宿国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凭借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用药,对观察组患者结合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合理用药,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控制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提升感染控制率.
作者:赵家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减少晚期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的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1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压疮知识了解明显较高,压疮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肿瘤病患,开展集束化护理,能够全面降低压疮发生率,增强患者以及家属对压疮的了解,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及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对急性胃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急性胃炎患者中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护理总满意率为82.00%;,两组对比可知,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胃炎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同一时间段实验组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更年期综合症个体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个体临床症状.
作者:郭洁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年来使用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方法在16例急性肝衰竭儿童中的应用,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儿童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PICU住院治疗的急性肝衰竭患儿16例.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组内两均数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 6例患儿均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时间(7.25±2.25)h,连续血液滤过(+透析)时间(120.75±33.45)h.其中治愈出院1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治疗2 d ALT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3 dPT明显改善,Cr、TBIL水平明显下降,5 d BUN水平明显下降.结论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相比,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改善急性肝衰竭患儿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周红;李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45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较大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症,由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不当或治疗中断、饮食不当、应激状态等诱因引起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导致大量的脂肪分解,酮体产生过多,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1],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具有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但大部分DKA是可以预防的也可以治疗的,该患者经过综合治疗与精心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史摘要,体征,住院经过患者,男,孟祥杰,22岁,住院号:1517993,因“发现血糖升高5年,恶心呕吐1天”于2016-01-18 15:20入院.
作者:李贤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来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6 3例患者进行实验,将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作为选取时间.将采用内科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将实验组作为对照,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予以神经介入治疗,其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
作者:李浩;马历历;孙立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腹腔内无明确感染灶或脏器破裂,也无直接污染途径,病原菌经血液、淋巴途径或经肠壁、女性生殖器或因侵入性操作而进入腹腔发生的急性、亚急性细菌性腹腔感染.19%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SBP,死亡率达36%-70%.
作者:李翠霞;周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