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
目的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初发2型糖尿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对照组)以及天麦消渴片+二甲双胍(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巩长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 7年2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70例作为对照组,另7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清创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变化、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评分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指数更佳,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实施延续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为了确保广大高职生群体可以愈加理想地研习病理学,并在日后予以科学妥善的实践应用,笔者决定针对PBL和案例教学法的融合举措加以深入性探讨,希望借此强化学生的爱伤意识和医护能力.
作者:萧赪;颜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将其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35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明显低于对照组42.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得到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段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病患围手术期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手术期实施的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增加个体化疼痛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有患者使用了止痛药物12例(48.0%),疼痛评分为(3.5±1.3)分,疼痛等级0-3级患者人数分别为4例、13例、7例和1例.与对照组相比,这些指标均较优.结论:对创伤骨科病患在围手术期增加实施个体化疼痛管理有显著的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觉,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得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对医疗护理的工作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妇科护理工作风险高、责任大,发展工作参差不齐,但总的来讲还是比较落后,在产科的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面对问题要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将对那些问题和对策给予探讨.
作者:翟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医用生物组织胶水两种粘合方法在急诊创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急诊皮肤裂伤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医用生物组织胶水治疗.其中69例患者采用新式粘合方法,57例患者采用传统的粘合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中一期愈合例数、有明显瘢痕例数、伤口愈合需要的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新式粘合方法治疗68例患者一期愈合,出现明显瘢痕者仅2例,伤口愈合需要的时间平均为(9.02±0.97)d.采用传统粘合方法治疗50例患者一期愈合,9例患者出现明显瘢痕,而伤口愈合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1.31±1.12)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粘合方法相比,医用生物组织胶水新式粘合方法可以明显增加急诊创伤治疗中伤口的一期愈合率,减少伤口的瘢痕的形成,缩短切口的愈合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强;杨晓明;陈锦华;毕淑珍;田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学习的1 0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对比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管理模式后,其基础知识掌握评分、规范化操作评分以及护理意识评分均明显的提升,与规范化教学管理前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能力,规范操作水平,且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2名急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在研究之前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76人.治疗1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治疗2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后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治疗2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采用西医治疗盆腔炎的治疗1组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因此此种治疗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陈霞;陈启良;陈燕萍;莫淑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CCU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综合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患者施以改进后护理方案,比较两种护理方案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方法改进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且改进后的患者不良事件显著低于改进前.结论 针对CCU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给予患者改进后的护理方案,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搜集资料,了解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和分析总结预防措施.结果:输液反应的原因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患者及气候因素等.结论:加强管理措施,严格操作程序,增强无菌意识,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立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针对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培养适合社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护理从业人员,终实现有效供给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存在的共同问题,尝试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三方面对护理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李玲;艾嘉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术后患者行温凉饮食干预对于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112例甲状腺术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和讨论,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56实验组和56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饮食指导,实验组则接受温凉饮食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出血发生率1例(1.79%)显著高于对照组1 0例(17.86%),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5 3例(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44例(78.5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行温凉饮食指导,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同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冉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和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正畸,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正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尖牙间宽度等各项疗效评价指标值均明显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8.00%、4.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4.00%、26.00%)(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正畸效果,相较于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微型种植支抗技术有效率和安全性均更高.
作者:朱曦;谢雄伟;朱毅;蒙兴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74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水平.结果:观察组营养摄入率为86.5%,对照组营养摄入率为64.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
作者:黄泽颖;王桥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由于手术体位的安置护理是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本文主要针对仰卧位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上肢输液手术中过度外展损伤神经做出改进的护理措施.通过掌握肢体外展的限度,掌握体位摆放原则,固定好手托架.手托架上垫好能返折的软布,以便摆好体位折回保护肢体温度.将手托架摆成与躯体尾侧成120度,将患者上臂外展调成与躯体尾侧成60-70度,前臂摆成大于100度,再用固定带固定好肢体,避开选肘关节为静脉穿刺点.这样既不影响手术,又利于静脉和动脉的观察护理.这符合肢体功能位,清晰、患者安全舒适,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同时还要求我们广大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身边的每个环节,把工作做精细,善于总结思考,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提高护理质量而不断努力.
作者:蔡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时机.方法 50例重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综合保肝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及血液滤过透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化验指标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除A1b外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尤以早期效果佳.
作者:王艳蕊;董亚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从而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全面提升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建立起布局方式合理的消毒供应室,强化对可重复使用医疗用物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管理和无菌用品的存放,保证建立健全医院和供应室对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进一步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学习,提升和控制医院的感染意识.结果: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进行提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问题.结论:对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重要方式.
作者:刘春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6.30%,对照组为74.07%,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生活习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安敏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日益受到重视,肝囊肿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我院对2013年3月~ 2015年3月1500例老年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对其中肝囊肿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
作者:谭辉;黄华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