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IL-6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运格

关键词: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IL-6, 小儿感染性肺炎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IL-6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03-2016.03期间诊疗的3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即肺炎组)纳入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0例健康体检儿童(即健康组),以静脉血采集和检测的方式,对两组患儿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IL-6指标予以对比.结果:健康组患儿血清指标明显优于肺炎组,即两组患儿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者中,细菌性感染患儿手术指标较差于非细菌性感染患儿,即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儿PCT与CRP、PCT与IL-6、CRP与IL-6等血清指标存在正相关系,而健康组则不存在此关系.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IL-6检测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率,对后续治疗存在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外科患者术后影响疼痛的环境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手足外科术后影响疼痛的环境心理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96例手足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2±1.2)分,低于对照组的(4.6±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外科术后疼痛缓解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心理因素是影响手足外科术后疼痛的重要因素,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适当护理干预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评价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老年慢阻肺病患40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例.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同时加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综合分析两组护理期间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比较疾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比乙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复发率为5.0%,和乙组的25.0%比较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根据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杨美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2名急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在研究之前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76人.治疗1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治疗2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后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治疗2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采用西医治疗盆腔炎的治疗1组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因此此种治疗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陈霞;陈启良;陈燕萍;莫淑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产期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产期护理要点.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例剖宫产产妇,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围产期实施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围产期在进行常规化护理的同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有2例(4.00%)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组有10例(20.00%)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8.00%,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达86.00%,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且产妇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朱敏靖;管晨佳;赵静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对肾结石手术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对肾结石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肾结石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模式,较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快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为肾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加快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立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分析基层妇产科医师如何避免医疗错误

    妇产科是医院内存在较高风险的一个科室,产科病房在护理中一旦出现差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陈旧、技术的落后仍然是基层妇产科出现医疗差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甚至对新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1月至6月以及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这两个阶段的10名工作人员予以研究,前一阶段予以常规管理(参照组),后一阶段予以品管圈管理(研究组),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增强有关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骏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来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6 3例患者进行实验,将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作为选取时间.将采用内科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将实验组作为对照,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予以神经介入治疗,其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

    作者:李浩;马历历;孙立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旅客列车结核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及需求基线调查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铁路旅客结核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及需求情况,找准旅客列车健康促进宣传活动的重点和方向.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办法,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整个车厢旅客全部发放由铁路总公司提供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导出成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共收回有效问卷106份,其中男性76人,女性30人;文化程度小学和大专各10人(各占9.4%),初中36人(33.9%),高中(中专)30人(28.3%),本科及以上20人(18.8%);年龄20岁以下2人(1.9%),20 50岁87人(82.8%),大干50岁17人(16%).结论 铁路旅客对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但在现代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国家对结核病的减免政策和结核病的治疗原则三个方面知晓率很低.铁路旅客结核病防治宣教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韦凤整;聂雄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PICC置管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6例/组.一组实施常规院内护理(对照组),一组增加延续护理服务(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导管留置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112.26±12.59)分,出院后六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138.54±6.94)分,导管留置时间为(195.58±4.26)天,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为PICC置管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十分有效.

    作者:李素丽;石翠;杨艺;刘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2 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 02例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AD患者资料加以研究,分为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6例行综合护理干预),比对2组护理前后VAS评分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评分(1.28±0.33)更低;且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值(18.25±5.41)mmHg、(32.42±8.36) mmHg均更大(P<0.05).结论:针对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A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实施心理护理的意义评估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静脉采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负面情绪、安静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患儿安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通过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照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保持其安静率,提高采血的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丽;宿国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康复新液联合参芎胶囊对急性盆腔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通过给予口服康复新液联合参芎胶囊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观察该药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2例急性盆腔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1 50例,对照组15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康复新液联合参芎胶囊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t检验,观察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转为慢性盆腔炎的转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口服康复新液联合参芎胶囊辅助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对控制急性盆腔炎病情,预防急性盆腔炎转为慢性,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Tips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效果影响

    目的 对Tips术后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100例行Tips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高效而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过全面高效的护理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后SAS、SDA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阻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结论对于Tips术实施护理干预,能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保温护理的应用在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以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后对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实施手术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患者各5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保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各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对比,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借鉴.

    作者:叶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后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的4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24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能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很好的维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茹;袁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 3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的26.09%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为6.52%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11,观察组为79.54±3.4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英;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乳腺肿瘤患者60例进行研究讨论,对所有患者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以及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比较两种不同病理诊断的结果.结果: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一共确诊了58名患者,占比96.7%.结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诊断过程中应用.

    作者:栾中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安全期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法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经手术全期护理方案干预的压疮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黄少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癌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的探讨

    目前我国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手段,由于其对正常组织细胞有极强的毒性损伤,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癌症的目的.为了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科学家们提出了分子靶向治疗的抗癌策略.通过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既提高癌症治疗的效率.又降低抗癌治疗的不良反应.癌基因成癌为抗癌靶向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学基础.癌基因成瘾已经成为抗癌药物研发和癌症临床治疗的重要研究领域.

    作者:廉滋爱;闫梦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